
八仙草: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拉拉藤或粗叶拉拉藤的全草。(《中华本草》)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八仙草苦辛,寒。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
2.《滇南本草》:“八仙草味辛苦,性微寒。入少阴、太阴经二经。治脾家湿热,诸经客热,虚痨、童痨诸痨症,虚热、烦热,筋骨疼痛。湿气伤筋,故筋骨疼。走小肠经,治五种热淋,利小便,赤、白浊,玉茎疼痛,退血分烦热,止小便血。”
3.《贵州民间方药集》:“八仙草治疥癣。”
4.《广西中药志》:“八仙草味涩,性平。治妇人痛经。又捣烂取汁冲糯米浆,治飞扬疮。”
5.江西《草药手册》:“八仙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阑尾炎,近用于治癌。”
6.《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八仙草清热消炎,祛风湿,散瘀血,治痰火热症,风热眼雾眼屎多,风湿跌打疼痛,外伤皮下瘀肿。”
7.《云南中草药》:“八仙草清热凉血,利尿。治血淋,尿路感染。”
8.《中华本草》:“八仙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归少阴;太阴经。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止痛。主痈疽肿毒;乳腺炎;阑尾炎;水肿;感冒发热;痢疾;尿路感染;尿血;牙龈出血;刀伤出血。”
二、现代研究
1成分:
①拉拉藤地上部分含生物碱:原阿片碱,哈尔明碱,消旋鸭嘴花酮碱 ,左旋1-羟基-2,3-去氢脱氧骆驼蓬碱。又含环烯萜类成分:水晶兰甙,桃叶珊瑚甙,车叶草甙。还含黄酮类成分:芸香甙,槲皮素半乳糖甙;有机酸成分:绿原酸,琥珀酸和乳酸钠;香豆精类成分:东莨菪素;鞣质,蒽醌类等。果实含大麦芽胺,加利果酸,木犀草素,甘露醇,肌醇,蜡醇,谷甾醇。
②粗叶拉拉藤 地上部分含车叶草甙,维生素 C。根含蒽醌类色素成分:4-甲氧基-1-萘酚,1-萘酚异戊醚,1-萘酚异戊烯醚,2,2-甲基萘酚[1,2-b]吡喃,3,4-二氢2,2-二甲基萘酚[1,2-b]吡喃。
2.药理:
①血压:拉拉藤(醇)提取物可降低血压而不减慢心率,对狗静脉注射1-1.5g(生药)即可有效,未见有毒性。车叶草甙有降低兔子血压的作用。猪殃殃醇提物1-1.5g(生药)静脉注射,可使狗血压下降。
②抗菌作用: 100%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③血液:醇浸膏每日以2.2g/kg口服或腹腔注射,连续6日,对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8.5%。其变种GaliumaparineL.Var.Tenerum(Gren.EtGodr.)Rchb.5g生药/ml于美蓝试管法筛选试验,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均为阳性。
3.作用:治疗菌痢,治疗肿瘤.
4.毒性:未见有毒性,脾胃虚寒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