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1965年12月,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暂时空悬。叶剑英便向毛主席举荐了杨成武,但杨成武却并没有因为叶剑英的举荐顺利出任总参谋长。

究其原因,皆是因为毛主席在询问林彪关于此事的意见时,林彪提出要添一个字。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就因为添的这一个字,杨成武与总参谋长一职失之交臂,一生再无担任的机会。那么,究竟是添了哪个字才导致了杨成武一生的遗憾呢?

少年参军,战功卓越

杨成武191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4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隔年参加闽西当地农民暴动,投身工农革命红军,正式走上参军道路时仅有15岁。

次年因表现优异,杨成武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军队中,杨成武担任最多的职务便是政治委员,他当过红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杨成武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一生中参加了无数场战役,多数取得了胜利。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战争他都有参与,在后来的长征过程中,杨成武接下至关重要的前卫任务,带领部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是一名出色的长征探路先锋,也给毛主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杨成武在抗日战争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中都有着他的身影,著名的黄土岭战斗便是在他的指挥下取得胜利,在这场战役中,杨成武击毙了日军“蒙疆驻屯军”的最高司令——中将阿部规秀。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杨成武凭借着与日军多次交手的经验,根据阿部规秀狡猾的作战特点和急于报仇的心理,分析战况后迅速制订了作战计划,最终在黄土岭东侧发现目标,杨成武果断下令迫击炮朝那个方位开炮,将阿部规秀和数名日本军官击毙。

阿部规秀在日本有着“名将之花”的称号,他也是抗日战争中被我军击毙的有着最高职位的日本军官。可见杨成武指挥的黄土岭战役无论是对当时的战局还是整个抗日战场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解放战争中,杨成武指挥了绥远战役,率部打响平津战役第一枪,歼敌国民党军队五万余人,其中第十一兵团全军覆没,解放了张家口,创下了华北战区单次歼敌人数的最高记录,他在解放战争中打的每一场胜仗,都是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的不朽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杨成武又踏上了异国土地参与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的司令员。他在朝鲜战场上主要负责朝鲜东线夏、秋两季的防御战役,在杨成武的出色领导下,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沉重打击了美军的王牌部队第七师,打破了朝鲜战场日歼敌的最高记录。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杨成武坚守“三八”线,出色完成了毛主席布置的任务,朝鲜方面还授予了他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战斗英雄功勋荣誉章。

杨成武拥有着卓越的军事能力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还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在叶剑英举荐他出任总参谋长时,为何会遭到林彪的反对?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添一“代”字,错失总参

其实以杨成武的战役经历与军事履历来看,他足以胜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这也是叶剑英极力举荐他的重要原因,在场众人对杨成武的能力也都十分了解,纷纷赞成,毛主席和杨成武也有过数次接触,对他的为人和能力十分欣赏,正要同意叶剑英的建议。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这时他突然看到一直沉默不语的林彪,当时林彪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在会议上还是十分有话语权的,于是毛主席询问了林彪的意见,谁知却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但是林彪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而是说:“可以在总参谋长前面添一个‘代’字。”面对着众人的目光,林彪也给出了解释。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总参谋长一职在人民军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人选必须要地位高、能力强,能够让人信服。之前的总参谋长都是彭德怀、聂荣臻、粟裕这样的开国元帅或大将级别的人物,杨成武虽然有能力,但级别太低,因此先担任代总参谋长较为稳妥。

有理有据,但言下之意无非只有一点:杨成武想当总参谋长,还不够格。

其他人找不出理由反对,也提不出异议,就这样,杨成武由几乎既定的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成为了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杨成武当时仅51岁,对比当时的党中央领导层,确实显得年纪小、资历浅,因此对总参谋长一职落在自己头上还是比较惶恐的。

决定下前,关于叶剑英的提议,杨成武就做出过推辞,他直言自己年纪尚轻、资历尚浅,恐无法胜任总参一职,同时还提议由叶剑英将军担任,他可以从旁辅助多多学习。但当时叶剑英因为即将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再担任总参已经不合适了。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最终因为林彪的那句话,这个位置还是由杨成武坐下了,但上面的名字却改成了“代总参谋长”,会议结束后,杨成武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想给中央写信请求收回成命,但这封信被叶剑英拦下了,还写信劝告杨成武这件事中央已经决定,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几番推辞不掉,在叶剑英的劝说下,杨成武也放下了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与已经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秘书长叶剑英一起,为大陆军事的发展尽心竭力。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林彪在当时会议上的提议,给出的理由真是如他所言吗?从后来他的所作所为中,我们不难看出,林彪恐怕早有预谋。

昔日师徒,终成陌路

杨成武加入红军时,正好被编入红四军第一纵队,而当时第一纵队的司令员,就是林彪。当时只有15岁的杨成武对军事理论、作战战术之类的可谓是一窍不通,他最开始打仗全靠着自己身手敏捷不怕死才从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活下来。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遇到林彪之后,杨成武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军事理论和战术,林彪的军事理论课并非是枯燥的讲解书本,他还找来几名战士,让他们依照自己安排的战术作战,生动形象地教会了杨成武和其他听课的指挥员好几种作战方式。

因为这堂军事理论课带给杨成武的震撼,他意识到学好战术才能领好兵、打好仗,便开始废寝忘食地研究各种军队配合和作战方式,林彪在这堂课上教给他们的战术也被杨成武成功应用到了后来的漳州战役和仙人桥战役中。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长征途中,林彪还根据不同情况教杨成武要学会思考,打仗最重要的是情报,要根据你已知的信息认真分析各种影响作战的因素,再行决定运用何种战术歼敌。这些经验对杨成武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

后来杨成武接到中央要他担任红一师师长的消息后,还向林彪请教经验,林彪洋洋洒洒写了足足九条准则来回答杨成武,不可谓不用心。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在杨成武后来的领兵作战过程中,他也时刻谨记林彪曾经教给他的作战方式和领兵经验,就像林彪教给他如何做好师长,其中“要有活地图”、“要调查研究”、“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等等都对杨成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要有活地图”这条。

因为当初红军长征时,杨成武接到探查茫茫大草地的任务,然而在他快要走出草地的时候,由于对前方是否有敌人不了解,杨成武有些六神无主。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这时却突然接到一份来自林彪发来的《敌情通报》,通报中详细告知了敌人的各项情况,杨成武心中顿时有了底气,成功完成了任务,他的心中也对林彪愈加敬佩。

然而就是这样当年亦师亦友的两个人,后来却逐渐形同陌路,甚至构陷加害,反目成仇。

成为代总参谋长后的第二年,杨成武接到了一个任务:七月份陪同毛主席南下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担任主席的随身联络员和警卫。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当时全心全意为主席南下做准备工作的杨成武怎么也不会想到,视察工作顺利完成后,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林彪的无端构陷。直到1974年7月,杨成武才得以重新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工作岗位。

结语

杨成武解除软禁恢复工作后,还曾出任过不少中央重要职位,其中就有副总参谋长。但终其一生,他也未曾担任过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他与“总参谋长”这个职位中,始终都隔着那么一个字。

或许在众人看来,这也算是人生中的一个遗憾,其实不然,在杨成武这样的老一辈革命者心中,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就够了!

65年中央考虑杨成武当总参谋长,林彪有异议,毛主席顿时知其深意

从岗位退休后,杨成武积极奔走,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还热心公益,大陆大力推进的希望工程、国家青少年教育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坚持为各地的抢险救灾及家乡重建工作而努力,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