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作者:钱叁万猫咪研究室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公众号:猫咪研究室

作者:钱叁胖

一、恶心人的新西兰贻贝广告

二、我大东海贻贝

三、为大东海贻贝代言

四、太平洋西岸的顶级贻贝

五、学习日本人不要脸的精神

一、恶心人的新西兰贻贝广告

大家好,我是叁胖,以前就发现新西兰是智商税之王,所有的产品都卖得死贵,但其实一般般,有些还很差,砍个对折才是合理价格,很多产品砍到3折才行:

今天再聊一种常见的原料青口贝,常见于新西兰产的东西,比如罐头、鱼油、风干粮等等。

比如这样: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特点是添加量都很低,顺序在后面,比如这个鱼油只加了1%就敢拿出来当卖点。

但是,加得少也就算了,奇葩的是这些新西兰智商税的广告全都在用力猛吹青口贝。

比如:

——为什么卖这么贵,同样的东西比别人贵一倍?

——因为加了新西兰青口贝。。

每次看到这种广告就有点恶心,其实这种贝壳生命力顽强,全世界沿海地区都有,根本不稀缺。

国内也一大把,上到渤海,下到南海,大陆的沿海地区几乎都产青口贝。

不过这种贝在国内经常被叫做贻贝,很多地方的方言中叫“淡菜”。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二、我大东海贻贝

说出来可能不信,叁胖出生在东海边的城市,小时候这种贻贝是休闲零食,而且是按盆吃的。

比如这样煮一大锅: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以前这种盆比较流行,煮一大锅倒这种盆里面,当零食吃,吃到撑: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看电视了,来一盆。

作业做完了,来一盆。

今天天气好,来一盆。

出门野炊,来一盆。

朋友来做客,来一盆。

渴了累了,来一盆。

吃得不要太开心,而且很便宜,不心疼。

我大东海物产丰盛,淡菜价廉物美,然而却默默无闻;

如今一个仅仅加了1%的新西兰青口贝,却在宠物圈吹上天,成了翻倍涨价的理由。

希望这些国内的新西兰代理多涨涨见识,别涨了别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

而且有报道称,青口贝在澳洲属于没人吃的东西,泛滥成灾: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在当地没人要的东西,包装一下,只加1%,然后进口到国内就开始吹,脸皮真厚啊。

三、为大东海贻贝代言

为了扭转这种奇葩的现状,叁胖要给我大东海的贻贝代言。

舟山和象山港的渔业资源丰富,这里的渔民世世代代依海为生,这里产的青口贝品质优良。

如下面的红圈:象山港是封闭的内港,狭长、半封闭,优质的深水避风港,很适合海洋养殖。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除了青口贝等各种贝类,这里还盛产大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马鲛鱼、鳗鱼等海洋鱼类。

还有各种虾、紫菜、海带等一堆好东西。

东海贻贝,产自太平洋西岸的顶级渔场,营养丰富,鲜美异常。

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

这里的贻贝物产丰富、价廉物美;

味香可口、多吃不腻、老少皆宜。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但是,这里的渔民收入并不高,不然淡菜也不会被我当做零食一盆盆地吃。

而且渔民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出海捕鱼,或者在海上建海上牧场,比如这样:

一种忽悠人的新西兰智商税原料——青口贝/贻贝

四、台风的故事

太平洋西岸台风又多,经常一场台风就能让这里的渔民颗粒无收,甚至丧命。

住海边的盆友一定知道什么叫“抗台”,小时候台风是噩梦,肆虐的台风呼呼作响,并将雨水从屋顶和门窗缝中吹进屋子。

台风登陆的那天一般都会停水停电,晚上乌漆嘛黑,一家人瑟瑟发抖地点着蜡烛抱团围坐。

以前的海塘堤坝还是石块堆的,不坚固,经常因为台风溃堤导致海水漫灌,因此每次台风登陆政府都得组织人去抢修堤坝。

而且有规定,高官必须亲自去一线视察灾情,常常不一小心就回不来了。

当地新闻经常报道:某某同志,在抗台视察时牺牲。

于是,每年台风死几个县长和书记,也成了我对台风的深刻记忆,觉得当官真惨,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千万不能做县长和书记(这个目标实现了)。

尽管现在已建成了坚固的海堤,但每年台风依然有死人的新闻。

五、学习日本人不要脸的精神

最后再聊点别的,国内的企业在营销上实在太弱,有一堆好东西,但却因为没人营销而默默无闻,反而被国外引进的概念占了上风。

这个贻贝,还经常出现在西班牙海鲜饭和法餐,而且不便宜。

当时我很不理解,第一反应是法国人好穷,我们这里按盆吃的,法国人却只能按个吃,太惨了。

再比如日本的鳗鱼饭,鳗鱼我小时候也经常吃,有海鳗鱼和河鳗鱼,海边是海鳗鱼比较多。

其实我很不喜欢鳗鱼,鳗鱼腥味重,口感滑滑的也有点怪。

但是这几年鳗鱼饭居然火了,好奇地去吃了一回,可以这么说,这真的是我吃过最难吃的鳗鱼做法。

而且鳗鱼饭的鳗鱼是刷酱汁烤的,那厚重的酱汁遮盖了鳗鱼原本的味道,完全吃不出这是鳗鱼。

如果商家偷偷给换成了便宜的龙利鱼和巴沙鱼,可能都吃不出来。

你们想啊,日本人几乎各种肉都生吃,但是就没见过生吃鳗鱼,还非得刷厚重酱汁烤着吃,这是为什么?说明鳗鱼本来就不是高级食材,但是日本人就敢吹。

在农副产品的营销上,国内真的要好好向日本人学习不要脸的精神,国内太矜持了。

比如所谓的日本鳗鱼其实是中国进口的,日本贝壳其实也是中国进口的,然后对外欺骗说是日本产的涨价卖。

再比如被日本人吹上天的松茸,云南其实有很多很多好吃的菌,松茸并不突出;

还有那个松露,在云南的众多菌中也只是一般般而已。

国内有一大把好的农产品等着被重新包装,希望大家多写点内容到网上,吹一吹家乡的农副产品,文字、图片、视频都可以,内容多了就能影响人们的心智,帮助家乡的农民伯伯提高收入。

至少能先抵御一下进口的智商税镰刀,不然那1%的新西兰青口贝又要翻倍涨价来收割韭菜了。

请勿抄袭,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包括以下信息:(公众号:猫咪研究室。作者:钱叁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