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世界的金三角居然是国民党搞出来的?原来那个不可一世的坤沙也只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金三角的来历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曲折得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金三角最著名的东西就是毒品了,在人们的认知中,金三角是因为地处于一个三不管地带,所以比较混乱,但是金三角是一开始就这么混乱吗?当然不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金三角突然间就成为了全世界著名的毒品集散地,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一个名为李国辉的国民党军官,这个李国辉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骁勇善战的大将,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官而已,在解放战争最后一段时间,他在国民党将领李弥的麾下,而李弥到底是什么人呢?
作为一个黄埔四期的毕业生,李弥的履历说实话,真的是谈不上光辉,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灰头土脸的,在淮海战役中,李弥被我军包围,然后李弥化装成伤兵,瞒着自己的手下,靠着娴熟的装死技巧,悄悄地溜出了我们的包围圈。
然后李弥借着朋友的帮忙,钻到麻袋里,伪装成粮食,到了青岛,然后继续一路向西南方向,靠着各种伪装,到了南京。而见到了这个经历了种种磨难跑出来的将领之后,蒋介石也是感动不已,觉得都这么艰难了,还来找自己,真是个忠臣啊。
于是反手就把李弥派到的云南,蒋介石以为云南这时候可能还安全一点,可是李弥的运气真的不怎么好,他刚到云南就碰上了卢汉起义,李弥直接又被捕了,但是作为被捕经验丰富的将领,李弥很快就想到了脱身的法子。
李弥告诉卢汉,自己可以去说服那些城外的国民党军队投降,只要放自己出去就可以,可能是李弥说得实在是太真了,所以当时卢汉就相信了,然后将李弥放了,李弥很守信用,马上就出城去了国民党的阵营中,然后骚操作就来了。
对于劝降这件事,李弥根本就没有什么信心,至于打回去?算了吧,自己好不容易跑了出来,怎么可能再回去,然后李弥看了看那些试图进攻的国民党军队,找到了当时的副官汤尧,他表示,汤尧你这个小伙子不错,以后你来指挥军队吧,相信你一定能打败卢汉的,我就先行一步,去蒋委员长那里给你邀功吧。
受到了鼓舞的汤尧根本没有在意李弥的后半句,带着人就冲了过去,于是没有一点意外,汤尧被俘国民党的军队被彻底打散了,这个时候大势已去,早早离开的李弥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过起了悠闲的生活,但是无论是李弥还是汤尧,都不知道,在他们的队伍中,有一个名为李国辉的军官也跑掉了。
当然,就算这个时候他们知道这么一个人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们对这个队伍实在是太熟悉了,当时这支被打散的队伍并不是什么精锐部队,队伍中大部分人都是二十岁的年轻人,基本没什么作战经验,甚至连训练都很少接受,至于装备,确实也不怎么样,就算是在国民党的队伍中,也就勉强算得上一支三流的部队吧。要不是汤尧一时间脑子发热,也不会真的去打卢汉。
因为当时的李国辉大小是一个团长,所以他一边溃逃,一边收拢人马,毕竟人多了总是会安全一点的,至于跑到哪里去,李国辉也没有数,但是他们这也不需要他有数,周围但凡是有解放军的地方,想都不要想,他们打不赢。
那去哪里呢?李国辉想了想,现在能保住他们的,只有国境线了,越过国境线,他们还有一线生机,于是李国辉带着一路收拢的残兵败将,对着国境线开始狂奔,终于在解放军追上之前,穿过了国境线,到达了缅甸的境内。
至于为什么他们能这么轻而易举地进入缅甸,答案很简单当时的缅甸也不是什么太平的地方。缅甸这个地方一开始就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英国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是不敢恭维,于是鬼子轻而易举地赶走了日本人,鬼子在这里扫荡了好几年之后,终于是撑不住,投降了,然后这边刚投降,英国人又来接盘了。经历了英国人和鬼子的轮番折磨之后,缅甸人觉得不行,自己要独立,于是在一番折腾之后,1948年缅甸独立,但是独立后的缅甸也面临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在缅甸内部,因为种种原因,经常有动乱的发生,所以根本没有人有空看看自己的边境。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斗争之后,新的缅甸王终于是诞生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这个缅甸王却突然发现就在缅甸的北部,多了一伙人。
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以李国辉为首的国民党溃兵,一开始的时候,李国辉手下并没有多少人,他们原来以为自己越过边境线的行为会有很大的阻力,一定会有人拦截自己,但是没想到的是,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任何拦着他们的人,甚至于还有人在欢迎他们。
当年我们的远征军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和这里的老百姓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所以在看到李国辉这些人的时候,当地很多百姓都十分的欢迎李国辉,甚至还有不少当年留在这里的远征军队员也加入了李国辉的队伍,就这样,李国辉的队伍渐渐发展到了两千多人。
此时的李国辉依然还是心中挂念自己的队伍,于是他用自己仅剩的电台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表示自己在这里依然记挂党国,但是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艰苦了,希望委员长可以给自己一点支援,让自己在这里安营扎寨,随时准备呼应岛上。
但是这个时候蒋介石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怎么还会管李国辉他们呢?但是李国辉毕竟也发电报了,自己要是啥都不说,也过意不去,于是蒋介石给了李国辉五万块和一封信,李国辉一开始看到钱和信件的时候还比较高兴,觉得委员长没有忘了自己,但是当他仔细一看就差骂娘了。
这五万块不是大洋,也不是美元,而是泰铢,这封信也不是什么鼓舞士气的信件,大概意思就是,委员长我自己手头也不宽裕,就这五万泰铢了,你省着点花,花完了就没有了,以后自力更生,自生自灭吧。
看着这封信,李国辉气的手都是抖的,娘希皮,蒋介石要是啥都不管,也没啥,这几千人,给了五万泰铢,还写了这么一封信,打发叫花子呢?但是实际上,他仔细想了一下,自己和叫花子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可是李国辉心里面依然不服气,巧合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出气筒来了。
当时新一任的缅甸王听说了在自己地盘的北边,有一伙残兵败将,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想要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力,另外,当时缅甸和大陆的关系也都还不错,于是就给李国辉他们发通告,表示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或者离开缅甸也是可以的。对于这个警告,李国辉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解放军打不过还打不过你这些家伙吗?虽然咱在国军中也就是一个三流的部队,但是也不是你能羞辱的。
就这样,李国辉的队伍就这样和缅甸的军队交上了手,然后几万缅甸军队被两千多国民党残兵打得溃不成军,经过了这件事之后,李国辉的名气彻底地打了出去,国际上也出现了一篇名为国民党残部大败缅甸军队的报道。
这个报道刚一出来,蒋介石就心动了,他立即叫李弥来问话,问问他为什么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被留在了缅甸那旮旯里面,李弥这个时候也是一脸懵逼,啥玩意儿?自己手下还有这样的牛人?但是李弥的脑子一向十分的机灵,他当即表示,这就是自己留在缅甸的奇兵准备随时配合自己的行动。并且向着蒋介石要求,自己去缅甸,亲自指挥这支部队。
蒋介石一听那是大喜过望,于是当即表示,没问题,你去吧,我出机票,于是李弥就这么出发了,对于李弥主动请缨这件事,主流的看法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李弥自己当时也不想掺和岛上的一片浑水,第二就是他妄想有一天通过这些人打回云南,自己做云南王。
在得到了蒋介石的允许后,李弥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产,带着10万美元就去了缅甸北部,李弥的速度之快,甚至比蒋介石的命令到的都快,那个时候,李国辉已经苦苦的支撑了几个月了,士兵们不要说吃肉了,就是在当地人的支持下,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李弥这10万美元简直就是天降甘霖。并且李国辉毕竟也是一个正统的军人,所以当时李国辉在见到了自己的上司之后,毫不犹豫地就交出了兵权。
李弥毕竟是黄埔毕业的,虽然和解放军比,差点意思,但是在缅甸,他就是最牛的。原来李国辉指挥的时候就已经不得了了,现在换了李弥指挥,缅甸方面更是坐不住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为了自给自足,李弥开始种鸦片了,因为气候适宜,所以这里的鸦片很快就形成了规模。
更重要的是,全世界都知道了这里有一伙缅甸政府都没办法的势力,于是在50年代左右,这里迅速地成为了亚洲的鸦片集散中心。但是没过多长时间,李弥就接到了一条命令,命令中要求他们去攻击云南的南部,因为这个时候抗美援朝已经开始了,美国希望蒋介石可以让缅甸北部这个王牌部队去攻击我们的后背。
结果李弥回复蒋介石的是,自己没钱没武器,打不了,要不给点钱,给点武器?蒋介石表示,你只要进攻了,体现出自己的实力 ,武器自然是就有了。李弥也不傻,打缅甸军队自己绰绰有余,但是和解放军打,别逗了。
但是李弥脑子还是很活泛的,在经过了一番侦查之后,李弥瞅准了几个县城,趁着我们的兵力空虚,悄悄地占领了这几个县城,然后大摆庆功宴,请了一帮子的记者,大肆宣传,美国果然相信了,于是很快就空投了大把的装备,还给了一大笔钱,而在拿到这些东西之后,李弥马上带着自己的人撤了,几个小时之后,解放军来了。
这波操作蒋介石都懵了,钱拿了,装备也拿了,干活了吗?也干了。成果呢?没有。更重要的是,李弥一个人都没有损失。而拿到了装备的李弥立即化身为缅甸北部的头号军阀。为了遏制李弥的势力,缅甸方面联合泰国一起,组成联军,希望可以剿灭李弥的队伍,不过之前李弥吃不饱没装备的时候他们都打不过,何况是现在呢?
联军被李弥打得差点全军覆没,然后就再也不敢过来了。但是这件事情影响力实在太大,蒋介石也表示头疼,于是将李弥和李国辉召回了岛上,并且当年的部队中大部分人也分批次撤回,这下缅甸高兴了,以为群龙无首,自己可以上了,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一个名为坤沙的年轻人站了出来。
当时李弥和李国辉在的时候,坤沙其实就是一个小喽啰,当时他是附近一个贫穷部族的贫穷富二代,因为他贫穷的家道中落,不得已投靠了李弥他们,当时李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在这里开了一所军校,因为坤沙比较机灵,所以就进入了军校中学习。在李弥和李国辉走了之后,军校也就渐渐地荒废了,虽然大部分人都散了,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被坤沙聚拢了起来。
就这样,靠着国民党的残部留下来的烂摊子,坤沙成金三角声名赫赫的大毒枭,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