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世界的金三角居然是國民黨搞出來的?原來那個不可一世的坤沙也隻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金三角的來曆遠比我們想象得要曲折得多,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金三角最著名的東西就是毒品了,在人們的認知中,金三角是因為地處于一個三不管地帶,是以比較混亂,但是金三角是一開始就這麼混亂嗎?當然不是。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金三角突然間就成為了全世界著名的毒品集散地,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一個名為李國輝的國民黨軍官,這個李國輝其實并不是一個什麼骁勇善戰的大将,他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官而已,在解放戰争最後一段時間,他在國民黨将領李彌的麾下,而李彌到底是什麼人呢?
作為一個黃埔四期的畢業生,李彌的履曆說實話,真的是談不上光輝,甚至可以說是有些灰頭土臉的,在淮海戰役中,李彌被我軍包圍,然後李彌化裝成傷兵,瞞着自己的手下,靠着娴熟的裝死技巧,悄悄地溜出了我們的包圍圈。
然後李彌借着朋友的幫忙,鑽到麻袋裡,僞裝成糧食,到了青島,然後繼續一路向西南方向,靠着各種僞裝,到了南京。而見到了這個經曆了種種磨難跑出來的将領之後,蔣介石也是感動不已,覺得都這麼艱難了,還來找自己,真是個忠臣啊。
于是反手就把李彌派到的雲南,蔣介石以為雲南這時候可能還安全一點,可是李彌的運氣真的不怎麼好,他剛到雲南就碰上了盧漢起義,李彌直接又被捕了,但是作為被捕經驗豐富的将領,李彌很快就想到了脫身的法子。
李彌告訴盧漢,自己可以去說服那些城外的國民黨軍隊投降,隻要放自己出去就可以,可能是李彌說得實在是太真了,是以當時盧漢就相信了,然後将李彌放了,李彌很守信用,馬上就出城去了國民黨的陣營中,然後騷操作就來了。
對于勸降這件事,李彌根本就沒有什麼信心,至于打回去?算了吧,自己好不容易跑了出來,怎麼可能再回去,然後李彌看了看那些試圖進攻的國民黨軍隊,找到了當時的副官湯堯,他表示,湯堯你這個小夥子不錯,以後你來指揮軍隊吧,相信你一定能打敗盧漢的,我就先行一步,去蔣委員長那裡給你邀功吧。
受到了鼓舞的湯堯根本沒有在意李彌的後半句,帶着人就沖了過去,于是沒有一點意外,湯堯被俘國民黨的軍隊被徹底打散了,這個時候大勢已去,早早離開的李彌跟着蔣介石去了台灣,過起了悠閑的生活,但是無論是李彌還是湯堯,都不知道,在他們的隊伍中,有一個名為李國輝的軍官也跑掉了。
當然,就算這個時候他們知道這麼一個人也不會在意,因為他們對這個隊伍實在是太熟悉了,當時這支被打散的隊伍并不是什麼精銳部隊,隊伍中大部分人都是二十歲的年輕人,基本沒什麼作戰經驗,甚至連訓練都很少接受,至于裝備,确實也不怎麼樣,就算是在國民黨的隊伍中,也就勉強算得上一支三流的部隊吧。要不是湯堯一時間腦子發熱,也不會真的去打盧漢。
因為當時的李國輝大小是一個團長,是以他一邊潰逃,一邊收攏人馬,畢竟人多了總是會安全一點的,至于跑到哪裡去,李國輝也沒有數,但是他們這也不需要他有數,周圍但凡是有解放軍的地方,想都不要想,他們打不赢。
那去哪裡呢?李國輝想了想,現在能保住他們的,隻有國境線了,越過國境線,他們還有一線生機,于是李國輝帶着一路收攏的殘兵敗将,對着國境線開始狂奔,終于在解放軍追上之前,穿過了國境線,到達了緬甸的境内。
至于為什麼他們能這麼輕而易舉地進入緬甸,答案很簡單當時的緬甸也不是什麼太平的地方。緬甸這個地方一開始就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英國軍隊的戰鬥力确實是不敢恭維,于是鬼子輕而易舉地趕走了日本人,鬼子在這裡掃蕩了好幾年之後,終于是撐不住,投降了,然後這邊剛投降,英國人又來接盤了。經曆了英國人和鬼子的輪番折磨之後,緬甸人覺得不行,自己要獨立,于是在一番折騰之後,1948年緬甸獨立,但是獨立後的緬甸也面臨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在緬甸内部,因為種種原因,經常有動亂的發生,是以根本沒有人有空看看自己的邊境。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鬥争之後,新的緬甸王終于是誕生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這個緬甸王卻突然發現就在緬甸的北部,多了一夥人。
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以李國輝為首的國民黨潰兵,一開始的時候,李國輝手下并沒有多少人,他們原來以為自己越過邊境線的行為會有很大的阻力,一定會有人攔截自己,但是沒想到的是,除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沒有任何攔着他們的人,甚至于還有人在歡迎他們。
當年我們的遠征軍在這裡生活了很長時間,和這裡的老百姓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是以在看到李國輝這些人的時候,當地很多百姓都十分的歡迎李國輝,甚至還有不少當年留在這裡的遠征軍隊員也加入了李國輝的隊伍,就這樣,李國輝的隊伍漸漸發展到了兩千多人。
此時的李國輝依然還是心中挂念自己的隊伍,于是他用自己僅剩的電台給蔣介石發了一封電報,表示自己在這裡依然記挂黨國,但是這裡的環境實在是太艱苦了,希望委員長可以給自己一點支援,讓自己在這裡安營紮寨,随時準備呼應島上。
但是這個時候蔣介石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怎麼還會管李國輝他們呢?但是李國輝畢竟也發電報了,自己要是啥都不說,也過意不去,于是蔣介石給了李國輝五萬塊和一封信,李國輝一開始看到錢和信件的時候還比較高興,覺得委員長沒有忘了自己,但是當他仔細一看就差罵娘了。
這五萬塊不是大洋,也不是美元,而是泰铢,這封信也不是什麼鼓舞士氣的信件,大概意思就是,委員長我自己手頭也不寬裕,就這五萬泰铢了,你省着點花,花完了就沒有了,以後自力更生,自生自滅吧。
看着這封信,李國輝氣的手都是抖的,娘希皮,蔣介石要是啥都不管,也沒啥,這幾千人,給了五萬泰铢,還寫了這麼一封信,打發叫花子呢?但是實際上,他仔細想了一下,自己和叫花子好像也沒有什麼差別了。可是李國輝心裡面依然不服氣,巧合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出氣筒來了。
當時新一任的緬甸王聽說了在自己地盤的北邊,有一夥殘兵敗将,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想要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力,另外,當時緬甸和大陸的關系也都還不錯,于是就給李國輝他們發通告,表示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或者離開緬甸也是可以的。對于這個警告,李國輝氣不打一處來,自己解放軍打不過還打不過你這些家夥嗎?雖然咱在國軍中也就是一個三流的部隊,但是也不是你能羞辱的。
就這樣,李國輝的隊伍就這樣和緬甸的軍隊交上了手,然後幾萬緬甸軍隊被兩千多國民黨殘兵打得潰不成軍,經過了這件事之後,李國輝的名氣徹底地打了出去,國際上也出現了一篇名為國民黨殘部大敗緬甸軍隊的報道。
這個報道剛一出來,蔣介石就心動了,他立即叫李彌來問話,問問他為什麼這樣一支骁勇善戰的部隊被留在了緬甸那旮旯裡面,李彌這個時候也是一臉懵逼,啥玩意兒?自己手下還有這樣的牛人?但是李彌的腦子一向十分的機靈,他當即表示,這就是自己留在緬甸的奇兵準備随時配合自己的行動。并且向着蔣介石要求,自己去緬甸,親自指揮這支部隊。
蔣介石一聽那是大喜過望,于是當即表示,沒問題,你去吧,我出機票,于是李彌就這麼出發了,對于李彌主動請纓這件事,主流的看法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李彌自己當時也不想摻和島上的一片渾水,第二就是他妄想有一天通過這些人打回雲南,自己做雲南王。
在得到了蔣介石的允許後,李彌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家産,帶着10萬美元就去了緬甸北部,李彌的速度之快,甚至比蔣介石的指令到的都快,那個時候,李國輝已經苦苦的支撐了幾個月了,士兵們不要說吃肉了,就是在當地人的支援下,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李彌這10萬美元簡直就是天降甘霖。并且李國輝畢竟也是一個正統的軍人,是以當時李國輝在見到了自己的上司之後,毫不猶豫地就交出了兵權。
李彌畢竟是黃埔畢業的,雖然和解放軍比,差點意思,但是在緬甸,他就是最牛的。原來李國輝指揮的時候就已經不得了了,現在換了李彌指揮,緬甸方面更是坐不住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為了自給自足,李彌開始種鴉片了,因為氣候适宜,是以這裡的鴉片很快就形成了規模。
更重要的是,全世界都知道了這裡有一夥緬甸政府都沒辦法的勢力,于是在50年代左右,這裡迅速地成為了亞洲的鴉片集散中心。但是沒過多長時間,李彌就接到了一條指令,指令中要求他們去攻擊雲南的南部,因為這個時候抗美援朝已經開始了,美國希望蔣介石可以讓緬甸北部這個王牌部隊去攻擊我們的後背。
結果李彌回複蔣介石的是,自己沒錢沒武器,打不了,要不給點錢,給點武器?蔣介石表示,你隻要進攻了,展現出自己的實力 ,武器自然是就有了。李彌也不傻,打緬甸軍隊自己綽綽有餘,但是和解放軍打,别逗了。
但是李彌腦子還是很活泛的,在經過了一番偵查之後,李彌瞅準了幾個縣城,趁着我們的兵力空虛,悄悄地占領了這幾個縣城,然後大擺慶功宴,請了一幫子的記者,大肆宣傳,美國果然相信了,于是很快就空投了大把的裝備,還給了一大筆錢,而在拿到這些東西之後,李彌馬上帶着自己的人撤了,幾個小時之後,解放軍來了。
這波操作蔣介石都懵了,錢拿了,裝備也拿了,幹活了嗎?也幹了。成果呢?沒有。更重要的是,李彌一個人都沒有損失。而拿到了裝備的李彌立即化身為緬甸北部的頭号軍閥。為了遏制李彌的勢力,緬甸方面聯合泰國一起,組成聯軍,希望可以剿滅李彌的隊伍,不過之前李彌吃不飽沒裝備的時候他們都打不過,何況是現在呢?
聯軍被李彌打得差點全軍覆沒,然後就再也不敢過來了。但是這件事情影響力實在太大,蔣介石也表示頭疼,于是将李彌和李國輝召回了島上,并且當年的部隊中大部分人也分批次撤回,這下緬甸高興了,以為群龍無首,自己可以上了,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一個名為坤沙的年輕人站了出來。
當時李彌和李國輝在的時候,坤沙其實就是一個小喽啰,當時他是附近一個貧窮部族的貧窮富二代,因為他貧窮的家道中落,不得已投靠了李彌他們,當時李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經在這裡開了一所軍校,因為坤沙比較機靈,是以就進入了軍校中學習。在李彌和李國輝走了之後,軍校也就漸漸地荒廢了,雖然大部分人都散了,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被坤沙聚攏了起來。
就這樣,靠着國民黨的殘部留下來的爛攤子,坤沙成金三角聲名赫赫的大毒枭,真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