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秋霸主晋文公的故事

作者:谈古论今话山西

晋文公 ,姓姬名重耳,晋献公的次子, 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 (前697), 于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咎犯、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献公在晚年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晋太子申生遭骊姬诬陷投毒,被迫自杀,太子一死,狠毒的骊姬又把矛头指向了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兄弟二人慌忙逃到封地避难。

骊姬又挑拨献公派宦官勃鞮追杀重耳,逼得重耳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在翻墙逃跑之时被勃鞮赶到挥刀砍下,差点丢了性命,万幸只是砍掉了半截衣袖 。重耳带着几个亲随逃出了封地,投奔了母国(重耳母亲的故国-狄国),这一住就是十二年,娶了妻子季隗,还生了两个儿子。

重耳的弟弟夷吾则逃到了秦国的属国-梁国(位于秦国东部国境,是秦国宗室所建)。

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晋献公逝世,荀息当国相,骊姬立他儿子奚齐为国君,晋大夫里克又杀了骊姬和奚齐,荀息自杀,晋国发生了内乱。夷吾听了手下的计策,一面写信给里克不仅赞扬他立了大功,还承诺封他为国相以及汾阳一百里封地;一面写信给秦穆公要求派兵相助,并许诺事成之后拿晋国的河西五城答谢。于是夷吾在内有里克外有秦穆公的帮助下顺利当上了晋国国君,称为晋惠公。

逐步坐稳了君位的惠公,做了三件大事:1、不但不兑现对里克等人的承诺和封赏反而是用计铲除了权臣里克一党;2、公开宣布不再将河西五城割予秦国,瞅准秦国遭遇灾荒时派兵攻打秦国;3、派人追杀兄长重耳;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秦晋两国的韩原之战,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后来还是秦穆公夫人、惠公的姐姐穆姬出面相救,晋惠公才能逃过一劫、返回晋国。不过从那之后,晋惠公就学乖了,主动向秦国交割了河西之地,又以太子为质、和秦国讲和,秦穆公不计前嫌,把女儿怀赢嫁给了晋国太子圉,和晋惠公做了亲家。

重耳被惠公夷吾派去的杀手追杀,又开始了流亡生活。先是逃到了卫国。卫国公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很生气,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打人。随从狐偃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是一个好兆头啊!”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齐桓公待他挺客气,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姜氏嫁给重耳。重耳在齐国暂时过起了安逸的生活,

重耳在齐国待了五年,有一天,随从赵衰、咎犯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一个女奴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宫以后偷偷地告诉了重耳的妻子姜氏。

睿智的姜氏夫人非但没有阻拦,反而支持重耳回到晋国成就霸业!

于是,重耳和他的随从们离开齐国,又辗转到了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宋襄公款待了他们,并送他二十辆马车。郑文公拒绝接待他。楚成王对重耳很热情,把他当作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最后,重耳到了秦国。

晋惠公十三年(前638年)冬,晋惠公夷吾得了病,日趋严重,而在秦国当人质的晋国太子圉担心晋惠公如果突然去世,自己远在国外、恐怕来不及返回晋国继位,君位将会不保,于是不辞而别,抛弃了妻子怀赢,躲过了岳父秦穆公的监视,偷偷逃回了晋国。秦穆公一气之下放弃了和晋惠公父子的盟约,又把怀赢许配给了重耳,全力支持重耳复国。

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秋,晋惠公在绛都薨逝,太子圉顺利继位,即晋怀公。

怀公继位后,担心重耳回国夺取君位,于是他下令:国内凡是有子弟跟随重耳流亡的家族,都要通知他们限期回国,过了期限不回国的,一律处罚乃至灭族。

当时重耳的外公狐突还在世,他的儿子狐毛、狐偃跟随重耳流亡在秦国,于是怀公下令要狐突即刻召还狐毛、狐偃。狐突对怀公说:“我的儿子们侍奉重耳已经很久了,现在我要是把他们召回来,是教他们背叛主君。父教子忠、理所应当,而父教子逆,将来他们何以事君呢?”怀公听后震怒不已,将狐突杀害。

狐突长女季姬、次女小戎子都嫁给了晋献公。季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即晋惠公),所以狐突也是惠公的外祖父,更是怀公的曾外祖父。怀公不顾礼法亲情,悍然杀害了曾外祖父,从此大失人心,晋国大夫及国人大都不再敬畏服从于他。

重耳在秦国得知外祖父被杀后悲愤不已,狐偃、狐毛兄弟更是伤心欲绝,盛怒之下立刻准备借助秦国力量早日归国,消灭人伦丧尽的晋怀公,安定晋国社稷。

晋怀公元年(前636年)正月,在三千秦国军队的保护下,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及其亲随们渡过了黄河,返回晋国国内。沿途百姓民心所向,将领纷纷阵前倒戈,众叛亲离的晋怀公仓惶出逃,从绛都逃往高粱(山西临汾尧都区)躲藏。后来被文公手下杀死。

晋怀公元年(前636年)二月十六,重耳抵达了晋国故都曲沃,晋国大夫们得知重耳在曲沃后,都从绛都赶来朝见。重耳在曲沃参拜了祖父晋武公(曲沃武公)的宗庙,并在武公庙正式即位,成为晋国第二十二任晋侯——晋文公。文公即位时,已经六十二岁。

晋文公二年(前635),周襄王的弟弟叔带发起动乱,周襄王逃到郑国,并向晋文公紧急请求援助。当时晋国才刚刚安定,救与不救朝中出现了两种声音,晋文公当机立断,倾晋国全力勤王,打败了叔带,并护送周襄王回京城。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

晋文公四年(前633),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宋公孙子鱼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五年(前632),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并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凯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会集诸候,邀周天子参加,主持践土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

晋文公九年(前628)冬天,晋文公逝世,他儿子晋襄公即位。

晋文公在位九年,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任用赵衰、咎犯等人,发展农业、手工业,军力、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