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秋霸主晉文公的故事

作者:談古論今話山西

晉文公 ,姓姬名重耳,晉獻公的次子, 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 (前697), 于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在位九年,在趙衰、咎犯、狐毛、賈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輔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晉獻公在晚年的時候,寵愛一個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兒子奚齊立為太子。晉獻公二十一年(前656),晉太子申生遭骊姬誣陷投毒,被迫自殺,太子一死,狠毒的骊姬又把矛頭指向了獻公的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兄弟二人慌忙逃到封地避難。

骊姬又挑撥獻公派宦官勃鞮追殺重耳,逼得重耳如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在翻牆逃跑之時被勃鞮趕到揮刀砍下,差點丢了性命,萬幸隻是砍掉了半截衣袖 。重耳帶着幾個親随逃出了封地,投奔了母國(重耳母親的故國-狄國),這一住就是十二年,娶了妻子季隗,還生了兩個兒子。

重耳的弟弟夷吾則逃到了秦國的屬國-梁國(位于秦國東部國境,是秦國宗室所建)。

晉獻公二十六年(前651),晉獻公逝世,荀息當國相,骊姬立他兒子奚齊為國君,晉大夫裡克又殺了骊姬和奚齊,荀息自殺,晉國發生了内亂。夷吾聽了手下的計策,一面寫信給裡克不僅贊揚他立了大功,還承諾封他為國相以及汾陽一百裡封地;一面寫信給秦穆公要求派兵相助,并許諾事成之後拿晉國的河西五城答謝。于是夷吾在内有裡克外有秦穆公的幫助下順利當上了晉國國君,稱為晉惠公。

逐漸坐穩了君位的惠公,做了三件大事:1、不但不兌現對裡克等人的承諾和封賞反而是用計鏟除了權臣裡克一黨;2、公開宣布不再将河西五城割予秦國,瞅準秦國遭遇災荒時派兵攻打秦國;3、派人追殺兄長重耳;最終的結果是導緻了秦晉兩國的韓原之戰,晉國大敗、晉惠公被俘。後來還是秦穆公夫人、惠公的姐姐穆姬出面相救,晉惠公才能逃過一劫、傳回晉國。不過從那之後,晉惠公就學乖了,主動向秦國交割了河西之地,又以太子為質、和秦國講和,秦穆公不計前嫌,把女兒懷赢嫁給了晉國太子圉,和晉惠公做了親家。

重耳被惠公夷吾派去的殺手追殺,又開始了流亡生活。先是逃到了衛國。衛國公看他是個倒運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們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陽東南)地方,實在餓得厲害,正瞧見幾個莊稼人在田邊吃飯。重耳他們看得更加口饞,就叫人向他們讨點吃的。莊稼人懶得理他們、其中有一個人跟他們開個玩笑,拿起一塊泥巴給他們。重耳很生氣,他手下的人也想動手打人。随從狐偃連忙攔住,接過泥巴,安慰重耳說:“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給我們送土地來啦,這是一個好兆頭啊!”

重耳也隻好趁此下了台階,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來到齊國。齊桓公待他挺客氣,送給重耳不少車馬和房子,還把本族一個姑娘姜氏嫁給重耳。重耳在齊國暫時過起了安逸的生活,

重耳在齊國待了五年,有一天,随從趙衰、咎犯在一棵桑樹下商量如何離開齊國,一個女奴在桑樹上聽到他們的對話,回宮以後偷偷地告訴了重耳的妻子姜氏。

睿智的姜氏夫人非但沒有阻攔,反而支援重耳回到晉國成就霸業!

于是,重耳和他的随從們離開齊國,又輾轉到了曹國、宋國、鄭國、楚國,宋襄公款待了他們,并送他二十輛馬車。鄭文公拒絕接待他。楚成王對重耳很熱情,把他當作貴賓,還用招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最後,重耳到了秦國。

晉惠公十三年(前638年)冬,晉惠公夷吾得了病,日趨嚴重,而在秦國當人質的晉國太子圉擔心晉惠公如果突然去世,自己遠在國外、恐怕來不及傳回晉國繼位,君位将會不保,于是不辭而别,抛棄了妻子懷赢,躲過了嶽父秦穆公的監視,偷偷逃回了晉國。秦穆公一氣之下放棄了和晉惠公父子的盟約,又把懷赢許配給了重耳,全力支援重耳複國。

晉惠公十四年(前637年)秋,晉惠公在绛都薨逝,太子圉順利繼位,即晉懷公。

懷公繼位後,擔心重耳回國奪取君位,于是他下令:國内凡是有子弟跟随重耳流亡的家族,都要通知他們限期回國,過了期限不回國的,一律處罰乃至滅族。

當時重耳的外公狐突還在世,他的兒子狐毛、狐偃跟随重耳流亡在秦國,于是懷公下令要狐突即刻召還狐毛、狐偃。狐突對懷公說:“我的兒子們侍奉重耳已經很久了,現在我要是把他們召回來,是教他們背叛主君。父教子忠、理所應當,而父教子逆,将來他們何以事君呢?”懷公聽後震怒不已,将狐突殺害。

狐突長女季姬、次女小戎子都嫁給了晉獻公。季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即晉惠公),是以狐突也是惠公的外祖父,更是懷公的曾外祖父。懷公不顧禮法親情,悍然殺害了曾外祖父,從此大失人心,晉國大夫及國人大都不再敬畏服從于他。

重耳在秦國得知外祖父被殺後悲憤不已,狐偃、狐毛兄弟更是傷心欲絕,盛怒之下立刻準備借助秦國力量早日歸國,消滅人倫喪盡的晉懷公,安定晉國社稷。

晉懷公元年(前636年)正月,在三千秦國軍隊的保護下,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晉公子重耳及其親随們渡過了黃河,傳回晉國國内。沿途百姓民心所向,将領紛紛陣前倒戈,衆叛親離的晉懷公倉惶出逃,從绛都逃往高粱(山西臨汾堯都區)躲藏。後來被文公手下殺死。

晉懷公元年(前636年)二月十六,重耳抵達了晉國故都曲沃,晉國大夫們得知重耳在曲沃後,都從绛都趕來朝見。重耳在曲沃參拜了祖父晉武公(曲沃武公)的宗廟,并在武公廟正式即位,成為晉國第二十二任晉侯——晉文公。文公即位時,已經六十二歲。

晉文公二年(前635),周襄王的弟弟叔帶發起動亂,周襄王逃到鄭國,并向晉文公緊急請求援助。當時晉國才剛剛安定,救與不救朝中出現了兩種聲音,晉文公當機立斷,傾晉國全力勤王,打敗了叔帶,并護送周襄王回京城。為了感謝晉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陽樊等地區賞賜給了晉國。

晉文公四年(前633),宋國都城商丘被楚軍包圍,宋公孫子魚向晉國求救。

晉文公五年(前632),晉文公率兵救宋,為報答楚國在他流亡國外時楚國的款待,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九十裡),并在城濮(今山東濮縣南)大敗楚軍。晉文公凱旋于踐土(今河南荥陽東北),會集諸候,邀周天子參加,主持踐土之盟,成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

晉文公九年(前628)冬天,晉文公逝世,他兒子晉襄公即位。

晉文公在位九年,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任用趙衰、咎犯等人,發展農業、手工業,軍力、國力大增,出現“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

晉國鼎盛時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東西北部與内蒙一部的廣大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