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5岁少年参加新四军,眼睛一眨不眨,战士问他:愿意当兵吗?

作者:奇闻五千年

15岁的少年参加新四军

方远,安徽蒙城县人,10岁丧母,父亲整天抽大烟、赌博,奶奶只好叫姑母来家里操持家务。少年缺少家庭的温暖,变得非常“叛逆”,几天不回家,也没人管。15岁那年,方远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1939年夏天,方远跑到了离家六七里的舅妈家住。一天中午,正在午睡的方远被舅妈叫起来,看看外面喧闹是怎么回事。方远跑出门,发现是一支部队正从门口经过。他们穿着破军装,鞋都露着脚后跟。兵荒马乱,老百姓对部队非常害怕,担心他们抢劫、骚扰百姓。

但是,这支部队却不一样,他们和蔼可亲,买卖公平,老乡们这才放下心,部队战士还跟老百姓宣传抗日的道理。这支队伍是新四军,他们是从蚌埠过来的。方远这时才知道,新四军是打日本的。他听得非常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引起了一位战士的注意。战士问他:“你愿意当兵吗?”方远腾地站了起来:“愿意!”。告别了亲人,方远奔赴抗日前线。

15岁少年参加新四军,眼睛一眨不眨,战士问他:愿意当兵吗?

新四军宣传抗日

冒着生命危险运送伤员

方远参加的是新四军第六游击支队,活动范围为豫皖苏边区,司令员是彭雪枫。

不久,方远当上了涡(阳)永(城)亳(州)大队的青年队长,不久,他又调到卫生部担任收发员,此后,他一直在后勤部门工作。

1940年6月1日,“六一”战斗打响,这次战斗异常激烈。当时,新四军六支队在涡阳县新兴集举行纪念“五卅”惨案15周年集会,日军突然分五路向边区发起进攻,企图消灭新四军。彭雪枫见司令员临危不乱,立即率部队发起反击。疯狂的敌人一直打到队部所在地,把礼堂都给烧了。方远没有配枪,于是,方远负责从阵地往后方抬伤员。他冒着枪林弹雨,抬下了三名伤员。

新四军很勇敢,战术也用得好,但是缺少武器,战斗结束,新四军歼敌二百多人,一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当时的环境恶劣,新四军生存困难,还要在战争中发展壮大,很不容易。枪支弹药要从敌人手中夺得,身上的衣服也是从敌人那里抢过来的。

15岁少年参加新四军,眼睛一眨不眨,战士问他:愿意当兵吗?

新四军反扫荡

生病期间,战友背着他死里逃生

冬天来临,天寒地冻,新四军还穿着单衣单裤,赤着脚。一年到头都是睡在地上,铺上草,也没有被子。早上起来,脚上全是小血口。当时,还有另一个小战士,部队首长心疼他俩,给两个人发了一件棉衣,两个人轮流穿。

白天的时候一人穿一天,晚上,两个人盖着一件棉衣,根本盖不过来。新四军战士经常吃不饱肚子。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都很乐观。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战士们三个月没解过子弹袋,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个好觉。由于严重缺乏营养,方远得了一种怪病:躺着眼睛能看清,一坐起来眼睛就看不见东西了。敌人频繁扫荡,部队经常转移,如果掉队,落到敌人手里便是死路。首长安排卫生部两个身强力壮的战士背着方远转移,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不久,部队反扫荡取得胜利,形势好转,方远的病也好了。

15岁少年参加新四军,眼睛一眨不眨,战士问他:愿意当兵吗?

日本兵当了俘虏

发现鬼子身上携带着“三件宝贝”

经过战场洗礼,方远成长为骨干,新四军队伍不断壮大,捷报频传,也俘虏不少鬼子兵。方远发现了“鬼子兵”的一个规律,他们身上都有三样东西:一是保佑平安的符;一个是酒瓶,里面装着‘英雄酒’,壮胆用的;还有一瓶防治梅毒的药膏。战士们缴获了这些战利品,个个气愤填膺,这些鬼子真是兽兵。也明白这些穷凶极恶的鬼子兵是很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