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技企业出海,众行方能远航

作者:瞭望智库
科技企业出海,众行方能远航
科技企业出海,众行方能远航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但中国企业出海势头不减。

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逆势增长,首次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更进一步增至9366.9亿元人民币。据中国贸促会披露,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近八成中国企业将维持和扩大对外投资意向,看好对外投资前景。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爆发,5G、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创新技术蓬勃发展,中国企业在新兴技术的助推下,出海的方向、手段以及相关趋势都在发生变化。

从早期的互联网社交、短视频、互联网工具等到今天的移动游戏、移动电商、泛娱乐以及金融科技等,可以感知到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出海外溢广度和速度都有明显的提升。

1 科技企业加速出海

从历史经验来看,最先走出去、并站得住的一批科技企业主要是具有一定实力以及平台型企业:包括非洲手机之王传音、登顶全球社交霸主的TikTok,以及估值千亿美金的全球快时尚品牌SHEIN等企业,世界级的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Funplus,在中东、拉美市场,其游戏可以打榜前三;茄子科技在全球已有24亿用户,也就是全世界1/3的人口都在用茄子科技提供的服务……

科技企业出海,众行方能远航

这些科技巨头与创新先锋的成功出海故事,无疑加速了更多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淘金梦,但中国企业出海逻辑悄然转变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宏观视角看,当前中国经济当下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不少行业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增速放缓、市场格局固化。深感“内卷”的科技企业,希望通过出海开辟新天地。

例如,2021年,大陆网民数量达到10.32亿人,互联网渗透率高达7.0%,且同比增长率仅为4.34%,相较于2020年的9.45%,增速下滑超过5个百分点。事实上,大陆互联网产业规模增速自2017年起持续放缓。因此,拓展海外市场以寻找更加新的增长机会,几乎成了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寻找增量的必选方向。

微观视角看,自2012年之后,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全面爆发,中国相关领域科技企业在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早就练就了一身本领,在不少领域具备了在国际市场同国外对手同台竞争的实力。在一些细分领域,甚至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比如在5G领域,华为专利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在区块链领域,中国已是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

外部视角看,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为中国相关领域科技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创造了机遇。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和依赖达到了空前规模。而且相比已经较为成熟的国内市场,海外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市场均存在诸多宏观红利及增速较快的行业机遇。

科技企业出海,众行方能远航

例如,根据华为云与“易观分析”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出海白皮书2022》显示,作为亚太地区增长较快的地区,东南亚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基础、相对稳健的经济增长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东南亚的物流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高,为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国内电商所积累的垂直人群/品类市场运营经验,可以支撑中国企业为多元的东南亚消费者提供精细化服务。

2 搏击风浪要求更高

机遇,不能错过;但痛点,更加不能忽视。

中企出海潮流下暗藏各种“风大浪大”的高风险。尤其是全球商业格局变化不定,加之起伏难料的疫情、汇率走向,日益收紧的贸易保护和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都给出海企业增加了挑战。

从过往经验和未来发展来看,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出海面临的不仅是产品、服务的优化和来自行业的竞争,更多的是地方管控下产品是否合规、如何高效地进行产品智能化推送、如何降本提效优化企业产出等问题,这些都对出海科技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有效应对日益严格的安全合规要求。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全球有80%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数据和隐私保护立法,这意味着中国科技企业出海面临的安全合规风险显著增加。虽然部分风险可以通过提前做好风控避免,但也有一些风险是由于当地政策突变和市场不确定性导致的,如果不能做好灵活应对,出海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需要建立起全球统一的业务平台。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企业本身,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的商业环境。例如,科技企业对数据中心、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但全球各地的数字化水平不一。举例来说,在分布全球的 4910 个托管数据中心中,北美和欧洲就占据了其中的 3689 个,合计份额超过 75%,而亚非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合计份额仅有 12.87%。

换言之,发达市场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但是新兴市场的产业增长速度和潜力却更大。这种矛盾导致中企在海外开展业务时,会因为跨国跨区的距离远,骨干线路接入少,跳变多,导致网络时延和波动大,严重影响用户体现。这就要出海企业建立一个全球化的业务平台,不仅能支撑现有业务全球布局,还要根据业务发展实现资源灵活调配,快速拓展至新的区域。

——需要真正实现本地化运营。对出海企业而言,除了少数简单的工具以外,绝大部分互联网业务都需要深度的本地化运营,不仅需要从产品/内容本身的设计开始,而且还需要贯穿到推广、运营等产品全生命周期。

本地化的主要挑战主要源于全球范围内的民族和文化多元化,企业需要在不同环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符合当地习惯和用户需求的产品、内容和服务。例如,广告素材要在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这就需要出海企业对各地的语言、民族、宗教、习俗及其他社会特征有持续地深度研究并融入到业务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之内。

——需要打造合作高效的生态伙伴体系。中企出海,无疑会面临一系列来自当地复杂生态的挑战。比如,对于初次出海、尚无经验的中资企业而言,在技术问题、行业发展、资源匹配方面可能存在较多困惑,这时若有生态伙伴能提供相应支持,助力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将可少走很多弯路。

基于华为云的调研,企业在出海过程中45%会优先寻求技术合作伙伴,另外也需要咨询伙伴解决政策法律安全合规问题,需要营销伙伴协助产品推广和营销。只有构建综合完善的生态,出海企业才能站稳本地市场,获得长足发展。

一言以蔽之,如何破解安全合规、本地化、全球业务平台及综合性生态四大出海挑战,如何走得“更快、更稳、更远”,是众多出海中资科技企业关注的重点。

3 同舟共济乘风破浪

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对大量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像字节跳动这样的平台型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出海经验难以复制,跟有经验的人同行和聚力同行则成为关键。

在外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单打独斗式地冒险出海,显然不是上策。更理性的做法,是充分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抱团出海,如此方能更好应对各种风浪。

事实上,已经有企业在此方面作出了尝试。前文提及的《互联网出海白皮书2022》重点围绕电商、游戏、泛娱乐、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核心互联网产业,分析了12个重点出海国家,为中企出海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和发展建议。

不仅如此,华为云还携手领先的出海伙伴共同成立了“凌云出海联盟”,通过经验共享、联合共创,共同实现驱动出海业务的成功发展,共建中企出海价值生态圈。

这一联盟的核心,就是通过华为云及中国出海企业们深度协同,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服务,帮助出海企业应对挑战。

科技企业出海,众行方能远航

为什么华为云能够搭建起这样一个出海平台?原因无外乎如下几点:

第一,多年以前华为也是一家“出海”企业,华为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了系列难题,包括竞争、本地化经营、安全合规等等,而这些经验让华为云一出生就“站在了海上”;

第二,目前华为云在全球开服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70多个,全球伙伴众多,有中国伙伴,也有大量海外本地伙伴,覆盖ToB和ToC业务,生态链较为完备;

第三,华为在海外本地化员工比例不低于75%,长期的“入乡随俗”,让华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惯、消费理念、用工体制、商法财税都“知根知底”,本地化服务能力很强;

第四,在技术方面,全球一张网和一体化的全球业务平台,是让出海企业在业务广布的情况下,还能保障用户体验的一把利器。这可以很好地解决全球各地数字化水平不一的难题。

其实,业界类似的出海生态圈还有不少,其共同点就是在结成价值共同体的思维下,更多运用科技手段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企业的类型也在调整,这就意味着出海要有新路径、新生态。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案例。作为后来者,一方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减少试错成本,另一方面也要聚力破浪;作为先行者,也有义务与他人分享成功经验,毕竟众行方能远航。

(资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