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报道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

作者:今日南通

5月16日,《新华日报》头版刊登《 海安经开区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打好科创牌,传统纺织焕“新”》文章,对我区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进行了专题报道。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报道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

偌大的车间,机声隆隆,不见人影。4月下旬,记者在海安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江苏新世嘉家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从一楼到三楼,从丝线到布匹织造到床单成品下线,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处处散发科技的气息。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报道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

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是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大板块之一,系2012年起由海安和常熟两地南北共建的纺织专业园区,目前有42家企业落户。

海安市委常委、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勇华说,海安开发区立足锻造现代纺织产业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智改数转,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着力把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打造成现代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本。

凸显新服务,促进产业降本增效

现代纺织是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通过提供优质公共配套服务,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报道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

提高入园落户门槛。园区要求新建单体项目总投资不少于10亿元,设备投资不少于4亿元,对应排污指标每吨印染污水年销售不低于30万元、年税收不低于1.5万元;对现已落户、用地面积超过50亩的项目均按照海安市10亿元项目考核要求规划建设,并将每吨排污量相应的税收要求、投入产出、达产达效时间及投产后每亩税收达标守约写入双方的投资协议中,要求做到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污水排量行业最低。“十三五”期末以来,园区平均每年落户5个10亿元项目,占海安开发区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30%。

提高公辅配套能力。针对纺织行业高耗能、高污染、易燃易爆的特点,园区陆续建成公共印染中心、危化品仓储物流中心、助剂复配中心、危化品暂存库、固废集中处置中心和集中预处理工业污水项目,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建设、物流、人员配备等成本,更加高效地整合资源,还有效降低了区域安全风险,提高了企业运营稳定性。以工业废水处理为例,如果企业日预处理3500吨工业废水,需投入污水预处理工程及设备资金约2000万元;按废水处理每吨成本13元计算,每天就要支出4.55万元,全年按300天生产时间计算,费用高达1365万元。通过园区集中污水预处理后,费用降到每吨10元,每年为企业节省支出300余万元,同时还消除了企业自行预处理不达标的环保风险。

锁定新领域,重研发就是创未来

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锚定行业前沿科技,招引纺织先进项目,以先进科技示范引领园区企业提档升级。江苏晟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非水介质无盐染色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自去年底试运行以来,染色段比传统印染企业节水90%以上,染色固色率达95%,且污水排放无盐分,从源头上为染色污水零排放奠定了基础。该项目效益显著,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10亿—15亿元。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报道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

园区企业江苏泓丰线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车用线在全球汽车缝线领域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今年公司进军安全气囊线领域,客户囊括了国内传统汽车制造业头部企业,以及比亚迪、理想、小鹏等新能源车企,打破了国外对这一领域的垄断。“一根线虽不起眼,但行业内却很‘卷’,只有不断优化、提升,企业才不会被淘汰。”董事长刘广建告诉记者,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达到500万元以上。

走马园区企业,记者感受到浓厚的产学研合作氛围,中纺研究院、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院所纷纷成了园区的常客和座上宾,平均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截至目前,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全覆盖,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2.3%,授权专利112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38.2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今年以来,园区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3.5%,近日又与南通大学签订了共建高端纺织研究院协议,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推行新理念,加快产业绿色发展

以新筑势,以新成势,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积极推动智能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探索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绿色工厂。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报道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

坚持高端、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实现变废为宝,走出可持续发展新路。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制定了每万元销售碳排放标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排放统筹管理,逐步提高能耗产业生产效率;鼓励企业利用屋面或墙面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园区企业自建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年发电达3960万千瓦时,年折合减少标煤消耗11800.8吨;园区企业建设沼气发电站2座,日发电达8000千瓦时,按每度电0.75元计算,一年可减少电费支出180万元,年折合减少标煤消耗762.88吨。此外,园区还全面推行废纺回收、污泥焚烧代替煤炭、集中供给压缩空气、采用先进减排设备、能源数字监测控制等举措,加快了产业绿色发展步伐。

从园区中央监测管理到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正变身智慧园区。园区中央管理大屏能实时监测园内各企业的水、电、气、蒸汽等能耗指标数据,以及环评排放量、核定排放量、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等级等信息,对指标异常的及时提醒整改。园区通过制定差别化政策,从金融扶持、用地保障、财税奖励等方面鼓励企业节能降耗。南通海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衬布生产基地,也是能耗大户,该公司与高校共同开发的能源管控系统涵盖了厂区所有的终端生产设备,实时监控设备用能情况,杜绝跑冒滴漏,全年节能折合标煤287.3吨。

来源:枢纽海安赋能经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