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0年,张治中问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红人,也是共产党?

作者:适说新史

1949年11月的一天,周总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设宴,招待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原国民党和谈代表,特意邀请了原胡宗南机要秘书熊向晖。席间,张治中看到熊向晖颇为诧异:“这不是熊老弟么?你也起义了?”周总理解释道:“他不是起义。是归队。”

张治中听了后非常诧异,在国民党内部,谁都知道熊向晖是胡宗南最器重的心腹,而胡宗南又是黄埔系将领中最受蒋介石器重的。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竟然是共产党的卧底,可见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渗透有多么的可怕。

其实,让张治中诧异的,又何止一个熊向晖。1950年的一天,张治中又向周总理提出一个疑问:“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并非‘杂牌’军人,也不是受排挤、没出路的人,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跟着共产党走?”

1950年,张治中问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红人,也是共产党?

张治中

宁夏固原,大西北一处相对贫瘠的山区,满眼望去全是黄土。韩练成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山村,全家住在一个别人遗弃的窑洞里。他放过羊,剥过羊羔子皮,那把没有护手的小刀在他手中挥舞得游刃有余。村子里的长者都说,“这娃刀使得利索,长大了肯定是个刀客。”

韩练成的刀没有一直挥舞下去,却在16岁那年得到一个拿枪的机会。马鸿逵的军官教导队招生,韩练成因为不够资格,借用了同村甘肃省立二中毕业生的韩圭璋的文凭前去报名,顺利考上,从此进入马鸿逵的部队受训。毕业后随军参与北伐,由于作战勇敢、机智有谋,屡屡升迁,到1927年已经是独立骑兵团团长。

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期间,韩练成所在的西北陆军第七师被编为国民革命军联军第四军,政治处长是共产党人刘志丹。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部长是共产党人刘伯坚。1926年,韩练成在行军途中遇到了刘志丹。穷苦人家出身的韩练成,听到共产党的理念后,立马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信仰。

后来,刘伯坚、刘志丹都曾单独找韩练成谈话,认定韩是一个好苗子,刘志丹给他发了一份“革命军人登记表”,并为他指定了加入共产党的联系人。遗憾的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冯玉祥开始响应蒋介石清党,驱逐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刘志丹被礼送出境,韩练成还没来得及入党就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直到抗战期间,韩练成在重庆跟周总理取得了联系,他当即提出要求加入共产党。但周总理考虑到当时是国共合作抗日,而韩练成当时已经是国民党第十六集团军参谋长,发展这样一个身居要职的人成为党员,必然会引发纠纷。因此,周总理希望韩练成继续在国统区,在蒋介石集团内部开展工作。

在那一次会面中,韩练成跟周总理详细讲述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对革命形势的看法。在谈话行将结束,快要分手时,周总理突然问:“韩参谋长,你是桂系将领,刚才你说在西北军为焕公(冯玉祥)解围,又是怎么回事呢?”

1950年,张治中问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红人,也是共产党?

韩练成

韩练成介绍了他与冯玉祥的渊源后,周总理马上又问道:“那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你也在西北军了?有一位,也姓韩,叫韩圭璋的人,你认识吗?”韩练成惊呆了,半晌才说:“我就是韩圭璋!”

这里不得不佩服周总理的心细,原来,当年在陕北时,周总理曾听刘志丹说起过韩圭璋这个人,因此就记在了心上,见到有类似经历的韩练成时,便想了起来。遗憾的是,刘志丹已经牺牲了。不过,韩练成也因此确定了跟党的同志关系,开始在周总理直接领导下,开展秘密工作。

韩练成原本是西北军将领,怎么在周总理口中又成了“桂系将领”呢?而在本文开头,张治中又称其“并非杂牌军将领”,韩练成身份的转变,究竟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经历呢?

在西北军马鸿逵部队,韩练成凭借着作战勇敢、指挥有方,节节攀升,但终归还只是在西北军中。1935年,他考进陆军大学,结识了白崇禧的副官石化龙,他的人生道路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从此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在石化龙的引荐下,韩练成和白崇禧第一次见面时,就给白崇禧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韩练成待人彬彬有礼,交谈时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体现出高深的学识,深得白崇禧赏识。白崇禧认为韩练成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连夜向李宗仁报告。

第二天,李宗仁接见了韩练成,几经交谈,也觉得他是个人才,便委任他为一一七师师长。三年后,李宗仁又提拔他为四十六军军长。1947年在莱芜战役中,韩练成便是作为军长率领四十六军参战,在最后关头脱离部队,造成群龙无首的混乱场面,为陈毅、粟裕全歼李仙洲集团,立下大功。四十六军是桂系主力部队,而桂系跟蒋介石可以说是积怨颇深,韩练成却能以桂系将领的身份,成为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在国民党内部也是极为罕见的。

莱芜战役后,陈毅曾跟韩练成见面。陈老总认为韩练成让蒋介石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潜伏工作肯定是到头了,因此想征求他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尽量给他安排好。没想到,韩练成却果断地说:“我还是回到国民党那边去,我先到南京,向老蒋报告战斗情况,要求他重建四十六军,下次再送一份厚礼给你们,你看如何?”

陈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称不妥,韩练成却胸有成竹,“陈将军,你放心吧,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我是个特殊人物,蒋介石不会轻易杀我的头。”

韩练成如此有把握,认为蒋介石不会杀他的头,除了知道他临阵脱逃的人,基本上都做了解放军的俘虏外,还有一个重要理由:他曾救过蒋介石的命!

1950年,张治中问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红人,也是共产党?

1930年4月,爆发了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中原大战。4月6日,大战开始。中旬,冯玉祥进驻洛阳,大军集结徐州,布防在津浦、陇海、平汉铁路沿线。双方交战后,蒋介石专车亲临前线指挥。

开战不到一个星期,冯的部下韩复榘、石友三、杨虎城、马鸿逵等部倒戈投蒋。韩练成所在的马鸿逵部改编为讨逆军第11军,韩任所属64师独立团团长,5月31日的豫东鏖战,蒋介石在归德(今河南商丘)朱集车站的“总司令列车行营”上指挥作战。

冯玉祥部“五虎上将”之一的郑大章率骑兵部队千余人,夜间疾驰80余里,袭击归德飞机场,烧毁飞机12架,俘虏机械师和地勤人员50余名。机场火光冲天,枪声划破夜空,蒋军乱成一团。当时,郑大章不知道蒋介石就在机场附近的朱集车站“总司令列车行营”指挥作战,蒋介石的指挥部就设在列车上;更不知道蒋介石的总司令部只200余人的护卫,不然岂会善罢甘休。

随蒋的高级参谋陈调元,下令全部护卫分布车站全力反击,形势极为严峻,蒋介石更是惊恐不安,非常紧张。万分紧急时允参谋总长杨杰挂通了归德城守备指挥韩练成的电话,说敌军包围总司令列车行营。韩练成知道出兵地方后,部署了归德守城兵力,立即率主力急奔车站“救驾”。

韩练成的任务是救人,所以兵力部署重点在车站。同时,对郑大章骑兵的栖马场也有少量兵力袭扰,目的是让此时步战的骑兵脱身,以缓解对列车行营的围攻。

韩练成部介入后,与郑大章部混战在一起。郑大章误以为车站上还有兵力布防,又因夜间不熟悉地形不敢贸然进攻,未敢恋战,即组织突围。拂晓,韩练成攻入站台,蒋介石化险为夷。

1950年,张治中问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红人,也是共产党?

蒋介石于冯玉祥。阎锡山

惊魂未定的蒋介石,请韩练成登上“总司令列车行营”,趁战火平静间隙召见了韩练成。

韩练成由卫队军官带领进入行营车厢。他左手反握驳壳枪,右手向蒋介石敬礼,立正并报告:“报告总司令,驻归德64师独立团团长韩圭璋前来报到,车站乱兵已经平息,请总司令训示。”

见到韩练成这位英武的年轻军官后,蒋介石真是有绝处逢生之感。他紧紧地握着韩练成的手说:“好!你很好!”对于这样一位年轻忠勇的团长,蒋介石凭第一感觉就认为他应该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开口便问韩:“你是黄埔几期的学生?”这突如其来的问话,使韩练成瞬间无以回答。参谋长杨杰急中生智,提醒韩练成:“总司令问你是黄埔军校几期?”“我就近投考西北陆军第七师教导队,无缘于黄埔。”韩练成作了简略回答,回答恰到好处,把握住了火候。

蒋介石说:“也好,可以补入黄埔军校学籍嘛!”

蒋介石有个习惯,他不与黄埔的学生握手,也不给钱,但是遇到非黄埔的学生,即其他各派系投诚过来的将领,不仅与他们握手,还会一见面就给钱,而且有时给很多。此时虽然误以为韩练成是黄埔学生,但还是同他握手,是破了他自己的规矩的。看来,危急时期的也顾不上太多了。

“救驾”的经历对于韩练成来说,其重要性并不在于能不能补上黄埔校籍,重要的是从此不忘救险之恩。蒋介石不仅对这位青年军官紧要关头勇于“救驾”的行为非常满意,而且对他的勇敢与智慧留下了深刻印象,夸他为“白袍将军”。

商丘“救驾”后,蒋介石给黄埔军校毕业生调查处下了一道亲笔手谕:

六十四师团长韩圭璋,见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许军校第三期毕业,列入学籍,内部通令知晓……

没有“黄埔”经历的韩练成,从此却有了“黄埔”第三期毕业的学籍。

火车站“勤王”的经历,给蒋介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为韩练成筑就了一道让别人做梦都难以企及的耀眼光环。

1950年,张治中问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红人,也是共产党?

在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像给予韩练成这样的特殊恩惠,也不是很多。这种罕见的例外,既是对韩练成的感激,也是对韩练成这种少壮派军人的器重。从此,这位“御批”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成为了倍受校长器重的“嫡系学生”。此后的岁月里,蒋介石不断赐韩以新的官衔,扶植其屡屡升迁。

1940年秋,韩练成被蒋介石调入重庆,担任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正是在重庆,他通过民主人士周士观介绍,认识了共产党员李克农、潘汉年、夏衍等人,李克农又向周总理报告了韩练成的情况。周总理这才秘密跟韩练成见了面。

韩练成原本想直接去延安,但听从了周总理的解释后,继续留在蒋介石集团。随后,他去国防研究院学习,毕业后继续担任蒋介石的高级侍从参谋,并兼任了参谋总长办公室参谋组长。

由于曾经救蒋有功,军衔也比较高(中将),又在参谋总长办公室担任参谋组长,韩练成在蒋介石侍从室的地位比一般的参谋要高很多。蒋介石曾亲自介绍蒋经国、蒋纬国跟他认识,让两个儿子称他为“师兄”,韩练成自然而然也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将领。

抗战末期,蒋介石借“桂柳会战”失利追究责任,整顿桂系势力,撤换了多名桂系高级将领的职务。此时,在蒋、桂两方面都深受信任的韩练成,再次被任命为四十六军军长。

蒋介石蓄意发动内战后,韩练成的四十六军被调到山东战场参加内战。在出发之前,韩练成接到周总理秘密指示,速去上海见董必武谈。韩练成立即赶赴上海,趁白崇禧不在将董老接到白崇禧的公馆秘密见面,将他所了解到的蒋介石全面内战的战略计划以及美蒋关系等全部情报交给了董老。

董必武也向韩练成交代了任务:是在战场上相机率部起义,还是长期隐蔽,由你自行决定!

1950年,张治中问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红人,也是共产党?

不久后,韩练成就在莱芜战役中派上了用场。他先是借推迟一天“突围”,为解放军合围赢得了时间又在“突围”时放弃对四十六军的指挥,让李仙洲兵团陷入混乱。最终,陈粟大军歼灭国民党军五万六千余人,俘虏李仙洲以下多位将级军官,取胜之快,歼敌之多,都是解放军战史上空前的。

战后,韩练成孤身一人回到南京,蒋介石果然没有处分他,但也没有再让他统领一支军队,而是成为了委员长侍从室的高级参谋。后来又调到兰州,拥有中将军衔的他却只担任了一个旅长的职位。

1948年10月,韩练成在莱芜战役中暗通解放军的事终因别人告发而泄露。蒋介石在盛怒之下,亲自电令张治中将韩练成押送南京治罪。为此,张治中颇感为难。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思索后,张治中有了主意。

这天,张治中将韩练成找来,在谈话中暗示他已得知了韩练成与中共的关系,并有意告诉韩练成,其在兰州的安全不成问题,但若到了别处就难说了,希望韩练成善自保重。次日,张治中约集公署全体高级干部吃饭,韩练成也参加了。

在便宴行将结束时,张治中当众宣布说:“因有要紧公务须即刻到南京请示总统,飞机已经备好,请练成兄辛苦一趟吧。”然后,他便去办公室写了一封呈送总统的信,返回来时手持一个墨迹未干的信封,当众交给韩练成说:“你回家准备一下就起程。”

实际上,韩练成感到事已败露,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回家后,他赶忙拆开信封一看,里面却仅有半张当日的报纸。略一琢磨,他便恍然大悟,知道这是张治中在用计纵他逃走。于是,他马上给南京的好友、时任宁夏省驻国民政府办事处处长的周士观发了一个急电,约其按时到机场迎接。

飞抵南京后,韩练成很快被周士观安排用车送往上海,在当地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转赴东北解放区,由此逃出了蒋介石的魔爪。

1949年1月,韩练成辗转到了河北平山县,先后受到朱老总、周总理跟毛主席的单独接见。朱老总称赞他“为党、为革命立了大功、立了奇功”。毛主席说:“蒋委员长身边有你们这些人,我这个小小的指挥部,不仅指挥解放军,也调动得了国民党的百万大军啊!”

回到组织后,韩练成被任命为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周总理委托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张宗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做韩练成的入党介绍人,于1950年5月加入共产党。此时,距离刘志丹推荐他入党,过去了14年。但就像周总理说的,韩练成是一个没有办理过正式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

1950年,张治中问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红人,也是共产党?

韩练成晚年

1955年大授衔时,按照韩练成的特殊经历和条件,包括对人民解放事业的贡献,如果按起义的国民党军长对待,韩练成可以授上将军衔,军委拟参照起义军长待遇授予他上将军衔。但按照1950年入党时职务和1952年所定级别,他将被授予中将军衔。为此,在授衔之前,周恩来总理还征求过他的意见。

经历过戎马半生的韩练成,对荣誉和待遇已看得很淡然。他对周总理明确表态:“新中国成立,和平建国,我就该解甲身退了,还争什么上将、中将?我是什么起义将领?再说,我干革命以来就不是为着功名利禄。中将,已是政府给我的最高荣誉了。”

韩练成坚持按照自已的入党时间、职务和级别,接受了中将军衔,而没有接受起义将领的上将军衔待遇。周总理对此非常赞赏,经常讲:“韩练成要党员不要上将”。

回到张治中提出的疑惑,周总理也给出了简单有力的回答:“这正是信仰的力量!”

张治中作为蒋介石麾下“八大金刚”之一,在老蒋面前的“当红”程度,又岂是韩练成能够比得上的。但他却多次前往延安,多次为国共和谈奔走,最终在北平和谈失败后,接受周总理的邀请留了下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诚如是。

参考资料

《十大卧底将军》,胡兆才,上海人民出版社

《韩练成救蒋》,薛正昌,文史档案

《张治中智救韩练成》,熊坤静,湘潮

《韩练成的潜伏经历》,王剑平,各界

《要党员不要上将的韩练成》,韩兢,共产党人

《信仰的力量——我父亲韩练成为何加入中共情报组织》,韩兢,百年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