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作者:听闻今史

若让我们来回想一下,那个英雄是白手起家,最终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我们的心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应该就是这样的人,写就了一个从农民到皇帝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本出生于清贫之家,讨过饭,放过牛,25岁才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八年后他已经拥有十万军队,十七年后,朱元璋开创了新的元年,建立了明朝,创造了大陆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位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一、被称为诸葛亮

朱元璋从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民变成一位开国皇帝是多么不容易。除了朱元璋时机把握的准确,应该还有不少谋士帮趁着。手下不仅有“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刘伯温,更有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陈遇。

陈遇,祖籍曹县人,人称静诚先生。陈遇本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也曾是朝中官员,在陈遇成人后,也曾到朝中为官,聪慧机敏的他发现了元朝大势去了,便避开纷乱归隐山林。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在朱元璋刚夺天下时,面对四面八方强大的敌人,他深知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便请了一位在元朝做官后归隐的谋士——秦从龙,后来,在秦从龙的推荐下,朱元璋发现了陈遇。

秦从龙举荐陈遇时,说陈遇有两大特点,孝心可嘉与才识过人。甚至还说“此经纬之才,天下一人矣”。于是朱元璋便发聘书邀请陈遇,书中甚至“以尹、吕、诸葛为喻”。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的心中,陈遇已经可以与伊尹、姜子牙、诸葛亮相比了。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二、堪比刘伯温

在朱元璋请出陈遇后一年,又请了刘伯温,有一句话就是说他: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而刘伯温之所以成为了像诸葛亮一样的神奇人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除了非人的智谋之外还懂天象。

而陈遇更是十分擅长这些,比刘伯温更甚。《明史·陈遇列传》中这样形容陈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也就是说陈遇不仅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更是对天象数之学无比擅长。而明画录也有云“博通经史,尤邃先天之学”。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开国之始,朱元璋曾问陈遇如何才能保国安民,陈遇答到“不喜欢杀害无辜百姓,减轻农民的赋税,把恢复礼仪、音乐作为首要任务。”1370年,陈遇奉命去浙江体察民情,等陈遇归来后,朱元璋便发布了有利于黎民百姓的政策。

陈遇的种种建议都得到了朱元璋的采用,朱元璋对于这个谋士也是十分亲切,多次到陈遇家中拜访他,有时称之为先生,有时称之为君子。有的臣子由于犯了过错而被朱元璋谴责,而只要陈遇开口,好多人都能得到宽免。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但即使这样,陈遇依旧功成不居。朱元璋先后授予陈遇奉司丞、三次授予翰林学士、中书左丞、礼部侍郎、文馆大学士、太常少卿、礼部尚书,可是陈遇都坚决不做。朱元璋没法,后来又说要陈遇的孩子做官,陈遇借口儿子年龄尚小,也拒绝了。

若第一次拒绝是故作矜持,第二次是欲擒故纵,可是朱元璋不仅一次两次,可是陈遇次次拒绝,就连给予儿子以功勋,都被他拒绝了。可见陈遇的高瞻远瞩与高尚品质。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这样的陈遇不仅深深的得到了朱元璋的相信,这样一个不图名利还能出谋划策的人呆在自己的身边,怎么能不喜不自胜呢?而对于陈遇来说,也免去了其他人的谋害,其他人虽然嫉妒这样的待遇的陈遇,可是陈遇无官位,无把柄,让人无从下手。

三、结局更甚姚广孝

姚广孝,今江苏苏州人,年轻时出家为僧,之后在洪武十五年被朱元璋挑选,成为了朱元璋四儿子朱棣的谋士。姚广孝作为朱棣身边的谋士,也可谓是能人也,更是被称作“黑衣宰相”。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当初在朱元璋死后,朱棣为了防止被削藩,起兵开启了与当朝天子建文帝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的最后一年,就是姚广孝提出,自己留守北平,让朱棣奋起进攻南京,这才结束长达几年的靖难之役。

这样的谋士姚广孝,也是后来的皇帝朱棣的重要谋士,在他去世后,朱棣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朱棣亲自书写碑文,最终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而同为谋士的刘伯温,洪武三年,被封为诚意伯,但一年之后被赐归。在洪武八年,刘伯温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本就生病的他,被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带的御医诊治之后没有变好反而更加不适,而丞相还是朱元璋派去的......

之后他将此情形跟朱元璋说了,朱元璋听了之后,根本没放在心上,只是说让他好好休息。死后,被葬于乡野之中。还是在洪武年间(明朝第十代皇帝)才被追封。被称为“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刘伯温结局也就这样了。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反观陈遇,真是幸运多了,生前朱元璋深信不疑,左一句“先生”,右一句“君子”,对于没有接受高官厚禄的他,也是赐给轿子予以尊容,更是为了他的安全派出了数十名卫士跟随。

公元1384年,陈遇病情再一次恶化,朱元璋即使知道用处不大,但是依旧让御医尽力去诊治,之后陈遇去世。朱元璋十分悲伤,再三哀悼,赐予很多东西,下令葬于钟山。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何为钟山?可不仅是一座山,一个景区。要知道上面葬的可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吕本等人。前三个是明朝开国元勋,吕本是建文帝的姥爷。这个没有任何职务的平头百姓,没有在历史的年轮里留下了多么响亮的名声,但是却被葬入钟山,可见结局如何。

四、总结

陈遇作为一个厉害的谋士,不仅得到了伯乐的赏识。更是恩宠一生,结局圆满。作为一介布衣,这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了。虽然在世的他没有求取一官一爵,就连儿子的仕途也一口回绝了。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谋士,被朱元璋称为诸葛亮,结局比姚广孝更圆满

但朱元璋怎么能舍得,在陈遇去世后,他的小儿子最终官到工部尚书,就连陈遇的弟弟陈远也最后做到了翰林待诏。若说音乐“无声胜有声”,那陈遇的人生应该也是可以这样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