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作者:黄不染

1

1975年7月23日,晚上11点。

一群医生聚集在毛主席的书房里,门外周恩来和邓小平等领导,正在焦急等待。

今天,是毛主席做眼疾手术的日子。

手术前,有一名心脏科医生,紧张得摔碎了水壶。

主治医生唐由之,心跳也飙升至120。

全场人都十分紧张,这场手术的成败。

那么,这场手术结果如何呢?毛主席又为何打破惯例,同意做手术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为毛主席治眼疾的故事。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1975年春节前,一名解放军战士,走进了眼科医生唐由之家中。

战士没有解释身份,没有说明来意,只是简单说了一句:唐医生,可能请你外出一段时间。

医生一脸茫然,匆忙收拾些衣物,便坐上汽车离开了。

下车时,已是北京南郊机场。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模拟场景

这时,他看见汪东兴,主席的安全保卫员,开始大胆推测,此行,应该是为毛主席看病。

此前,他曾参加过几次神秘会诊。

有个病人,从未露面,既没有姓名,没有籍贯,没有职业,只知道性别和年龄。

唐由之当时推测,病人资料如此保密,一定是重大人物!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果然,抵达杭州几天后,唐由之和4名同行收到通知,要到主席家中做检查。

他满心欢喜,活了49年,以前只能在报纸上了解主席,这次终于一睹真容了。

第二天,他盛装出席,脚穿布底鞋,身穿人造纤维的衣服,满怀期待抵达主席家。

接待他们的,是主席秘书张玉凤。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张玉凤告诉主席,医生们到了,82岁的主席努了把力,想站起来迎接。

这时,唐由之赶忙跑上前扶好主席,轻声说道:主席,我们是晚辈,您就不要起了。

待他坐稳后,唐由之仔细观察眼前的老人,这个带领中国走向胜利的伟大领袖。

“天呐,差别太大了!”

报纸上的毛主席,神采奕奕,红光满面,嗓音洪亮。

眼前的毛主席,身穿游泳衣,脚踩破拖鞋,满头蓬松的白头发,说话声音很轻,时不时咳嗽,看上去很疲惫。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这真的是同一个人吗?”他在心中不禁感叹道。

2

经过诊断分析,主席的眼疾已病入膏肓,连手指前的数字都看不清。

所有的文件,书信,都由秘书张玉凤代读,读书改成了听书。

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手术。

在做检查时,医生发现,主席除了有白内障,吞咽有困难,还患有肺心病,咳嗽很厉害。

就连接待外宾时,张玉凤都给他备着痰盂和毛巾。咳嗽时,主席头靠地下,让痰液流出来。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剧照

遇上卡痰的,张玉凤会拿一块毛巾裹住手,伸进主席口腔里,把痰抠出来。

严重的咳嗽,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点。手术要缝5针,万一遇到咳嗽,缝合处会裂开,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治疗方案,必须很谨慎。

了解完病情后,5名医生回到北京,来到中直招待所的临时病房。

在那里,中医和西医,分别接治20位高龄白内障老人,这些老人,来自养老院和敬老院。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每次手术,每场治疗,医生都要写病历总结,分析每位患者病情,治疗方案,手术前后对比。

这些数据,为日后主席的手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2个月后,医生们带着治疗方案,住进了中南海丰泽园。

除了去看望主席,唐由之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305医院。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1972年,周总理患了膀胱癌,然而他日夜操劳国事,没有依照医嘱住院做手术。

1974年,病情恶化,已到了癌症晚期,周总理被逼住进305医院。

唐由之回忆道:周总理对主席的关心,体贴入微,非常细致。

每次去医院汇报,总理就像学生一样认真听,时刻关心着主席的病情。

经过5个月的考察,7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采用唐由之的治疗方案。

方案确立了,问题是,主席对手术很抵触,该如何说服他呢?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周总理晚年

唐医生分析,主席不愿做手术,有3点原因。

第一,做完手术后,需要一段时间休息,主席担心影响他工作。

第二,主席从未做过手术,不太相信医生。

毛主席从小感冒发烧,都是去雨中锻炼,更偏向动员身体的抵抗力,来克服病痛。

第三,担心手术后,眼睛被包起来,得到医生的额外照顾,耽误医生工作。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说服主席的重任,交给了唐由之。

为了不打扰主席工作,唐由之都是在主席换书时,插上几句试探:主席,我们来讲讲你的白内障怎么样?

有时候,主席很感兴趣:这个病情怎么治疗啊?

唐医生便耐心和主席讲解,中医和西医的不同疗法。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同时,为了让主席相信医生,他特意找来白居易的一首诗《眼病二首》。

岸上漫铺龙叔论

盒中空燃决明丸

人间方药应无益

争得金篦试刮看

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吃了医生开的药丸,用金针拨白内障就复明了。

而唐由之的治疗方案,正是金针拨障术。

经过几个月的说服,加上周总理的劝导,毛主席终于点头答应。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白居易

3

为了万无一失,医疗团队提前为手术做好了准备。

比如,花10天做细菌培养。

比如,将主席的书房布置成手术室。

然而,到了第10天,主席迟迟没有要做手术的意思。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唐由之告诉主席:主席,今天第10天了,如果不做 ,又要等10天了。

主席问道:你们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有没有什么问题?

唐由之回答:出现了一点问题,我在给您冲洗泪道时,您的头在沙发上动了一下,说明我的麻醉不到位。

主席哈哈一笑,接着他摆了摆手:今天最后一天了,做!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这架势,正如他指挥作战一般,干脆果断!伟人风范不减当年。

7月23日,晚上23点,医生们准备开始手术。

接到主席手术通知后,周恩来等领导人立即赶往游泳池。

张玉凤见到总理来了,很惊讶:总理,你身体有病,怎么还来呢?

总理笑了笑,回答:我的病不要紧,应该以主席的健康为重。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毛主席和周总理,年轻合照

术前,主席向医生提了个特殊要求:我的音乐准备好没有?

唐由之一脸疑惑。主席连忙安慰:不要紧,你让张玉凤,把《满江红》的曲拿来放。

在激昂澎湃的昆曲中,手术正式开始。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唐由之深呼吸,目视前方停了2秒,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拿起针后,他一秒进入状态,他告诉自己,平常心,眼前的人,不是主席,就是一名普通的患者。

8分钟后,手术很成功。唐医生给主席贴上纱布,贴好胶布,告诉主席:手术已经做好了。

主席笑笑:真的好了?我还没有感觉呢。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门外,总理和邓小平等人正焦虑等待。唐由之赶紧走出去,向总理汇报情况。总理却说:先不要汇报,术后护理很要紧,先照顾好主席。

只是简单一句话,唐医生红了眼眶,任何时候,总理惦记的,总是主席。

25日早晨,到了换药时间,主席开始傲娇:我已经看清楚了,不想再包扎了。医生们告诉主席,不包扎,很容易细菌感染。

结果,主席愣是不听,摆了摆手,示意医生出去。

其他医生都走了,唐由之偏不走,他态度强硬告诉主席:我是医生,您是病人,这点得听我的,其他问题,我全听您的。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最后,主席终于同意戴上透明眼罩。几个小时后,主席的眼睛异常疼痛,唐医生马上赶了过去,一进屋,主席举手摆了个“V”手势,笑着说:你赢了,还是得听医生的话。”

经过精心护理,3天后,主席眼睛完全痊愈,可以独自看书,看文件了。这时,从来没看过一眼的江青,打来电话,提出了3条请求。

第一,她希望能来看望主席。主席果然拒绝,没有这个必要。

第二,她想请客,请所有医护人员吃饭。主席果断拒绝,不必铺张浪费。

第三,请主席代她,感谢医生们,主席答应了。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毛主席和江青

挂完电话后,一旁的张玉凤吐槽:主席,江青都跟了您这么久,怎么还不了解您。主席叹气,摇了摇头。

4

术后三个月,毛主席找唐由之,约定明年继续做右眼的手术。

只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唐由之再也没机会,为他做手术了。

这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在中南海的10个月,也成了他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在他看来,毛主席操劳了大半辈子,没享到什么福,他能在主席临终之际,为他排忧解难,荣幸之至。

谨以此文,献给为毛主席治疗眼疾的医疗团队,为唐医生的敬业负责点赞。

毛主席最后两年做手术,江青提出3个要求,秘书嫌弃:真不懂事

最后陪伴主席的工作人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