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作者:北斗维斟

1871年,琉球王国的一艘船只遭遇飓风,漂到了台湾海岸,船上50多人遭到了当地“生番”的杀害。按照常理,此事应该由清朝和琉球国来谈判处理才对,然而日本却派遣3000人入侵台湾,此事被称为“牡丹社事件”。牡丹社事件是日本对中国侵略的一次试探,目的逼迫清朝承认日本对琉球的吞并。这件事对整个东亚的军事部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代之前,中国将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均视为“琉球”,如明初将琉球国称为“大琉球”,台湾岛称为“小琉球”。南宋时期,琉球国建立,到1372年和明朝建立了朝贡关系,接受了明朝册封。然而在1609年,丰臣秀吉派萨摩藩征服了琉球,琉球必须同时对两国称臣。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蒸蒸日上,对外扩张的野心逐渐暴露。1868年,日本将琉球国置于鹿儿岛县的管辖之下,并试图直辖其地。此举没有获得琉球国王的同意。当时,琉球国也是清朝的藩属国,日本想要真正占据琉球还必须要得到清朝的认可。

1871年10月,一艘琉球宫古岛岛民的进贡船在回那霸时遭遇台风,漂流到了台湾南部的“生番”牡丹社,船上一共69人,溺死3人,有66人登岸。但是他们意外闯进了台湾原住民地区,被杀害了54人,逃出的12人在台湾汉人的营救下到达台南,被清朝传送回国。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当时台湾许多地区都已经被移民开发,但是依然有不少山区是原住民地区,清朝将这些原住民称为“生番”,也就是现在说的高山族。台湾岛是东亚地区贸易中转枢纽,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商船在此遭遇台风遇难,而当地“生番”往往野蛮地将之杀害。1867年,西方商船和“十八番社”首领卓杞笃达成了协定,史称“南岬之盟”。不过,卓杞笃并不能约束所有的“生番”,所以杀难民的事件时有发生。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琉球国并没有能力来处理了。由于日本不断侵蚀琉球主权,“琉球王府却无力处理此事,因为二个多世纪以来,在日本萨摩领主控制下,琉球中山王已无独力行使主权的力量。”于是,琉球向日本求救。1872年,琉球伊江王子尚健带领使团到东京祝贺明治天皇亲政,被册封为了华族。此后,琉球就正式沦为了日本的属地。

第二年,日本派外务卿副岛种臣来华,试图和清朝交涉牡丹社事件总理衙门认为琉球是中国属国,与日本毫无关系,因而拒绝了日本的要求。清朝官员还提到“尝闻有琉球岛民在台湾被杀,但从未闻有日本人在台湾被杀。”当时列强也不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要求,如英国驻日公使帕克斯反复强调:琉球属于中国。

70年代初也是中日关系正式确立的时候。早在1871年,日本派遣使团访问中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平等条约。在谈判中,日本不允许清朝使用“中国”这个国号,认为“中国系对本国边疆荒服而言”,清朝代表认为“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从无改写国号之例。”双方一度谈崩。最终,李鸿章表示妥协,在汉文文本中用“中国”,而日文文本中用“大清国”。此事证明了日本表面上和中国修好,实际上却暗中制造、宣传“元清非中国论”,阴谋分裂中国。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中日修好条规》

1873年3月,日本九州岛的一艘船只在台湾东南海岸马武窟一带触礁,其船员被当地原住民劫掠,不过未伤及性命。这次受害的终于是日本人了,于是日本抓住机会向清朝交涉。清朝派遣毛昶熙、董恂和日本谈判,二人在谈判中提到“杀人者皆属生番,系化外之民”。

结果日本代表就借此大加发挥,说“清政府不对南部先住民负责”,并大肆在国际上宣传“清国既不行使、也未声称对生番地区有控制权,是广为国际周知之事,故日方不认为有必要取得任何形诸文字的承诺。况且清国的地图界定其控制的疆域仅为被后山环围之地,已将原住民居住区排除在外。”日本借此大造舆论,目的就是为侵略做好准备。

1874年2月,日本通过《台湾番地处分要略》,将旧事重提,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出兵台湾。随后,日本的3600军队在台湾射寮登陆,开始大肆进攻台湾生番村庄。台湾生番英勇反抗,日军死伤达500人。日军虽然凭借先进的武器击溃了生番,但是却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出现了大规模的疾病。于是,日本军队只能撤到龟山,在此建立“台湾事务都督府”“台湾事务局”,准备屯田据守。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清朝方面也立即让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担任钦差大臣,负责台湾和东南海防事务。邓廷桢在台湾调集了1万多军队,准备对日作战。日本担心和中国交战可能威胁到日本的主权安全,于是转而求助于英美斡旋。李鸿章等人不敢违背英美的“调停”,力主和日本议和。经过一个月的谈判,中日双方在1874年九月签订了《台事专条》。条约承认了日本的“保民义举”,给予日本军队赔偿50万两作为撤兵条件。

这个条约的签订,充分反映了李鸿章骨头的柔软,但是,到底有没有骨头还是一个未知数。通过此条约,就让清朝从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对琉球的占领,日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第二年,日本就派兵进驻琉球,终止了琉球和清朝的宗藩关系。琉球国派遣尚德宏到中国求助,但是清廷也不管不问了,说明放弃了。1879年,日本正式在琉球“废藩置县”,琉球国变成了冲绳县。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李鸿章被日本的军事威胁吓破了胆,他在朝廷上公然要求放弃新疆,要将西北的边防军费全部用于海防,打造近代化的舰队。还好左宗棠据理力争,最终清朝同意塞防和海防并重,并让左宗棠出兵收复了新疆。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清朝意识到了台湾的重要性,开始大力经营、开发台湾岛。首先是台湾的官民开始大规模修建堡垒,加强防御力量。随后罗大春在台北实行“开山抚番”,修通了苏澳至花莲的道路,在大规模进行了垦荒、兴办义学,加速了台北地区的开发。最后,清朝于1885年设立台湾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刘铭传在台湾大搞洋务运动,编练新军、修建铁路、开发矿产、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使得台湾成为了清朝最先进的一个省之一,因而刘铭传被称为“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和“台湾近代化之父之誉。”

但是,一个小小的琉球怎么可能喂饱日本呢?1878年,日本设立参谋本部,将中国作为了第一侵略目标。1884年,日本开始了长达10年的对华作战准备,1887年,日本出台了“征讨清国策”,其中提到“分割清国,使之成为数个小邦国。”日本的政策已经决定了,中日之间必有生死决战。

日本是如何吞并了琉球?一石二鸟,牡丹社事件暴露了清朝的软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