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齐国开局就是巅峰,也是春秋第一个霸主,为何后来不战降秦了?

作者:海叔说春秋
齐国开局就是巅峰,也是春秋第一个霸主,为何后来不战降秦了?

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了纣,周也从此取代了殷商,周王朝正式建立。不过周与后来的汉、隋、唐、宋等大的王朝不大一样,武王采取的是分封制政策,那些跟着他一起讨伐帝辛的诸侯都得到了封赏,而姜子牙因功劳居首则得到了面积最大的齐地之封赏。这齐国连晋都不能与之匹敌,可谓开局就是巅峰。

此外,齐到了春秋时代更第一个完成了制霸。公元前685年,齐国传到了小白这代,而他因重用了管仲而因此制霸。这小白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而他也算是最早把齐国带向巅峰的君主。虽然齐桓公名字叫小白,但他却一点儿不小白,甚至还十分精明。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宣言,然后直接赢得了外界的支持,并于公元前679年正式制霸,齐也因此达到了自己的人生第一个巅峰时期。

齐国开局就是巅峰,也是春秋第一个霸主,为何后来不战降秦了?

齐国占据着中原齐鲁大地,地形易守难攻,四周都是天险:南靠泰沂山脉,西接黄河、济水,北、东临近海。春秋战国时代,地形也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秦借着函谷关的优势曾多次粉碎了反秦联军的进攻计划。齐地易守难攻,进可攻,退能守,这比好多强国要具有优势,加上他们的底子雄厚,因此也一直是强国。不过比较悲催的是,齐在秦灭6国之际,直接不战降秦了。

要知道,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期间,除了齐外,其他5国均做过抵抗,而只有强齐直接就跪了。那么这其中有何原因呢?

有句名言:“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齐能把自己整没了与他们的战略方针有着千丝万缕之关系。先说外交方面的政策,齐国就犯了致命错误。《史记》曾说:“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据历史文献所载,战国末期,齐王建年龄很小,所以君王后就一直主持大局,而她就坚持走了亲秦路线。这也导致战国末期时,齐国一直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每天不管外面局势的发展,直到秦军兵临城下才慌了手脚,最后投降了。

齐国开局就是巅峰,也是春秋第一个霸主,为何后来不战降秦了?

前面提到了,齐国不帮助其他5国抗秦而导致自己没了好外援,这也造就了秦的一家独大。此外,齐国在一些战略事件方面也有些短路,终把自己弄到了万劫不复地步。乐毅伐齐是战国时的著名战例,乐毅兄一口气把齐地占据了70座城,差点儿就灭了齐。这次战役也造成了齐元气大损。乐毅攻齐的源头又在于齐曾打过燕,而齐又没把燕消灭干净,这也导致了后面燕国的反扑。换句话说,齐就不应该打燕,就算攻打燕国也应该把对方灭团才对,可齐就是这样完美地避开了2个正确选择,从而招致了乐毅伐齐之祸。

总结:齐本身实力不弱,但坐观5国被灭而失去了好外援,错误地决策导致本国遭受乐毅伐齐之外,同时又一味跟着秦混,终把自己弄得不战而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