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作者:原野的天空之城

凯伦.丹森出生在丹麦一个富裕家庭里,虽然从小锦衣玉食,但她的性格却并不娇弱,她喜欢跟男孩子们外出打猎,也喜欢和他们谈论国家大事,所以很少出现在女人堆里。

1913年,凯伦27岁,她喜欢伯利森男爵的弟弟并主动出击,无奈后者只是跟她逢场作戏,在两人发生-关系后又将她冷落一边,出于赌气,也出于想离开丹麦这个寒冷的地方和躲避这里对于贵族未嫁女孩的诸多约束,于是她转头接近伯利森伯爵,因为她听说他想在非洲开一座农场,当然,她也图“伯爵夫人”这个身份,所以她跟伯利森谈到了婚姻,认为两人适合结婚。

伯利森男爵跟她认识了多年,平时两人也是好朋友,虽然没有爱情但也互不讨厌,他很清楚她跟自己结婚图的是什么,而他也正好图她的钱,于是便答应了。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既然要结婚,非洲办农场的事就得认真落实了,于是凯伦的母亲给了他们一笔钱,使得他们足够在非洲买下一个农场和生活一段时间,当然,之后就得靠他们自己了。

于是伯利森先到非洲去物色农场和房子事宜,凯伦随后带着好几节车厢的行李坐上了开往东非肯尼亚的列车。

当列车驶入非洲平原时,凯伦看向车窗外的广袤天地,感受着清风拂过脸颊的惬意,心里不禁生出几分微妙的情愫,这是一个跟她出生地截然不同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透着原始的气息,是一片未被现代文明沾染的净土。

此时的她对未来的生活既充满期待又有几分不确定。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列车忽然在途中停了,不远处一个白人男子和一个黑人男子各扛着一根长长的象牙朝列车走来,列车里的几名黑人立即出来接应。

凯伦感到好奇,便问那白人男子:“你是什么大人物吗?列车都为你停了下来。”

那白人男子将象牙交给了列车上的黑人,答道:“列车在这里都会停一停的。”

又问她来这里做什么,她答:“我和丈夫打算来这里开农场。”

男人不以为然地笑了笑,然后做了自我介绍。他叫丹尼斯,在非洲狩猎,有时也到处旅行。

后来,凯伦从丹尼斯的好友那里得知——丹尼斯是一位来自英国的贵族,毕业于牛津大学,因他天生向往自由和探险,所以他来到了非洲,从事着符合他性格的事——狩猎和旅行。

到达肯尼亚时,凯伦没看到伯利森的身影,反而是一位名叫法拉亚登的非洲土著上前来说他是伯利森派来迎接她的,并说伯利森此刻在慕迪加俱乐部。于是凯伦立即前往慕迪加俱乐部去找伯利森。

慕迪加俱乐部是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俱乐部,是男人们聚集在一起谈论国事、女人和喝酒的地方,当凯伦走进来时,立即被一名管理员请了出去,理由是“这里不允许女人进来。”

凯伦只得走了出来,但是伯利森在哪里呢?她刚才扫视了俱乐部里面的所有男人,没有发现伯利森。

正当她寻思着该怎么办时,伯利森从远处急匆匆地赶来了,凯伦略带生气地问:“你刚才去哪里了?”伯利森道:“我刚才在安排事情。”

接着他说:“婚礼会在一个小时后举行,你去换套衣服吧。”又问她有没有准备好了戒指,她点点头。

婚礼就在旅馆门前的空地上举行,许多从英国和瑞典等国家来这里从政或经营生意的贵族们都来参加了,历经远途跋涉的凯伦还来不及休息一下就匆匆地换上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婚服,戴上戒指,挽着伯利森的手从旅馆里走出接受大家的祝福。

有位贵族愉快地接受了证婚人的任务,但是在宣读证婚词时甚至连凯伦的名字都不知道,可见这场婚礼进行得有多仓促,伯利森对这场婚姻有多漫不经心。

婚宴中,有位名叫德拉米的贵族老头问凯伦:“你是哪里人?”凯伦礼貌答道:“丹麦人。”德拉米不以为然道:“哦,那是在德国边境的一个小国。”又挑衅般地问凯伦:“如果发生战争,丹麦会站哪边?”凯伦不卑不亢答道:“我希望是自己这一边,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传统。”

德拉米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她的态度从不屑变为尊重。

那边厢,伯利森端着一杯酒在跟一个女人亲切闲聊,凯伦见状有些不快,她跟伯利森认识有些年了,她知道伯利森一直有拈花惹草的习惯,这次若不是她为了气前男友,她可能不会选择跟伯利森结婚,因此有那么一瞬间她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但事已至此,她只能认了,于是上前去问伯利森:“你什么时候带我回家?”伯利森这才与那位女士中断谈话,带着凯伦驱车两小时回到他们的新家。

非洲土著法拉亚登也跟着来,因为他是他们家雇用的佣人。

到达新房门外,凯伦看见有近十个非洲人已经穿戴整齐地等在那里了,他们是伯利森为这个新家雇的佣人。

凯伦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友善,因此也友善地朝他们微笑致意。

饭后,凯伦和伯利森谈起农场的经营计划。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伯利森说:“我们没有买牛,我们打算种咖啡。”

凯伦有些失望地说:“这不是原先的计划。”

伯利森:“你人在丹麦,而我必须做决定。”

凯伦:“我们早就谈好了的,我们对种植咖啡一点也不懂,你种它,它就长了吗?这个农场是我妈投了钱的。”

伯利森笑道:“你花了钱买下我的头衔,可没买下我。”

次日一早,伯利森便出门打猎去了,没有跟凯伦告别,当凯伦起来时才从佣人那里得知。

才刚结婚,丈夫便不辞而别了,抛下凯伦一人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子和一大堆还没有安置的行李,凯伦感到失望和气愤,她一度想拿起行李就走人,但很快还是冷静了下来——这是她自己选择的婚姻,她只能硬着头皮面对。

凯伦让农场管理人带她去看她和伯利森的农场,农场管理人一边领着她在农场里走一边说:“伯爵说要开400公顷。”

此时地里已经有几个非洲人在帮忙开垦了。

凯伦问农场管理人:“得种多久才有收成?”

农场管理人:“要三到四年。”

凯伦深吸了一口气,说:“那我们这四年靠什么过活?”

农场管理人神色一凛,肃颜道:“我只是来赚一份工资的,如果你们不够钱,最好现在就告诉我。”

凯伦说:“我们只种200公顷。”

种200公顷也要开垦很大面积的土地,而现有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农场管理人告诉她可以去找酋长,只有酋长才能给她找到更多的人。于是凯伦带着佣人法拉亚登前去求见酋长。

凯伦请求酋长给她安排些人来农场帮忙,她的态度非常恳切,酋长答应了,但酋长也认为咖啡不应该种在这种高地上。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谢过酋长后,凯伦往回赶,在经过一个路口时看到一个非洲小伙子正拄着拐杖看着她。他的右脚溃烂得很严重。

凯伦立即让他到她家里来擦药,非洲小伙子不为所动,凯伦便刺激他:“聪明的人应该都会这样做,我相信你是个聪明人。”

果然,没多久这个非洲小伙子便去找她了。

几天之内,所有行李都在凯伦的安排下摆放妥当了,但伯利森还没有回来。凯伦便穿上打猎装并带上猎枪到森林里去寻找伯利森,不料遇上了非洲狮,正当她不知该如何应对时,丹尼斯出现了,他深谙各种动物的习性,很快便将这只非洲狮赶走了。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凯伦便邀请丹尼斯和他的一位好友留下来用晚餐。由于三人志趣相投,当晚交谈甚欢,凯伦给他们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他们则为凯伦演唱歌曲,融洽而愉快的气氛让凯伦忘记了自己新婚就遭冷遇的不快。

临走时,丹尼斯送凯伦一只做工精致的笔,说:“你很会讲故事,以后就把它们写下来吧。”

凯伦深受感动,丹尼斯是第一个看出她有讲故事和写作天赋的人。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几个月后,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凯伦终于在一条通往森林的路上等到了伯利森。

伯利森看见她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有些感动地问她:“你来这里干什么?”

凯伦说:“我要你回家。”

这是夫妻两第一次感情流露。

在一夜-缠-绵-后,凯伦对伯利森说她想要个孩子,伯利森点了点头。

凯伦无比开心地笑了,她开始憧憬着两人的未来,以及两人的孩子。

很快,一战爆发了,战火延续到了非洲,最近的一次只距离肯尼亚400多公里。战争的爆发一下子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尤其是各国来这里经商或从政的贵族们)充满了恐慌,这些日子里,男人们都在讨论着应对的方法。

伯利森决定奔赴前线。尽管凯伦一再求他别去,他也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留下一个200公顷的农场给她独自面对。

没过多久,伯利森便派人给她送来消息——他要凯伦安排人给前线送一批帐篷和一些必备物资。

战争期间,人心惶惶,凯伦根本请不到人帮忙,于是她亲自带着这批物资出发往前线,跟随她的只有法拉亚登和几位非洲土著,以及一辆运送物资的车和几匹马。

这一次出发,路途遥远,期间凯伦一行人遇到过猛兽的袭击和少数民族的威胁,尤其是她一个女性,在夜里总得提心吊胆,担心自己的安危,好在非洲土著们对她都很尊敬,让她一路上没有受到任何针对她个人人身安全的威胁。

在途中她还跟狩猎的丹尼斯及其好友们相遇了一次,丹尼斯的好友劝她别去,说这一路上对女人太危险了,但她坚决要去。丹尼斯好友便让丹尼斯劝她,但丹尼斯满怀欣赏地看着她说:“我理解她。”所以他同意她继续前行,并送了一个随身携带的指南针给她。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当凯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前线时,前线的男人们都满怀钦佩地看着她,并自动为她让出一条路来。当伯利森看到蓬头垢脸的凯伦骑着马朝自己走来时,他幽默地说:“你换了个发型。”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男人中还有那位叫德拉米的贵族老头,他对凯伦也充满了钦佩,主动上前来问好。

凯伦回到肯尼亚的家不久便病了,高烧不退,医生对她说:“你得了梅-毒。”

凯伦摇头:“这不可能。”

医生:“你丈夫没得病吗?”

凯伦:“上次我们见面时他没有,如果有他早就回来了。”

医生:“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也许他的很轻微,但你的很严重。”医生又问:“他是唯一的可能性吗?”

凯伦:“是的。”

医生:“那你必须回丹麦去养病了,知道吗?”并说:“治疗是不容易的。”然后医生报出一种药名。

凯伦听说过那药,那是含砒素的,(当时青霉素还没有在全球推广,所以凯伦只能用含砒素的药来治疗,这些药由于含毒素和重金属,给凯伦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也是她后来不能生孩子的直接原因)所以她很矛盾,但是医生说如果不那样治疗,她的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于是她在叫回伯利森之后就返回丹麦治疗去了。

由于伯利森的病情很轻微,加上农场也需要有人看着,因此伯利森没有跟她一起回丹麦。

治疗了两年后,医生说凯伦的病痊愈了,但却再也不能要小孩了,凯伦只能接受现实。没多久她再度回到非洲。

当她再次回到非洲时,她的非洲仆人们都出门来迎接她,那个曾被她治脚的非洲小伙子也成了她家的仆人之一。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看着这些善良的非洲人们,凯伦决定为他们的孩子们办一所学校。当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伯利森时,伯利森却认为这会引起争议,但凯伦坚持,并对酋长说:“所有的小孩都得来接受教育。”

转眼便到了1919年的新年,在新年晚会上,凯伦又见丈夫和一个女人偷-情,忍无可忍的她要求丈夫搬离家住到城里去。

就这样,凯伦和伯利森分居了,但伯利森依然会定时回来跟凯伦要钱用,并且始终对农场的事不闻不问。

到了咖啡收成的日子,凯伦和其他工人一样辛苦劳作,满怀希望等待好收成,不料那年的咖啡价格下降了,收成所赚的钱跟支出的钱根本不成对比,这对凯伦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她不肯就此认输,还是坚持经营下去。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在她心情低落时,丹尼斯来到她的身边,带她去狩猎和散心,让她好好地看看这片草原风光。他跟她聊天,聊他的见闻,帮她洗头,给她播放莫扎特,和她一起跳舞。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她问他:“你为何要带我出来?”

丹尼斯说:“我想让你看到这一切,因为我知道你懂得欣赏。”

在一个野餐后的夜晚,两人坐在篝火旁,凯伦对他说:“我患过-梅-毒,所以我回了丹麦一趟,医生说我现在可以正常生活了,但是不能生小孩了。”

丹尼斯看向她的眼神充满了理解和怜悯,他说:“我明白,所以你办了学校。”

她点点头。

有天晚上,在野外吃了晚餐后,两人跳了一支舞,情到深处时彼此都有些沉默,然后各自回到座位上。

沉默片刻后,凯伦起身走到他的跟前,用手在他的右肩轻柔地拍了拍,然后进了她自己的帐篷。

也许她那轻拍肩头的动作是一个无声的暗示,丹尼斯马上意会了,他追过来走了进去,对凯伦说:“我想做那件事。”

于是他们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次日,他们心情愉快地回家,回家的路上凯伦便在思考自己和伯利森的婚姻了——伯利森已经搬到城里很久了,她和伯利森的婚姻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但如果她现在跟伯利森离婚,就连伯爵夫人的头衔都没了,这可能会对她在当地经营农场有些不利。

而丹尼斯无疑从性格和志趣方面都是更适合自己的人,但丹尼斯生性热爱自由,他不一定会愿意跟她结婚。

拿不准主意的凯伦便邀请了一位自己很尊重的长辈来家里用餐,巧妙地抛出问题来征询他的意见。

这位长辈问:“是丹尼斯吗?”

凯伦紧张地问:“你觉得他如何?”

这位长辈答道:“你得小心,古代的绘图工作者在绘到世界的边缘时往往会写着【在此之外,充满猛兽】。”

凯伦:“那就是我现在的处境?”

这位长辈:“他喜欢送礼物,但不是在圣诞节。”

凯伦点点头:“他甚至也没说何时会再来。”

第二天丹尼斯就来了,在一番缠-绵后,凯伦问他:“你能留下来吗?”

丹尼斯摇摇头,因为他又要去打猎和旅行了。

他自由自在惯了,不想受婚姻约束,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对凯伦的感情是真的,便和凯伦商量将他旅馆里的东西都搬到凯伦这里来。

凯伦:“这就是说——你以后会经常从这里来去了吗?”

丹尼斯点点头。

凯伦很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丹尼斯将自己收藏的大量书籍和唱片搬到了凯伦家,然后旅行去了。

没多久,丹尼斯开着一辆飞机回来了,那是他新近买的,他带着凯伦从空中欣赏非洲,告诉她要学会从上帝的角度去看这世界,他知道凯伦是一个总想改变现状和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人,因此她会在非洲做那么多事,而他则喜欢以局外人的心态面对一切,因为他觉得对于世界或非洲而言,他们都只是过客。

她的积极和他的消极使得两人在后来的相处中有过许多次争吵,但又因为彼此欣赏而无法分开。

在他带她飞行的那些天里,他们在夜里总是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极尽-缠-绵地用身体互相倾述。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几天之后,他又驾着飞机走了。但没过几天,他又回来了。凯伦心想:“就保持着这样的关系也好。”

有天,凯伦去城里观看赛马,见到了伯利森,伯利森主动上前来说他已经找到适合结婚的女人了,所以要和凯伦离婚。

事已至此,凯伦只能答应。

失去了伯爵夫人的头衔后,凯伦有段时间心情很低落,她问丹尼斯想不想要一个家,丹尼斯摇头,他说他不会因为那一张纸而爱她更多或更少,所以有没有那张纸都不重要。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凯伦自知无法说服他,只好作罢。

从此之后,她的生活除了农场就是等他回来。

有天晚上,凯伦的农场忽然起火,大火将所有的咖啡成品都烧毁了,此时的凯伦是欠着债在经营的,这场大火将她唯一的希望都烧毁了,她无助地蹲地,望着熊熊大火说:“全完了。”

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在非洲呆下去了,但她想在回丹麦前帮非洲土著们争取到一块赖以生存的土地,因为此时的东非已经属于英属殖民地了,如果不为这些土著们争取到一块地,他们将面临被驱逐的命运,这是凯伦最不愿意看到的,在非洲经营农场的这些年里,她跟土著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想尽其所能为他们争取到这个权利。

于是凯伦去见土地管理人,请求他们给土著们留一块地,但土地管理人表示自己没这么大的权利,于是凯伦去见地方长官,地方长官很官方地说:“此事以后再算。”凯伦不肯放弃,对他说:“这地方本来就是他们的,是我们占有了它们,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住的地方。”

地方长官这才表示会为他们留一块地。凯伦生怕自己走后他食言,又紧紧盯着他问:“您能承诺做到吗?”

地方长官顿时有些尴尬,此时,坐在他身后的长官夫人忽然起身对凯伦说:“我能承诺做到,你放心吧。”

凯伦这才起身。

凯伦回到家中不久,丹尼斯就来了,对她说:“你把我搞砸了。”

凯伦问:“搞砸什么?”

丹尼斯:“独处的习惯。”

他表示愿意跟随凯伦回丹麦。凯伦喜出望外。

但丹尼斯表示他还有点事要办,但星期五能回来,要凯伦等他。

凯伦答应了。

但是她没有等来他回来,而是等来了他飞机失事的消息——他在驾驶飞机经过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时坠机了,他也因此而身亡了。

当伯利森前来告知凯伦这个消息时,凯伦有如五雷轰顶,脸色苍白地看向伯利森,久久不敢相信。

安葬完丹尼斯后,凯伦离开了非洲,值得一提的是,在她即将上车时,慕迪加俱乐部的男人们邀请她到里面喝一杯。这个从来不允许女性进入的俱乐部终于为她而破例了。

回到丹麦后,凯伦用丹尼斯送给她的笔写了《走出非洲》这本小说,在这本小说里,她将自己在非洲十几年的经历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来,此书面世后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还曾两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最终跟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并不影响它在全球的受欢迎度。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据一些认识凯伦和知道她的经历的人们说,凯伦跟丹尼斯确实曾经相爱过,并且凯伦曾两次怀上丹尼斯的孩子,但最后都流产了。而凯伦跟前夫的关系也一直很友好,足见她的胸襟之开阔。

作家海明威曾经到过非洲,见过丹尼斯和伯利森的原型,他认为丹尼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但是也有非常自我的一面,所以他始终不肯跟凯伦走进婚姻。

也有些传记作家在了解了他们几个的生平及经历后表示其实丹尼斯并没有爱凯伦到要结婚的程度,因为丹尼斯在非洲期间不仅跟凯伦保持亲-密-关系,还跟另外几位有名气有魅力的女性也保持着关系,并且在飞机失事前几天还和其中一个相约一起出去旅行。

但当然,在有一段时间里丹尼斯是比较频繁地去找凯伦的,可见凯伦在他心里的位置,但他并不会因此而放弃掉他一贯的生活方式和其他女友。

所以,在《走出非洲》这本书中,凯伦只用了相对较短的篇幅来写丹尼斯,语调也非常平和,远比不上她写农场和土著们来得热情。但无可否认地是——她一直都爱着丹尼斯,在等着丹尼斯,即使知道丹尼斯不肯把他的全部给她,但她也始终在爱着他。

凯伦回到非洲后还跟她的非洲仆人法拉亚登保持着书信往来,法拉亚登在其中一封信里写道:“丹尼斯死后,他的墓地上经常有两只狮子出没,一公一母。可能对于狮子来说这里也是个好地方,可以俯视整个大平原,还有平原上的野生动物。”

凯伦因此而深感欣慰。

《走出非洲》以“在非洲的贡冈山脚下,我曾有一个农场”开始,将作者在非洲那十几年的经历娓娓道来,其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那里的人和风景,道尽了作者对非洲的深厚感情,其中有一段描写我印象特别深刻——在她离开前一天,她在路上邂逅了一位叫不出名字但认识的非洲女人。两人保持一定距离地站着,默默地看着对方。渐渐地她看到那女人的脸上流下了泪水,但她们仍然继续保持沉默,最后沉默地各自转身离开,走各自方向不同的路。

后来凯伦一直保存着这个女人的照片。

1985年,《走出非洲》被拍成电影,由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凯伦,罗伯特·雷德福饰演丹尼斯,影片上映后获得了七项大奖,一举轰动全球,也让作者本人声名大噪,但作者本人表示:“与这些声名相比,我更愿意过一个普通女人的生活。”正如她在《走出非洲》里说的那样“我常常两手空空,因为我已经触摸过所有。”

两位主演的演技虽然都无可挑剔,但长相跟原型都有一定的距离,准确来说原型比饰演者更美丽、帅气,这是少见的。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走出非洲》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千里迢迢往前线运送物资、顶住一切压力给土著们办学校、即使农场歉收也没有辞掉一位土著、不惜下跪请求地方长官给土著们留下一块土,从不被男人们重视到获得男人们尊敬,她的这些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女性的坚韧、善良和博大。《走出非洲》是她写给自己的,也是她写给非洲和世界的。

她和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她位于非洲的故居现在变成了一个博物馆,里面摆放着大量她的照片和她的书,每年都有无数书迷和影迷们慕名前来参观。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凯伦故居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凯伦和她的非洲佣人们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伯利森原型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凯伦年轻时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丹尼斯年轻时

《走出非洲》:一个丹麦女人在非洲的非凡拓荒史与情感经历

凯伦老年时

【本文由作者原创,严禁抄袭,转载需备注作者名及文章出处,违者必究】

大家好,我是@原野的天空之城,码文不易,如果喜欢本文,请赏个赞、关注、评论和推荐,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