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武清遇上丹麦,“新产业之城”续写外企“童话”

作者:美丽武清官方号

京津之间的武清,是一个充满着奋斗精神与传奇色彩的地方。

武清位于京津冀三省市交汇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的美誉。

长期以来,武清就是北方地区外资企业重要的投资沃土,现有867家外资企业在此兴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2家,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200余家。

当武清遇上丹麦,“新产业之城”续写外企“童话”

摄影:陈九志

游走在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你会莫名地产生一种穿越感,眼前掠过无数的外资企业标识。

这座面向未来的“新产业之城”,也流淌着深厚的丹麦情缘。

丹麦又称“童话王国”,位于欧洲北部,南与德国接壤,西临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

数十年来,武清与丹麦企业真诚相交、深入合作,携手共同塑造和发挥城市产业优势,实现互惠共赢,结下深情厚谊。目前,全区有丹麦企业22家,2022年实现总营收170余亿元,约占全区外资企业总营收的五分之一,是武清重要的外资来源地。

在武清的丹麦企业中,除丹佛斯、绫致时装、尼波齿轮、迈克罗迈帝克等大中型企业外,尼森、舒特、迪发、斯堪迪洛等中小型企业均在武清建有工厂。现在,武清已成为丹麦企业在中国北方最聚集的地区之一,涵盖制造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多个板块。

当武清遇上丹麦,“新产业之城”续写外企“童话”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是丹佛斯集团于1996年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全资子公司,是武清与丹麦企业密切合作的结晶之一。回顾过往近30年,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见证了与武清携手并进的坚实脚印;展望未来,更与武清共同孕育着对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创新等领域的美好期许。

当武清遇上丹麦,“新产业之城”续写外企“童话”

丹佛斯1933年成立于丹麦诺德堡,现有员工42000名,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全球布局100家工厂。丹佛斯持续在中国进行重大投资,以提升“第二家乡市场”的战略地位。2023年5月,丹佛斯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在天津武清正式启用。该中心大幅提升了集团在商用压缩机领域的创新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一流的绿色制冷技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集团完成了天津武清、浙江海盐、江苏镇江等基地研发能力的全面升级,积极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当武清遇上丹麦,“新产业之城”续写外企“童话”

丹佛斯是世界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2019年初,位于天津的丹佛斯商用压缩机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命名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智能制造发展新潮流的“灯塔工厂”。同年,该工厂还荣获了工信部颁发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荣誉称号。去年5月,丹佛斯集团最大、全球领先的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在武清开发区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这是丹佛斯落户天津以来的第六次、也是最大一次增资。中心主要致力于商用压缩机变频技术、热泵等行业应用以及环保制冷剂替代方案的研发和测试,引领制冷行业向环保冷媒转型。

当前,武清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武清作为天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主力军”的职责使命,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京津产业新城“新产业之城”,努力打造天津“新的经济增长极”。

当武清遇上丹麦,“新产业之城”续写外企“童话”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武清助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发展的蓬勃气势。

精诚合作,铺展新篇;深情厚谊,历久弥新。武清将紧紧围绕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从引育外资增量、做强外资存量两个方面着手,多措并举促进外资企业扎根武清、投资武清,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促进武清外资发展和产业迭代升级,与企业携手共进,全力推动武清外资产业发展、全区经济整体提升,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交流合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