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颜被称为是民国时期的第一欲女,她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传闻她与上千名男性发生关系,最后厌倦沉世,28岁跳海自杀。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女子变得如此放荡不羁呢?
余美颜短短二十余载光阴中所经之事的曲折离奇,令人瞠目,加之其行事放浪形骸、离经叛道,因此被人称为 “奇女子”。

然而余美颜并非天性放荡之人,其前后转变均有迹可循。
1900年余美颜出生于广东台山县,她的父亲是一个典当商人,生意做得还不错;母亲是一个大家闺秀,从小饱读诗书,非常有文化。
余美颜的降临给这个平凡的家庭平添了一丝喜色,父亲为她取名“美颜”,是盼望着女儿长大后能有一副漂亮的容颜。
美颜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从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子”,她不仅长得漂亮还非常聪明,无论什么事情一学就通,读书时就追随者甚众。母亲非常注重对她的教育,在母亲的培养下,她自学了国文和英文。
然而,她爸爸思想守旧,不想再让她抛头露面,便命其辍学在家,无事不准外出。
余美颜在这个时期,和一名叫做“渤海九少”的少年暗生情愫,经常写信互诉衷肠,但另有一名叫做谭祖香的当地富家子弟看中余美颜,向余家表明心迹,余家父母便将18岁的余美颜许配给了谭祖香,她与渤海九少的一段初恋也无疾而终。
“商人重利轻别离”,结婚只两个月,谭祖香因商务远赴重洋,新婚夫妇即相隔万里,两地分居,当时通信也不发达,无法及时联系。
美颜在夫家闭门不出,没有社交,还时常遭受婆母的恶言恶语,这使接受新式教育的她深感婚姻不自由之痛苦。
后因婆母病逝,美颜就只身离家跑到广州。孰料刚到广州之日,刚好是海军总长程璧光被刺的第二天早晨。
因当时美颜身穿奇服,行动也很怪,公安局警察以其形迹可疑,被抓到第四区署。
虽然后来她被当县长的姨夫保释出来,但这件事却改变了她这一生的命运:谭家正对这个性格开放的儿媳妇不满,于是借此机会与她解除了婚姻。
她的父亲追至广州,竟控告美颜于公安局。美颜被送进了习艺所学习女工,这习艺所是当时的一种“新式监狱”,类似于“收容所”,是政府强迫犯人学习各种自力更生技能的地方。
一年后,从习艺所期满离开的余美颜内心充满了对社会和家人的失望,开始游戏人间。她辗转多地,到过香港、上海、欧洲、南洋、缅甸、印度,期间谭祖香希望她去美国,她没有理睬。这个时期有传闻说她挥霍无度,孟浪无双,似乎成为一个类似交际花的角色。
在广州时,余美颜经常身着短褂,在城市街道骑马,被警察拘留,在警署向她罚款五元。余美颜拿出十元放在桌上,警员要找她五元,结果她自顾自离开了。
夏天很热时,住在酒店的余美颜裸体躺在卧室门口,看到的人都非常惊异,但她旁若无人,谈笑自如。
她还结交了很多政商界人士,游走于他们之间。
美颜之情史最为人 “津津乐道”,甚至有媒体宣称美颜一生历遍欧亚,所到之处均有所欢,其结交男子达三千人之多。很明显系夸大之数。
有当时的文章称,余美颜与当时某局局长有染,事后她向该局长索要二万金,局长让其他人向她传话,大意为,你有什么证据,敢向我索要巨款。余美颜回复,这位局长“下部有一黑痣便是铁证”,如果不同意,就法庭相见。
有人问她为何总做类似的事,她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理由。她说,大元帅(按时间看,应是蒋介石)为了实现主义,拯救人民,挥师北伐。但是这个将领却一味向老百姓征收苛捐杂税,满足他个人的欲望。如果我不稍加惩处,他会觉得我们广东人好欺负,将来做出更过分的事情呢。(“大元帅以提倡主义,拯救人民,提师北伐,而该将领等一味以苛细杂捐加诸小民,填其欲壑,吾不一一薄惩之,将以吾广东民众易欺,将来尤有甚焉。”)
在香港,她曾嫁给港商做妾,但她挥霍无度,爱好骑马,经常穿着奇装异服,有传闻她当时在香港客栈“出浴返房,一丝不挂”。港商一怒之下,登报和她脱离了关系。
而从香港到了上海后,余美颜更成为小报常客。
有后来的报纸这样写道,“余美颜那时才20岁左右,打扮地花枝招展,而下身不穿裤子出入于社交场中,如大华路上的大华饭店,外滩的理查饭店,每夜总有她的踪迹,而所伴左右的大半是西洋人。她饮起啤酒起码一打,并且也吸雪茄烟。最为大胆的一事,是某夜她单独坐黄包车在静安寺路上,她看到那车夫矮壮敏捷地很可爱,便逗他到家里满足她的欲望,害得邻居大惊小怪,第二天报纸便刊出了大字的记载,称她为‘奇女子’……”
这报纸写得如亲眼所见,令人怀疑究竟几成为真,但余美颜成为当时上海滩上充满传奇色彩的奇女子确实不假。
余美颜浪荡数年后,对这种生活也感到了厌倦。据说,她后来又和渤海九少恢复了联系,对方还对她存有情愫,但想和她重修旧好的想法遭到了整个家族的反对。
几番尘世沉浮,余美颜已经无意留恋红尘,于是来到九龙青山佛寺,想出家做尼姑。已经受了三坛传戒后,她出家的消息传了出去,很多人来青山寺意图探访。住持认为,这样有损清规戒律,于是要她离寺。
美颜本想以青灯古佛相伴了此余生,谁知天意弄人,让她清静不得。最终,她选择在邮轮上纵身跃下,投身碧海。
余美颜死讯被沪、粤、港各地报纸竞相报道,一生 “奇事”又被发掘、传扬、评判一番。美颜死前,曾留下遗书一封,为 《告女界同胞书》。其中对于自身之行为做深深之忏悔,并告诫女界同胞以己为鉴,勿蹈覆辙。言辞恳切,读之令人动容。
余美颜在遗书中坦言 “孽虽自取,但亦由社会所造成”,将自身种种乖谬之事与最终跳海之原因归结为时代和社会。
作为一代佳人的余美颜,本应该有着美满的婚姻,她虽然接受了父母的包办婚姻,但世俗的眼光却接受不了有着新思想的她,最终在封建思想和新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她迷失了本心,在打击中麻木了思想,剩下的只是一尊空壳,成为了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