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是你吃出来的——营养饮食

作者:追逐月亮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医生,在神经内科工作了26年,后来做神经+营养的工作,他通过在临床上配合营养治疗,取得了很多好的疗效,书中的观点是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养生潮流的,就是“吃对饭,少生病”。而如何是吃对饭呢,最重要的就是营养均衡。那么就看看应该怎样吃出健康的自己。

营养均衡为什么重要呢?

人类是最聪明的动物,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是所有哺乳动物中吃得最复杂的。我们的老祖宗可以从自然界摄取7000多种食物,但是现在人们常吃的食物只有500多种。疾病的本质是细胞损伤速度超过修复速度。损伤包括不健康的心理、吸烟、饮酒、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而修复只有饮食。国际上有个标准,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7倍者为长寿。按照这个说法,长寿之人应该能活到100~175岁。

先了解一下我们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

● 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等)

● 蛋白质(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 脂类(分为脂肪和类脂,脂肪又叫甘油三酯,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类脂包括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糖脂)

●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 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 水

世上最好的药是早餐、午餐和晚餐,要给身体提供需要的营养,那么怎样吃好三顿饭呢?

早餐:能量占一天总能量的1/3以上。比如一个身高175厘米的男性,轻度体力劳动,那么他一天的能量为(175-105)×30=2100千卡。如果三餐均匀分配,早餐至少需要2100÷3=700千卡。

早餐要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正常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是每千克体重×(1~1.2)克,需要的蛋白质应该是70~84克。按照80克计算,其中一半是动物蛋白是40克,早餐要高蛋白,应该超过13.3克。

1个鸡蛋含有6~7克蛋白质,100毫升牛奶含有3克左右蛋白质,纯瘦肉和鱼类一般蛋白质占其重量的17%~20%,有一些油脂,也有利于胆汁的排出,还要有蔬菜、水果和坚果。因此,早餐吃一个鸡蛋,再喝一杯牛奶,加上一小把坚果,这样,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胆固醇就都补充全。

午餐:请遵循“三足鼎立”原则:蔬菜最好占1/2,蛋白质类食物(肉类、鱼类、蛋类)占1/4,粮食类占1/4,可以吃些粗粮。

晚餐:晚餐的真正价值补足全天没吃够的营养,使得一天的食物摄入保持均衡。晚餐一般来讲,安排在晚上6~8点比较合适。如果你能够按时睡觉(晚上10~11点),那么8点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东西,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喝些牛奶或酸奶。晚餐要少油少盐,可以吃一点瘦肉和鱼等动物性蛋白质,能产生许多大脑内神经递质比如褪黑素,具有催眠作用。晚餐不要吃太多的碳水化合物,要避开咖啡因、豆类和辛辣食物。

营养学界有句话——没有坏食物,只有坏搭配。多种食物最好是同时食用,这样各种食物的营养可以相互补充。粮食、蔬菜、肉类等最好在一餐中同时出现。食物加工越少越好。

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食物,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除了膳食纤维外,其他营养素都可以在牛奶中获取。牛奶由近300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多种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钙、磷等。牛奶不仅营养组合完整,而且相当平衡。平衡与合理的营养组合,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利用。酸奶更适宜于乳糖不耐受者、消化不良。

鸡蛋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最接近人体的需要,所以能充分而有效地被人体吸收利用,吸收后浪费的氨基酸很少。

肉类如何吃?从氨基酸利用率来看,四条腿的畜类胜出。从脂肪含量来说,四条腿的畜类脂肪含量要多于两条腿的禽类,没有腿的鱼类排在最后。从脂肪质量上讲,没有腿的鱼类胜出。所以我们餐桌上的肉食要多样化,四条腿的畜类、两条腿的禽类和没有腿的鱼类都要吃。

黄豆类的氨基酸利用率比较低,不要长期单吃,而是要与其他食物合在一起吃。

吃时令和新鲜的蔬菜,颜色深的蔬菜营养价值较高,将蔬菜颜色按照营养价值从高到低排列为:绿色>紫色>黄色>红色>白色。蔬菜营养藏在颜色、部位和时令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等,而且还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对减肥、降低血糖等非常重要,尤其对防止结肠癌的发生有显著的意义。根的营养素含量相对较高,靠近根部的茎的下端营养素的含量也是很丰富的,如莲藕等根茎类食物。叶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尽量吃全株,尽量带皮吃。

水果含的糖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果糖,果糖的升糖指数很低。水果富含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

少食多餐源于一些西方国家流行的饮食减肥新方法。就是每隔三个小时左右进餐,甚至每日进食五餐至六餐。

学会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大陆于1997年、2007年和2016年和2022年都发布了膳食指南,不要参考美国或其他养生资料,那么有哪些重要的膳食指南呢?

书中参考的是2016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而2022年发布的指南在谷物有所减少,肉奶类有所增加,这是和书中的观点是相同的,下面按照2022的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八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水果要参与到正餐当中去。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

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 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行走6000步,买菜、做饭不算主动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关于维生素有哪些要了解的知识呢?

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也不能相互转化,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动物肝脏是维生素的大库房,建议多吃。人体需要两大类维生素,一类叫作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这类维生素必须溶解在油脂里才能被吸收,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中毒。另一类叫作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如果摄入多了,会通过尿液和汗水从体内排出不怕摄入过多,就怕不够。

维生素A缺乏的表现:夜盲症、眼干燥症、慢性咽炎,由于手机和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体对维生素A的消耗比历史上任何年代都多。每天摄入量女性是700微克,男性是800微克。

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骨质疏松、高血压、抑郁等。我们体内的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第一,从动物类食物中直接获得。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大脑、肺、脾,鸡蛋,牛奶,三文鱼,大马哈鱼,动物的骨头和皮肤也含有少量维生素D。第二,人体皮肤合成。人体的表皮与真皮内含有一定量的7-脱氢胆固醇,当受到阳光或紫外光照射时,可以经光化学反应形成前维生素D3,再经过肝脏和肾脏的羟化作用,最后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3。

维生素B族缺乏的表现:上火、记忆力下降、消化不良等。第一,合成辅酶,参与三大能量代谢。B族维生素的角色类似于助燃剂,如果B族缺乏,辅酶的活性会降低,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减慢。 第二,完善神经细胞功能,尤其是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完善密切相关。 第三,促进细胞分裂。我们熟悉的叶酸,参与细胞DNA的构成。缺乏维生素B族最容易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人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没有精神,容易头痛。第一,B族维生素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只有数小时,所以必须每日补充,尤其是夏天和出汗多的时候。第二,B族维生素不要单独补一种。第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之间的优质配比是1∶1∶1。

维生素C在皮下、血液中、细胞内外都起着抗氧化的作用,参与胶原蛋白的形成,促进抗体形成,增加抵抗力。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也需维生素C参与。维生素C能维生素C缺乏的表现:牙龈出血、贫血、心衰等。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与水果,如韭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椰菜,以及柑橘、山楂、柚子等水果,野生的苋菜、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

根据每个人个体的不同,如何确定应该吃多少呢?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和能量息息相关,被称为“产能营养素”。 摄入多少是根据消耗量来计算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三个:

第一,身高体重。依据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第二,活动量。一般来讲轻体力劳动者是标准体重每千克耗能30千卡,中体力劳动者35千卡,重体力劳动者40千卡,长期卧床的人标准体重每千克耗能25千卡。第三,三大能量之间的比例是蛋白质为15%,脂类为20%~30%,碳水化合物为55%。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生4千卡能量,蛋白质每克产生4千卡能量,脂类每克产生9千卡能量。1克酒精产生7千卡能量。把摄入食物中的三大产能营养素及酒精产生的能量加在一起,就是一个人一天摄入的总能量。

一个人每天的能量消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基础代谢、运动和食物消化。基础代谢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包括环境温度、激素、年龄、性别、身高和遗传等。不同营养素的动力效应是不同的,蛋白质的动力效应最大,约为30%;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动力效应较低,基本在5%左右。在消耗时先利用的是葡萄糖,脂肪只有在人体中的葡萄糖使用完了以后才会被分解去提供能量。

蛋白质是人体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人的体重中60%左右是水,剩下的40%中蛋白质就占了一半。蛋白质非常容易缺乏,因为蛋白质不能储存。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能被利用的氨基酸越多,其营养价值越高,肉蛋类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植物类蛋白质。蛋白质失衡表现:频繁感冒、发育迟缓、贫血、易疲劳等。身体缺乏蛋白质,自然就会骨质疏松。

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提供能量。根据体力劳动情况调整。白米、白面中的淀粉含量较高,同样100克,米面的淀粉含量是薯类(土豆、山药、芋头等)的四倍,是豆类(赤小豆、芸豆等)的近两倍。碳水化合物失衡表现:血糖不正常、腹部肥胖。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或者腰臀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那么,要相应减少主食。在中国人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能提供总能量的50%~70%,应适当减少。

脂类是减肥人士很害怕的,需要了解很多知识,包括哪些呢?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是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 脂肪主要有三大功能:第一,供给人体热量。第二,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只有在有油脂的环境下才可以被吸收。第三,提供必需脂肪酸构建细胞膜。ω-6系列的亚油酸和ω-3系列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是合成很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原料,比如:磷脂、前列腺素(PG)、血栓素(TXA)、白三烯(LT)和调节胆固醇等。

类脂包括磷脂、胆固醇和糖脂。人体的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结构中大约有一半是磷脂。磷脂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大脑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因此具有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的功能,含磷脂多的食物,如动物类食物中的鸡蛋、肝脏、脑、骨髓、肾脏、心脏等,植物类食物中的芝麻、葵花籽、大豆等。

胆固醇和磷脂、蛋白质成为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它的作用是增加细胞膜的韧性和坚固度,防止细胞膜损伤。胆固醇进入人体后还要参与合成维生素D3和胆汁酸,从而防止骨质疏松、低钙,帮助脂类消化和吸收。糖脂在神经髓鞘中分布很广,神经髓鞘的作用是绝缘和增快神经传导速度。

胆固醇的来源分为外源性胆固醇和内源性胆固醇两种。外源性胆固醇来自每日膳食,内源性胆固醇则是由肝脏合成,肝脏把摄入的葡萄糖等能量成分转变为胆固醇。一个人一天需要1300~1500毫克胆固醇供人体细胞使用。正常的比例是每天饮食摄入胆固醇300~500毫克,肝脏合成1000毫克(大部分在晚上合成)。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为250毫克左右,100克畜禽类瘦肉中胆固醇的含量为70毫克左右。

脂类的摄入:肉蛋奶鱼、植物油和坚果等。每天摄入的脂类应占一天总能量的30%左右。

必需脂肪酸最佳比例:ω-3∶ω-6要调整为1∶4~6,ω-3系列的脂肪酸在动物中有深海鱼、贝类,植物中有亚麻籽、坚果和马齿苋,保健品中品质较好的鱼油中也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ω-6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

烧菜时用油应该注意什么呢?

油不怕多,只怕比例不当。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是3∶4∶3。

●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动物油、椰子油和棕榈油,大多处在室温下于凝固状态。

●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茶籽油、橄榄油,含量在70%以上。坚果里也有非常好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养脑又有饱腹感,还不容易升血糖。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和海洋鱼类,在室温下呈流动状态。

抑郁症其实是大脑营养不良,需要吃什么呢?

精神状态跟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缺乏有很大关系,5-羟色胺也称血清素,在认知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大脑记忆和情绪等,因此缺乏这种递质时会患上抑郁症。

5-羟色胺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由色氨酸转化生成。参与合成5-羟色胺的营养素包括色氨酸、ω-3脂肪酸、镁和锌。ω-3脂肪酸藏在深海鱼类食物中。镁在粗粮、绿叶蔬菜和海产品中都有,含量最高的是牡蛎,其次是动物内脏。

更年期的时候在营养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更年期需要更多的钙。

第一,补足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且钙与之结合容易吸收和利用。

第二,补足牛奶或者奶制品。牛奶是补钙最好的方法,不仅含钙量高,还非常易于被人体吸收。更年期女性的需求量要比一般人多一些,尤其是有症状的人,要注意补足奶制品,酸奶、奶酪都可以。

第三,必须晒太阳。最好每天在一个小时以上,如果平时没空,周末就到户外活动时间长一些。

平时还需要注意的一些饮食小窍门:

喝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汤里的盐、嘌呤较多,只能从肾脏排泄,这样不但增加了肾脏的压力,还容易患高血压和痛风。

老年人吃好比吃饱更重要,老年人总体代谢水平下降,咀嚼能力降低,消化酶的分泌量减少,但是营养需求与成年人差不多,膳食结构依然要做到食物多样化,只是加工时注意做到好消化、好吸收、易咀嚼,可以增加餐次,少吃多餐,把一天身体需求的营养通过嘴巴补进去。

体力劳动者,能量消耗巨大,膳食方面要提供充足的能量,脑力工作者早餐绝对不能少,碳水化合物应选择各类粗粮谷类,适当提高蛋白质比例,脑内需求最多的脂类为卵磷脂,因此要增加磷脂食物,如鸡蛋、肝脏、大豆、花生仁、核桃、芝麻等;还要多吃蔬菜、水果。

男性肌肉多,女性肌肉少,男性吃肉就得比女性多一点儿。

男性喜欢熬夜、吸烟、喝酒,导致体内多种维生素的需求增大,所以更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多吃动物内脏,多吃坚果,多补充维生素A。

女士每个月有月经血的输出,所以应该更多地补充些动物肝脏、血制品和有补铁效果的植物性食物,比如猪肝、猪血、鸭血、芝麻、蘑菇、木耳、海带、紫菜、桂圆等。补铁同时补充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吸收,所以要多吃水果。

男性精液里含有大量的锌,体内锌不足,会影响精子的数量与品质,而维生素E、维生素A都对提升男性生殖能力非常有帮助。

女性要侧重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维生素A、铁、钙等营养素。更年期、孕期和哺乳期时女性一定要多喝牛奶或者吃奶制品和鸡蛋。

豆制品吃多了的确容易得肾结石。原因是大豆食品含草酸盐和磷酸盐较高,这两种成分要从肾脏排出。

补钙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研究都显示钙的补充对于血压平稳、降低中风的发病概率和心脏病发病概率都十分有益。

便秘蛋白太少,平滑肌无力,需要补充蛋白质和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