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牦牛革命》一场“眼”与“耳”的多维红色体验

作者:美丽阿坝
《牦牛革命》一场“眼”与“耳”的多维红色体验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牦牛革命》以红军长征进入川康地区发生在阿坝州著名的“牦牛革命”为剧情主线,以征粮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红军为北上,在松潘草地与当地百姓、土司、宗教人士筹粮为主题,真实述说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历的悲壮历史,展示了革命老区阿坝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牦牛革命》一场“眼”与“耳”的多维红色体验

重温红军峥嵘岁月共叙军民鱼水之情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进行伟大的长征。1935年4月到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相继经过、留驻、转战川西北。阿坝地区成为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人数最多、驻留时间最长,也是长征过程中自然环境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在此铸就了伟大的雪山草地精神。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高度评价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的革命贡献,并深情地将其赞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特有的“牦牛革命”。

《牦牛革命》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背景,直接以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牦牛革命”为剧名,以一队红军官兵筹粮为主线,再现了红军模范执行民族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群众,消除隔阂误会,得到藏羌人民支持的真实历史,体现出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的鱼水情深以及红军战士的坚定信仰和牺牲奉献精神。

剧目通过征粮小分队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述说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历的悲壮历史,刻画出阿坝儿女在当时人口仅有20多万,人均年有粮500斤,人均占有牲畜不到两头,这样生存窘迫的情况下,为支援红军夺得北上抗战的胜利,筹集2500多万斤粮食、20多万头牲畜,承担了10万主力红军给养的艰巨任务的震撼画面。

雪山草地,红色阿坝,红军与阿坝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序曲到结束有《把牦牛青稞献给红军》《藏汉一家亲》《永远的长征》等精彩曲目。1小时40分钟的剧目,波澜壮阔、起伏跌宕、丝丝入扣、百转千回的上下篇,多角度、多层面地颂扬军民鱼水情深,讴歌伟大的长征精神,所折射的历史光芒,辉映着军民团结、同仇敌忾的光辉乐章。

《牦牛革命》一场“眼”与“耳”的多维红色体验

“割麦证”上,隽秀的字体书写了军民鱼水情深,也寓意着长征精神星火相传。舞台上,青稞由绿变黄,演员用歌舞来表达军民鱼水情;星空下,肥硕的牦牛模型频频点头,好像与主人亲密交谈;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战争的血雨腥风与草地、雪山、藏式阁楼交替轮换出现在舞台上。纱幕呈现雪山美景,演员搀扶着爬雪山,正与恶劣的自然天气抗争,观众被英雄先烈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革命精神折服。

《牦牛革命》一场“眼”与“耳”的多维红色体验

被5.1环绕声和兼容立体声包围的观众,在沉浸式欣赏阿坝州的高山、峡谷、草原美景的同时,仿佛将自己当作是征粮小分队的一员,在松潘草地(今阿坝黄河大草原)与当地百姓、土司、宗教人士一起筹粮,在和平年代回看历史上感人的一幕幕,惹得观众红了眼眶。

“弘扬长征精神,讴歌藏汉一家亲”红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受到了阿坝人民的深情拥戴,称他们为“菩萨兵”,阿坝儿女节衣缩食筹得粮食,倾其所有与红军共度难关……

《牦牛革命》一场“眼”与“耳”的多维红色体验

追寻红色文化足迹擦亮阿坝红色名片

2019年11月,《牦牛革命》主创团队追寻红军长征足迹,翻越雪山挖掘历史,深入草地采集素材,拉开了创作序幕。为了把舞台上的牦牛做得惟妙惟肖,工作人员大雪天走进牧民家里观察牦牛的生活习性,实景拍摄牦牛照片,通过绿幕抠像、牦牛3D建模,设计了很多牦牛与人互动的动作,起身靠近、点头、摇头,最终在舞台上以全息影像互动的方式呈现。

该剧由著名导演梁群担任总导演,编剧、作曲、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多媒体设计、服装设计、音效设计等均由国内知名教授专家团队组成,以崭新的艺术手段,用多维度差别叙事的场景,配备多种风格的音乐共同演绎出红军长征时的空间意境,为观众展现出了一台题材宏大、声光电结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大型原创红色音乐剧。同时,在多媒体构建起的立体时空光影中,演员们的真情流露、立体表白、现场演唱……呈现出极具代入感的沉醉式体验场景。一流的舞台效果、跌宕起伏的情节、年轻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优美的唱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牦牛革命》一场“眼”与“耳”的多维红色体验

从筹备到演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团长王文芳亲自挂帅,全程参与该剧的创制,带领主创团队深入牧区、造访阿坝州红军长征纪念馆搜集素材,在新闻发布会上,王文芳团长不遗余力地多次向大家推荐该剧,展示阿坝州浓厚的红色文化。

这部由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阿坝州文体旅游局承办,阿坝州民族歌舞团创演的大型原创红色音乐剧《牦牛革命》,经过主创团队与100多位演职人员历时两年之久,倾情投入,匠心打造,精心打磨礼献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作为阿坝州重点打造的献礼建党百年的精品文艺剧目,《牦牛革命》成功入选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及成都主会场演出名单。并将作为阿坝州爱国主义教育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文艺精品,擦亮阿坝州红色品牌。

《牦牛革命》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情怀、军民鱼水深情、共产主义信仰和长征精神进行了集中展现,并以别样的方式将“牦牛革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全新演绎,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带给人们的力量更是不可估计。回望来路,诠释初心,《牦牛革命》颂扬了弥足珍贵的伟大长征精神,奏响了牦牛革命的时代强音。

记者:梁万玲

编辑:林迁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