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生儿出现头皮血肿,需要处理吗?

有些宝宝出生后头皮上会有一个软软的包块,摸上去还有波动感,好像一个大水泡,医生会告知这个是头皮血肿。

这让很多新手父母很担心,什么是头皮血肿? 它是怎么形成的?会影响宝宝的脑子吗?

今天,儿科医生就来详细聊聊头皮血肿,哪些新生儿更容易出现头皮血肿,以及它的处理方法。

01

为什么会出现头皮血肿?

宝宝出生时,为了把宝宝挤出来,子宫会出现强烈的收缩。当宝宝的头部顶到妈妈的骨头时,由于新生儿骨膜和骨质之间结合疏松,分娩时来自子宫的巨大压力,可能会引起宝宝骨膜下的小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骨膜下形成一个血包,就是所谓的头皮血肿。

它与“颅内血肿”不一样,属于“颅外血肿”,因此宝爸宝妈们不用担心,它对宝宝的神经系统没有影响。

02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头皮血肿?

宝宝出生体重>4000g时,这个很好理解,宝宝太壮实了,子宫必须更用力才能把宝宝挤出来;

母亲肥胖、初产妇、母亲身材矮小等会增加风险;

胎位不正,导致子宫需要更用力收缩;

阴道助产–临床医生使用产钳或负压设备协助母亲娩出胎儿的分娩方式,可能会增加头皮局部受压的机会。

图自:Bigstock

03

头皮血肿有什么危害吗?

头皮血肿大部分都能在3-4周内自行消退,消退前注意不要弄破了血肿,以免继发感染。极少数血肿后期可能会出现机化或钙化,但是机化或钙化多数也能缓慢吸收,并在3-6个月内消失。

血肿内的积血被吸收的过程可以导致黄疸加重,以及黄疸持续时间延长,所以对有头皮血肿的宝宝,需要密切观察黄疸的情况。

04

头皮血肿要如何处理?

注意不要按压,不要搓揉,保护好宝宝的头部,避免再受到外力的挤压和碰撞。刚发生的头皮血肿可以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以尽快止血。

出生后48小时内不要用热毛巾外敷,也不可搽活血化瘀、消血肿的药膏,以免加重出血。

在上述处理的同时需要密切观察血肿的情况:

局部皮肤颜色,注意血肿部位的皮肤有没有特别红,如果有,可能是合并了感染,要尽早就诊。如果肤色正常,可以继续观察;

血肿的大小及形态,比如有没有明显增大,有没有破溃以及局部皮肤有无充血等等。

图自:Bigstock

05

头皮血肿需要把血抽出来吗?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国内外比较统一的观点,不建议常规进行血肿穿刺抽吸,绝大部分的血肿,是可以自己吸收的,而且对生长发育没有什么影响。

很多家长可能会不理解,不把血抽出来,后面可能会导致血肿钙化或者机化,用针头把血肿里面的血抽出来,血肿不就消失了吗?这些后续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为什么不能抽?抽吸有什么风险呢?

大家知道,新生儿的血管特别脆弱,而抽吸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风险:

抽吸过程可能会导致再次出血,使原来的血肿增大。再者,用针抽血的过程,以及抽吸后留下的针口,可能会导致感染的发生。

一旦血肿合并了感染,可能就变成了一个脓肿,需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还需要穿刺引流,甚至切开排脓,更有甚者,感染一旦波及到颅内,导致化脓性脑膜炎就更麻烦了。

虽然这些可怕的并发症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对宝宝的伤害更大,所以权衡利弊,还是不穿刺抽吸,等血肿慢慢自行吸收更安全。

图自:Bigstock

至于有些人认为,对于大的血肿,在保证操作规范、尽可能避免感染的情况下,对大的血肿进行抽血以避免钙化的发生,这个还存在争议,暂时没有权威的证据支持。

就算万一出现了钙化,由于钙化点是紧贴着头骨外面,而不是在脑袋里面,不会导致宝宝功能上的影响,也很少导致外观的明显异常,钙化后大约3-6月还能逐渐吸收消退,很少导致长期的影响。

儿科医生总结

头皮血肿是新生儿常见的产伤性问题,首选的治疗还是保守治疗,观察血肿变化,等其自行吸收,不首选或常规进行穿刺抽血治疗。除非血肿合并了感染变成了脓肿,就需要及时穿刺引流、甚至切开排出血肿里面的脓液。

周媛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专科主任

儿科医生

周媛莉医生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得儿科学硕士学位。

周医生有10多年儿科临床工作经验,在加入广州和睦家医院之前,一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工作,尤其擅长儿科呼吸、消化、新生儿、肾脏、感染性、过敏性等疾病的诊治。此外,周医生对婴幼儿日常护理保健、早产儿营养及发育等有深入研究,在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行为发育及智能发展、儿童营养喂养等领域也有丰富经验。周医生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多年,对急危重症有丰富的救治经验,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术。

周医生曾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并在核心医学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