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话题讨论:书画传承与数字化建设(三)

《中国书法报》第367期3版版面

书画传承与数字化建设(三)

两会期间,陈洪武、张继、鄢福初等委员的提案都涉及到书画艺术的“数字化转化”和“数字化建设”问题,反映出当前书法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中国书法报》特以“书画传承与数字化建设”为话题进行公开征稿,进一步深入探讨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相关议题,以期有效促进书画等传统艺术的数字化转化。本期刊发部分来稿文章,以飨读者。(编 者)

建设数字化书画艺术全库的目标与前景

□ 李肖汉

根据当下不同人群的需要,书画图像文献的数字化发展已经得到积极探索。随着越来越多支持手机端书画查询与观看的应用软件出现,个人查阅书画图像变得更加便捷。2019年末,历时13年的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结束,为数字化书画艺术全库的建立提供了一些工作思路和文献支持。在此大好形式的基础上,建设高品质、多功能的数字化书法艺术全库是具有可行性的,并且前景十分光明。如建立成功应有以下几大利好:

一是数字化书画艺术全库能服务校园艺术教育。大陆现在已形成了覆盖各个教育阶段的书画教育活动。在这种背景下,书画艺术全库的建立能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普及和高校书画专业的教学产生巨大助力。在很多高校的书法课中,仅用一本字帖作为教材甚至不能满足学生一学期的学习之用,而多本字帖又不便于携带。且当下的纸质书画出版物偶有失真、色差等问题,可能会使学生造成误解,而高档的出版物又会加重师生的经济负担。如果书画艺术全库成功建立并普及到高校艺术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将更加专业且便捷。

二是数字化书画艺术全库能对艺术史研究提供文献支持,为美术文献提供搜索引擎服务。如能全面地把书画作品数字化分类,并添加多种可供检索的标签,书画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效率将大大提高,研究思路也会随之拓宽,甚至可能会发现一些书画史的新现象,产生一些新观点。这些标签应包括但不限于书画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作者创作时的年龄、创作地、收藏地、曾收藏者、材质、装裱形式、尺寸、题材、风格、技法特征、以及题画诗和书法释文、钤盖印章信息、出版信息等。

三是数字化书画艺术全库的建立会对提升百姓艺术修养,丰富人民文艺生活产生助力。因疫情原因,在美术馆、博物馆网站“云观展”成了很多市民的选择。而数字化书法艺术全库的建立,会让市民的线上观展体验不止局限于展出藏品,还有很多未被展出的藏品,更便于市民对展品全方位、多角度的欣赏,打破欣赏艺术品时的时空限制,对不同展馆的藏品也能进行比较欣赏。这都将丰富百姓的文艺生活,促进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

(作者系辽宁传媒学院书法教师)

当下书法的数字融合与文明互鉴

□ 连 超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审美精神的追求、价值理念的转向以及视觉认知的延异,艺术与科技交叉、融通已成趋势。书法也随之而改变,不再是实用和审美兼具的“书斋范式”,而转为崇尚审美的纯艺术表现的“展厅文化”。

为适应新时代民族复兴、文化繁荣和交流互鉴的现实需要,相关部门应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加强保障体制,落实责任主体,以人文科技交融为建设理念,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建设目标,以写好中国汉字、重塑中国形象为初心使命,打破传统艺术研究范式,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有效借鉴既有成果,大力改良编撰模式,积极创建书法艺术网络版在线检索系统,完善数字化字库建设。同时,以创新数字融合为技术手段,将历代书家的编年事迹和作品转化为可视化、专业化数据库——通过采集、拼接、整合和存储,从地理、时间、书家、作品四个维度交错、叠加,再现书家的人生轨迹、书学活动及其经典名作。该库具有全景呈现书家的时代行迹、改变文学地理空间的认知方式、挖掘并还原文化现场等多重学术意义,真正实现书法数字化转型以及全球传播与共享。

此外,应加强新时期“文字符号全景式博物馆”建设,展品应包含大陆历代文字实物、碑刻拓片和历代名家临摹精品;国外象形文字拓片;国内各民族象形文字实物和拓片;历代书家墨迹信札。

通过科技引领、数据驱动、学术支撑、直面公众,结合运用文字、实物、图像、裸眼3D、虚拟仿真、全息影像、人工智能写作、体感互动技术、“知识图谱”等多种数字手段和展陈途径,实现从线下到线上、从技术到观念、从笔墨到审美的交互转换,进而全方位、多模态、沉浸式揭示书法的发展脉络与阐明书法的人文精神。

(作者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发展规划办主任)

高校书法通识课中教学“数字化”的挑战

□ 李宇阳

21世纪以来,以视、听为主的多媒体工具已被各高校广泛运用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然而,书法艺术因“摹写体悟”的特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突破传统“师授”的樊篱。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迅速形成了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表征的“云端”体系,这使得高校书法通识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诸多改变。

高校书法通识课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已屡见不鲜。就笔者的授课经验而言,通过投影仪和展录仪等多媒体设备对书法进行讲解,虽能直观展示历代书法作品的图片及视频,但因书法艺术风格浩繁,不同书家、不同书风特色不一,任课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去备课,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时间一长,彼此都疲惫不已。而基于数字化技术对书法资源进行整合,将其数据化后编写而成的手机端软件,则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痛点。依托书法数字化的技术,产生了一批使用、操作极为方便的智能软件,它将大陆现存的书法资源数据化后,采用“云端”管理模式,以字典、字帖的方式进行分类,并在使用过程中将这两类打通,实现对古代碑刻、法帖、拓本等资料的全面检索。此外,软件还与硬笔、篆刻相联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仅通过手机就可迅速地对书法资源作整体、系统的观照。“每日故宫”是故宫博物院将自身藏品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转变为电子资源后推出的一款软件,其所涵盖的品类相较书法类软件更加丰富,数据资源也更加多元化。借助此类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更能减轻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书法技法的实践指导。因此,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当今“书法数字化”的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书法数字化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于高校书法通识教学而言,其更具双面性。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数字化之利,在教学中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最大程度使用书法资源,缩小备课成本,减轻教师压力;另一方面,书法数字化也不断地影响着传统书法通识教育,现有的教学体系过于陈旧,这就生发出了对构建新体系的迫切要求与挑战。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以发展的眼光不断调整、完善现有的书法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对其进行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高层次人才。

(作者系吉林建筑大学书法教师)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书法领域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刘 川 李冰林

“数字化转化”的核心在于如何深入挖掘大数据资源,并进行有效转化。“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创造更多有效的大数据资源。但是不论挖掘还是创造有效的大数据资源,都需要更多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和知识储备,更需要多学科、多领域互相融合、借鉴。首先是互联网开发维护相关方面;其次是数据库统计学应用分析相关方面;再次是书法应用场景创意开拓方面。对于书法领域而言,基于“数字化建设”的有效大数据资源创造显得更加迫切。

据笔者前期相关调研发现,目前全国不少省级书协还缺乏规范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同时,中国书协历次举办的权威展览的作品电子图文缺乏官方的权威发布和汇总。另外,高校书法教育成果汇总的数据资源展示权威平台也较为缺乏。所以说,书法领域相关大数据、云平台等基础数字化建设还相当薄弱,很多方面尚处于空白。因此,这需要发挥书法界集体智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尝试。首先,发挥好各级书协的作用,特别是省级书协和中国书协应当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对书法数字化建设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这些工作前期可以集中围绕会员资料数据库、展览创作作品图文数据库、书学研究图文数据库等方面进行开展,维护好本协会“两微一端”、开发展示平台,并将相关数据库资源与这些平台进行对接。如果人才和技术缺乏,也可加强与相关技术团队或公司的合作;其次,书法相关传统纸媒应该加强数字化建设工作,相关报刊、学术期刊应加强已发布的各期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建设。还可根据自身的侧重开辟具有特色的资料集或文献数据库。同时,加强这些历史文献资料的搜索、展示、获取与共享;再次,书法高校应当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引导,也可加强相关领域的校企合作,特别关注书法数字化建设相关方向的人才和技术储备;最后,书法自媒体或书家个体也应当转变观念,在书法领域数字化建设方面集思广益,实践出新,或许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川系重庆两江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冰林系重庆文理学院书法教师)

数字藏品推动书画艺术数字化转化

□ 谌秋玉

毫无疑问,面对世界的日新月异,文化传播载体的更新不容滞缓。相较于全球大环境下博物馆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大陆博物馆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根据2022年1月“博物馆头条”发布的“全国文博数字藏品(NFT)发行月报”可以看到,大陆已有多家博物馆通过区块链技术发布NFT数字藏品,且一经发售短时间内便被一抢而空。区块链技术让数字藏品在包含了文物基础信息的同时,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供人观赏,交易关系也能得到官方上链确权。在文化传播、艺术品收藏与鉴真、艺术品流动与保管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此种现象正说明了,博物馆艺术品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逐渐从实物导向型转化为信息导向型。而这种模式的逐步建立,促使各大博物馆加快了馆内书画藏品数字化建设步伐。

作为区块链产业的重要版块,国内数字艺术品顺应数字科技的发展浪潮,成为了区块链技术应用已落地的新兴赛道。加之“creative city”概念的提出,文化发展渐渐从城市发展的边缘向核心地带位移。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和文化输出载体,科技与文物结合的文化输出方式对于强化地域符号起到重要作用。

数字艺术品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将已经成型的数字艺术品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加密处理;第二种是将传统艺术品先进行数字化转化,例如照片、视频等形式后再进行数字加密处理;第三种则是一体化数字艺术品,通过将艺术品实物与数字所有权凭证分离的方式。藏家可将艺术品委托专业机构保管,而通过所持有的数字艺术品所有权凭证实现权属证明。国内博物馆书画数字艺术品的发售选择了第二种形式。以甘肃省博物馆2022年2月28日在腾讯幻核上架的数字藏品“魏晋社会连环画”为例,此次发行的六款数字藏品:《耕种图》《牧畜图》《烤肉煮肉图》《双驼图》《宴居图》《采桑图》均采用了科技公司使用的先将藏品实物转化为数字藏品后上链的形式进行发售。甘肃博物馆以发售馆内数字藏品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播,让公众加深了对甘肃地区的视觉符号印象,对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社会人文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门票和政府拨款,而发售馆藏书画数字藏品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博物馆文化输出的过程中,受众的参与程度决定了博物馆文化传输的收益效果。数字藏品让博物馆艺术品的价值不再只是独一性的仪式崇拜,而是从最初的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逐渐转变为了体验价值。博物馆数字藏品作为博物馆文化传输过程中的线上商品,依托区块链科技手段进行上链后,利用其价格亲民、参与门槛低的双重优势,将藏品活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拉近了受众与博物馆的距离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收益。从而起到逐渐扫清传统绘画、书法数字化转化路途上的障碍的作用。

(作者就读于云南大学)

数字下的书画传承 虚拟中的意境之美

□ 詹若雨

随着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中国书画现在的传播方式逐渐显得“滞后”和“落伍”,如何进行传统书画的数字化转型成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多数人眼中,现代技术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而传统书画是一种感性的体会。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看似是两个没有联系的事物,但二者在交融中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利用数字互动的形式,将积极地促进中国书画的数字化转型。

何为数字互动?具体来说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打破原有资源的时空限制,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连接,并向外界输出信息的虚拟技术,借助于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新的交流与互动,为传统书画提供重大契机。简而言之,数字互动就是利用数字化将虚拟与现实进行沟通交流。

我们应当采取活态传承的数字互动。这一方式旨在运用数字化手段使传统书画“活起来”。现代科技背景下,我们可以将二维的实物媒介转换成三维甚至多维的新媒介,例如绍兴市徐渭艺术馆曾展出关于徐渭作品的数字影片。这种视频播放的表现形式不仅让观众了解了历史,还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书画的独特魅力;又例如可以设计让书画“动”起来的数字互动装置,静态的实物会让人们感受到严肃,而动态的事物则会拉近距离,若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将会更加吸引观赏者。此外,还可以设计与书画有关的小程序、小游戏,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也应采用突破时空的数字互动。现如今,创设的许多线上数字博物馆内,收集了许多书画家的高清作品图,使人们不再局限于到线下博物馆观赏,而是坐在家中也能阅览高清图片。值得一提的是,此举同时减少了纸质作品的使用率和破损率。《礼记·学记》中曾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此,我们可以把教育融合在数字互动中,开展线上书画研学,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并了解书画,把古老而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运用突破时空的数字互动,使得传统书画作品不再是专家、学者研究欣赏的小众艺术,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独特机遇去传承和发展文化,让中国传统书画焕然一新。

(作者就读于绍兴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监制:杨超 朱中原

编辑:王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