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岳父与地瓜的初心

作者:齐鲁壹点
青未了|岳父与地瓜的初心 作者 崔洪国
青未了|岳父与地瓜的初心
“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我们切不要忘了曾经的过往,每顿吃地瓜的确是救了我们无数人的命,烤地瓜,蒸地瓜,地瓜干,地瓜粥作为我们曾经的一日三餐让我们度过了很多难忘的日子。 ——题记

昨天和家里妻妹通话,说92岁高龄的岳父大人今年还要在她家村西那个小院里种地瓜。已经在四处淘系瓜秧,地也伏了垄,一条一条的,在宽敞的小院里齐齐整整的,一看就是庄稼把式干的细致活。

小妹西边的家靠着一条南北的乡村公路,南边是张郭村,北边不远的地方就是安里和小张,大门就冲着路,出进非常方便。院落四四方方,靠北边是三间砖瓦房,空着的西屋山和南边又空旷又平整,地力和土壤墒情都不错。原来还有些煤渣之类的,后来换了几次土,种了几年果蔬,地养得也很肥沃,适合种些菜呀,瓜呀,果的。

院子的南墙根和西墙根种了几排杨树,这些年过去,杨树也都长高了,春来时节,早早就褪去了寒冬的枯枝败叶,树冠向上挺着,树枝旁出,树叶一片翠绿,春风荡漾,树叶飒飒作响,本来有大块洁白的云团在蓝蓝的天上飘,风一吹,就向着远处青葱的田野飘过去了。院子西墙的树底下拴了两条狗,熟人来了就直立起身子,做出各种让人注目的动作,有陌生人进来,就警惕地看着,汪汪吠着。这就是小院所有的物使。岳父和岳母每年就在这个小院里种些瓜果菜蔬。我在一篇散文《岳父母的小菜园》中述说过他们不知疲倦地侍弄菜园的情景,此不多赘言,我想说的是岳父每年在那片菜园里都要种些地瓜。他内心深处有着很深的地瓜情结。

青未了|岳父与地瓜的初心

从他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地瓜救过无数人的命,很多人就是靠吃地瓜才一步一步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人要知足,要感恩,不能忘了地瓜的好啊!”这是岳父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经常用来教导我们的一句话。是啊,人要感恩,地瓜伴随我们度过了那么难的日子,我们不能忘了地瓜的救命之恩,不能忘了我们的初心,也不能忘了地瓜曾经的那份初心。

我能感觉到,在岳父的情感叙事和人生记忆里,地瓜是最不可或缺的。他每年种的地瓜都会给我们留着,等到收获了,我们回到家,总要在车后备箱装上一大袋子让我们带回济南,放在储物间阴凉的地方,那些地瓜能吃一个冬天。还有就是每次和岳父说起地瓜,他马上就从当年在生产队种地瓜的时候打开了话匣子,说得兴高采烈。那种感情,只有亲历过,才会叙述那么生动,那么感情饱满,所以,岳父和地瓜之间有一条长长的情感线牵着彼此之间那份相惜。

地瓜不像其他农作物那么矫情,比起黄瓜、茄子、苹果、桃等瓜果菜蔬都要好伺候得多。岳父每年的春天先是在那个小院里栽上一垄瓜秧,院子里有自来水井,浇水也方便,有时岳父用桶提着浇水,有时就从水龙头顺了一根管子到瓜秧地垄,拧开了,岳父坐在一旁的撑子上看着,那两条狗就趴在他的脚跟前,还会调皮地用嘴扒拉着岳父放在地上的苇笠,岳父也不赶它们,就看着水在地垄里潺潺流淌着。一会功夫,瓜秧地垄就浇透了,那些瓜秧之前还耷拉着头,恹恹无生气,喝饱了水眼见着就和张开了笑脸一般,生气勃勃了。地瓜秧长得很快,用不了几天时间,地垄里就看不见地皮了,所见是一片润生生的青绿。

院子里种地瓜的畦不是太多,还要留出不少地方种豆角、茄子和辣椒之类。岳父也是把种地瓜当成了一种锻炼。种地瓜那几日,头顶晒着暖暖的太阳,浑身通泰,那感觉可比躲在阴凉角落里好多了。“万物靠太阳”,春天的太阳温暖,又不毒辣,最适合补充人体所需阳气。所以,种地瓜那几天,岳父就从到晚在那片地里忙碌着。

青未了|岳父与地瓜的初心

种地瓜需要分秧,岳父从地瓜秧地垄里分秧的时候都要在每棵瓜秧的根部攥上一团土,那些土湿乎乎的,就像一个吸足了养分的菜团子。然后岳父又把它们一棵一棵放到提篮里,提篮放了一层,岳父就提着提篮沿着事先整理好的地瓜畦一棵一棵种下去。种地瓜的窝是早就刨好了的,圆圆的,种下去后,每个瓜秧的四周都筑一个圆形的槽,种一棵浇一下,种完了也浇了一遍。浇完了,岳父就坐在地头的撑子上,苇笠放在一边,头顶着温暖的太阳,那两条狗依然趴在地头,岳父满是皱纹的脸上荡漾着甜甜的笑。偶尔他也会拿起苇笠扇一下,那是扑打从墙外飘过来的柳絮。阳光是无处不在的,那些种下的地瓜秧在春天的阳光里蕴蓄和滋长着新生的动力。

地瓜秧泼辣,还苗之后不用管太多,再加水分足了,很快就分生的满畦都是了。岳父每天都要在那些地瓜秧旁边坐一阵,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偶尔来一场雨,那些地瓜秧经了雨露,一天变一个样。春天风大,地干得快,没有雨,有几天春风刮下来,地里就干透了,那些地瓜秧就如同生了一场病,毫无生机地等待着春水的眷顾和滋润。这个时候岳父就用桶提了水,一棵一棵浇着,或者顺了塑料管,捏着管头,沿着地瓜垄一畦一畦浇过去。在这小院里,地瓜秧是缺不了水的,所以长得也非常旺盛,岳父看在心里也是喜上眉梢。

在岳父的记忆里,他年轻那会没少和地瓜打过交道,其实那时是村村都种地瓜,那也是地瓜和人们守望相助的年岁,好多人回忆里都有种地瓜那一篇。我那时很小,我们村也种地瓜。我们村的地瓜田在村北的北洼,离村有7公里的样子,那就算很远的地了。我们崔姓人家的地瓜田在我们村西头的西崖还有一块。因为我们崔姓人家聚居在村西头,最西边是三叔家,隔了一条雨水沟,东边就是我们和二叔家。在西崖种地瓜很近,出门就是。我记忆里也是爹和几位叔领着哥哥们先栽上一大片地瓜秧。等待瓜秧长大的日子里,一帮人就用䦆头把垄和畦都整理好了。

西崖地块大,伏的畦和垄也多。插秧的时候一大家子人都来到西崖,有的分秧,有的赤着脚在畦上插秧,大家有说有笑,都跑前跑后忙成一团,很快也就把秧插好了。那时的西崖还有一口水井,井上架着辘轳,我的几个哥哥就轮流从井里往上汲着水。从井边到地瓜垄和菜田专门挖了一条浇地用的领沟子,水一桶桶打上来,顺着领沟子就缓缓流进了瓜地和菜田。在我的记忆里,西崖那口井从来就没有枯竭和干涸过,井里的水清澈见底,有时我们伏在井台上,水中都能看到我们的影子。大人怕我们掉井里,所以看到我们在井边,一会就过来招呼我们离开了。在井边看水中倒影的机会不多,但是在心里印象最深。

地瓜成长的日子不用占什么劳力,大人忙别的事情,我们一群小伙伴天天就在西崖和东边那片水湾边捉迷藏,玩抓汉奸打鬼子的游戏。有的藏在水湾边的树园子里,有的藏在瓜田瓜架里,有的伏在地瓜垄里。村东头有个大钟,上下工的点那个大钟“当当当”一敲,也成了我们不约而同从藏匿的地方跑出来抓坏蛋的信号钟,一天玩下来也不觉得累。西崖的瓜田除了种了一大片地瓜,还种了西瓜、西红柿、茄子、丝瓜、辣椒,夏天成熟时节,整个西崖馥郁在一片瓜果飘香中。大人们犒赏我们用的最多的是瓜田的西瓜,那些瓜果是要等成熟后各家分的,在等待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小家伙就成了最早的“尝鲜客”。

青未了|岳父与地瓜的初心

收地瓜也是很难忘的一件趣事。那个时节满园子飘香,天空很远很蓝,云朵很美很白,西崖到处都是秋虫的鸣唱,水湾和那片树园子里不时传出蛙鼓和蝉鸣。刨地瓜是要有些窍门的,不能硬拔,硬拔地瓜菀子就断了,地瓜出不来。不能用铁锨刨,容易伤着地瓜。要用小铲掘,从菀子的四围选好了,一铲下去,地瓜完好无损就出土了。我记住用铲子刨一块地瓜,就和完成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一样,捧着地瓜反反复复看。有的一棵瓜秧下面长的还是两个地瓜,像两个孪生兄弟,皮红红的,看着就很喜人。刚出土的地瓜水分大,甜,脆,我们经常是一边刨,刨出来,在水里冲洗一下就啃上了。地瓜有养分,在地下生长,又没有药物残留,生着多吃点少吃点也都不闹肚子,所以刨地瓜的时候大人孩子都吃得很欢。

地瓜也很好储存,那时生产队分了地瓜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在院子的前边挖一个窨子,上面搭了木头架子,蒙了草芥和塑料布,窨子的保温保鲜效果很好,冬暖夏凉,那个年代的北方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家里种的,生产队分的地瓜,白菜,萝卜就储藏在窨子里。啥时候吃就踩着梯子下去取一些上来就是了。那些地瓜放一个冬天还是红通通的,有心的人家,再把地瓜埋在窨子里面的沙土里,取出来依旧光鲜如初,味道就和刚从瓜地里刨出来一样。一个冬天,每家就煮了地瓜,或者蒸了,有时烧火做饭的时候在灶膛里烤了几块。柴火住了,从灶膛锅灰里拔出来,地瓜皮外酥,瓜瓤内软,香甜可口。我到现在最想吃的就是那时娘做饭时从灶膛里给我烧烤的地瓜。

岳父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最能体味那时日子的艰辛和不易,所以到老了都对地瓜怀了很浓很深的情感。他从年轻时就是种地瓜,刨窨子的好手。他和我不止一次说他帮着村里的其他人家刨窨子储藏地瓜的那些事,每每说起来都充满了自豪。他在妻妹小院种的地瓜长得个头又大,又甜,特别好吃。每年收完了,他都分成几份,有的分给几个孩子,有的分给四邻八舍让大家尝尝,他和岳母就留一点点熬点汤喝,拿他的话讲,“老了,牙口不好了,咬不动了,但是想起和地瓜走过的那些日子,还是想吃,那种味道咋也忘不了。”最多的一份自然是留给我们,每次从济南回去,就给我们带上,他知道我和妻子都很爱吃地瓜,很爱喝地瓜汤。我们从老家带回的地瓜是一个冬天最有情感和故事的食物营养。

古往今来,关于地瓜的诗词如汗牛充栋。东坡就曾吟咏过“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清代黄化鲤的《咏地瓜》更加传神动人“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味道好像青门吃着却非常甘甜,满园的红色嫩芽探出头来。世间多少奇珍异果在它面前也自惭,其实都道出了人们和地瓜的那份深情。

青未了|岳父与地瓜的初心

年事已高的岳父坚持种地瓜,我想也代表了和他同时代过来的人在抚今追昔中不忘过往,珍惜当下的一种共同心声。如今,我们的饮食结构丰富多了,地瓜早已退出了我们的主食,偶尔从街上和楼下的超市买点烤地瓜也是解解馋,但我们切不要忘了曾经的过往,每顿吃地瓜的确是救了我们无数人的命,烤地瓜,蒸地瓜,地瓜干,地瓜粥作为我们曾经的一日三餐让我们度过了很多难忘的日子。地瓜于我们有恩,我们当深怀了对地瓜的感恩之心,这是岳父种地瓜让我懂得的初心,也是地瓜的初心,是我们所有人不能忘记的初心。

青未了|岳父与地瓜的初心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200余篇,作品多次在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散文《济南的桥》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征文荐读篇目,《四哥走了》被齐鲁壹点评为月度“爆款文章”,《在农村吃大席》收录于壹点号3月电子月刊《清泉录》“2022清泉计划获奖长文”,获评优秀散文。

壹点号风过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