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艘濒海战斗舰增援欧洲,美国专家内心忐忑,航速超40节就会趴窝

作者:尤里今天不复仇

作者:尤里今天不复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对于俄乌之间的战争,美国的态度始终是煽风点火,用不流血的小代价,来加强与欧洲盟友的联系,削弱俄罗斯。这不,美国海军持续向欧洲部署战舰,近两天,更是实现了濒海战斗舰(LCS)首次部署在驻欧美军第六舰队防区范围内,不过,这件事却让美国军事分析人士高兴不起来。

“历史性时刻”。5月5日,美国海军第六舰队(防区就是欧洲)公共事务部用这样一句话来证实,一艘自由级(单体半滑行构型)濒海战斗舰 “苏城”号(USS Sioux City,舷号LCS-11), 部署到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的作战区域,第六舰队司令吉恩·布莱克中将说,“濒海战斗舰的敏捷性使它们能够在近岸和公海环境中作战,从而增强我们在整个欧洲战区提供安全和稳定的能力。”,这也是首次有濒海战斗舰部署在欧洲。

首艘濒海战斗舰增援欧洲,美国专家内心忐忑,航速超40节就会趴窝

图片:苏城号

濒海战斗舰是美国海军21世纪以来打造的高速、隐形和多任务战舰,相当于3000吨级护卫舰。这次部署的自由级,是由洛马公司研制、威斯康星州马里内特船厂(隶属于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集团)承建的单体型,另一种三体穿浪构型的濒海战斗舰称之为独立级,由阿拉巴马州奥斯塔船厂承建,“苏城”号是总共第11艘、也是第6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2018年11月才服役。

首艘濒海战斗舰增援欧洲,美国专家内心忐忑,航速超40节就会趴窝

图片:5月3日,苏城号和一艘伯克级横渡大西洋

自由级和独立级首舰“自由”号(LCS-1)和“独立”号(LCS-2)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服役。美国海军原计划订购多达55艘的濒海战斗舰,完美填补51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退役后的空白,这些战舰采用强大的柴燃动力,半滑行单体和三体穿浪构型,让它们具有40节以上的惊人高速,舰尾坞舱可部署反潜、反水雷战甚至特种作战模块,但目前可能只会订购35艘。

首艘濒海战斗舰增援欧洲,美国专家内心忐忑,航速超40节就会趴窝

图片:苏城号2018年11月才服役

之所以大幅削减订单,是因为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美国海军发现,濒海战斗舰不足于在“大国竞争”的海战背景下,面对拥有航母、数十艘神盾驱逐舰快速崛起中的对手,濒海战斗舰全部防空武器,只有57mm的博福斯快炮和21单元“拉姆”(自由级)或11单元“海拉姆”(独立级)短程舰空导弹,“网火”非视线导弹上舰失败后,早期也完全没想过要配备反舰导弹,后来才紧急加装了挪威血统的“海军打击导弹”(NSM),这几年频繁部署到大陆家门口的,普遍都是加装了NSM的独立级。

首艘濒海战斗舰增援欧洲,美国专家内心忐忑,航速超40节就会趴窝

图片:试射NSM导弹的独立级,来自西海岸圣迭戈的濒海战斗舰第2中队

比起三体构型的独立级,自由级更是建造质量稀巴烂,最早服役的自由号尾部坞舱都关不拢,存在漏水事故,这次部署在欧洲的“苏城”号,隶属于母港位于美国东海岸佛罗里达州的梅波特海军基地的濒海战斗舰第1中队,全部都是单体的自由级,但这些自由级从未部署到欧洲,偶尔去佛州以南的大西洋上拦截一下运毒船。

首艘濒海战斗舰增援欧洲,美国专家内心忐忑,航速超40节就会趴窝

图片:梅波特的第1中队的底特律号,炮击运毒船

去年1月,USNI网站报道称美国海军拒绝接收新的自由级,原因是自由级“底特律”号(LCS-7)和“小石城”号(LCS-9)发生了致命的传动系统故障,当战舰企图以40节的最高航速航行时,柴燃联合动力系统的齿轮箱中的轴承就会发生故障,战舰已多次在海上抛锚,美国海军排查后发现,总共有13艘自由级需要修理齿轮箱,美方要求制造齿轮传动系统的德国伦克(Renk)公司限期整改,这也是濒海战斗舰第1中队从未部署欧洲的真正原因,万一横渡大西洋时抛锚了,就出大丑了。

首艘濒海战斗舰增援欧洲,美国专家内心忐忑,航速超40节就会趴窝

图片:自由级遇到了致命的齿轮箱质量问题,跑不到40节

战力不济和质量很烂,让美国海军忍无可忍,加速建造正规的7000吨级远洋神盾大型护卫舰“星座级”取而代之。

美国海军已经确定要把“自由”号(LCS-1)和“独立”号(LCS-2)、“沃斯堡”号(LCS-3)、“科罗拉多”号(LCS-4)这前4艘濒海战斗舰退役,美国国防部2023财年预算提案称,还要退役8到10艘濒海战斗舰,这次的“苏城”号也在名单上,可能会在明年退役,原因是“修复自由级需要数年时间。”

首艘濒海战斗舰增援欧洲,美国专家内心忐忑,航速超40节就会趴窝

图片:“星座”级首舰已开工,它基于意大利版FREMM,装有3面有源相控阵雷达

也难怪美国TheDrive网站战区专栏报道此次“苏城”号部署欧洲时,提到即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但也是“喜忧参半”的,撰稿人约瑟夫·特雷维西克直言,(这次部署)可能成为“苏城”号短暂军旅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