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为了庆贺共青团成立百年,邀请了团徽的设计师之一的常沙娜先生设计这套“建团百年”的邮票。
那么今天就简单了解一下常先生的传奇人生。
2022年5月5日,为了庆贺共青团成立百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这套邮票邀请到当年团徽的设计者之一——常沙娜先生参与创作:

▲2022-7《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邮票
那么今天就简单地了解一下传奇的常先生的传奇人生。
01
永远的敦煌少女
常先生的父亲,就是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常老先生撇家舍业为了敦煌艺术奉献了一生,其故事被搬上央视《国家宝藏》的舞台之上:
假如常老先生没有回国;假如常老先生回国之后,没有前往敦煌;假如常老先生前往敦煌之后,没有留在那里,假如...那么今天常老先生的艺术成就,会远远高于我们今天许多耳熟能详的大师,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莫高窟会少许多。
▲2020-14《莫高窟》小型张
他选择了将自己奉献给了敦煌,并将自己的妻女接到了敦煌。开始洞窟清沙,编号,植树,组织人员临摹壁画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1945年,其妻子不堪这份凄苦,选择离开,并且登报宣布离婚。这个时候,年仅14岁的常先生就担负起照顾常老先生和自己弟弟的重任,支撑起这个家。一个出生在法国的小女孩,到来大漠敦煌,每天只能用盐就醋吃饭(当地碱性大),可想为常老先生全身心投入到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常书鸿先生与自己的子女
这个时候,常先生虽然没有办法继续学习,但是师从董希文学习艺术史,并且到洞窟之中,临摹壁画。当初敦煌研究院临摹的这些壁画,在内地展览取得了巨大的影响,“物流公司”的常凯申看了都说好,顺便想物流到台湾。但是常老先生表示拒绝之后,瞒天过海地将这些壁画临摹本偷偷运回敦煌研究院,保留了大量原始资料。在上世纪50年代,这些临摹本在故宫展览,获得巨大成就,被选为邮电部发行的《伟大的祖国》系列邮票选题。
▲特3与特6《伟大的祖国-敦煌壁画》邮票
02
建筑装饰大师
那场展览不仅让敦煌壁画走到世人的面前,更让常先生有幸被林徽因先生收入门下,研习建筑装饰。将自己在敦煌临摹壁画的传统纹饰,融入到新时代的建筑之中。
其参与了众多的建筑装饰纹饰设计工作,其中登上邮票就有:
▲J9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2-1)全体会议隆重召开
▲特36《民族文化宫》邮票
▲特34《首都机场》邮票
▲特3-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邮票(邮票右下方的中国大饭店)
还有首都剧场、燕京饭店、中国记者协会等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建筑装饰设计和壁画创作。
03
不老传奇
常老不仅在建筑装饰上,成果颇丰,其在将传统文化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的过程中,也做出了巨大探索。新中国第一条国礼丝巾就是出自其手下:
▲和平鸽丝巾
1952年,第一届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在大陆召开的国际会议,在林徽因的亲自指导下,21岁的常沙娜为大会设计了这款《和平鸽》真丝丝巾,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块丝巾国礼。其多年之后在回忆录中讲述这次设计是“我设计的真丝头巾采用敦煌隋代石窟藻井的形式,上面穿插和平鸽图案,就是在林先生指导下搞出来的,记得当时她讲:’你看看毕加索的和平鸽,可以把鸽子的形式用在藻井上。’她一说,我就有了灵气,马上就设计出来了。既是敦煌风格,又是现代的,我们的设计做出来林先生都挺满意的。
▲J3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邮票
除了这条国礼丝巾和共青团团徽之外,还有一个知名的雕塑,也是由常先生负责设计的,那就是香港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顺便说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这套“建团百年”邮票设计工作,除了常先生之外,还有一位是张磊,其参与过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与区旗的设计工作。剩下那个,就不知道两位有没有机会赶上了。
年过九旬的常先生设计这套邮票,犹如一位颔首微笑的老者,阅近百年沉浮,见证了这个民族最危难之际,到逐渐走向富强,最终将民族文复兴的重任交给了下一代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