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人生从来没有完美,处处充满遗憾,我们似乎总是在选择中后悔,又在后悔中选择,甚至这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遵从自己的内心,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等错过了才后悔。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拼尽全力寻找救世主,最后却发现救世主是自己。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我们要想过得幸福,不能指望别人,只能指望自己,若是你不懂得自渡,是很难拥抱幸福的。

就算人生再苦,我们也只有依靠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完成自我救赎,赢得美满的人生。

有人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个人只有真正为自己而活,才不会活得痛苦,才会活得轻松。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01

得不到的爱,就要学会放手。

有些人比较幸运,能和相爱的人携手到白头,而有些人就没有这么幸运,被爱深深伤害,活在痛苦中。

朋友告诉我,她终于和男朋友分手了。

一直以来,她以为自己是男友最爱的那个人;她以为她对男友死心塌地,男友必定生死相依;她以为自己微笑对男友,男友就一定不会让她哭。

可原来,这世上有种心酸叫做“她以为”。

为了男友,她第一次和家人闹翻了;为了男友,她甘愿没房没车的裸婚;为了男友,她毅然决然背井离乡;为了男友,她断了自己所有的后路。

她爱他,像风走了千万里,从不问归期;像太阳,升了落去不论朝夕;像白雪,飘洒大地茫茫无际。

起初,她说,男友说。后来,他们一起说。再后来,她说,男友不说。最后的最后,她也心累不说了。

男友习惯沉默不语,她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无论她多么着急,男友都能够不接电话、不接视频、不回微信。

男友把她对自己的关心,当成了让自己烦的理由。

她哭她闹她嘶喊,男友无动于衷。最后,就算想要哭泣,她也拼命忍住,蹲在角落双手拥抱自己。

终于,一个人的独角戏,她倦了、也累了。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有些事,即使你竭尽全力,也未必能如你所一;有些情,就算你付出全部,也未必能天长地久。

爱情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是双方的你情我愿,既然是妾有意而郎无情,就没必要执着了,与其纠缠不放,苦苦挣扎,不如体面的放手。

太执着得不到的爱,真的会痛苦不堪。就像《心居》中展翔对顾清俞的爱,他喜欢对方十多年,为了追求她,甚至把房子买在她家附近。

但是顾清俞心里有喜欢的人,这些,展翔虽然都知道,但是他依然执着,他以为只要自己多坚持一下,彼此就能修成正果,最后却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让你难以忘掉的人。

其实,人跟人的缘分,实在无法强求。

想走的人,无论你再怎么挽留,都会离开你。

肯留下来的人,即便时过境迁,也始终会陪在你身边。

人生漫长,有的人,注定是我们的人生过客,来去匆匆,不必惋惜、不必伤感。

遇见时,好好去珍惜彼此,离开了,也不必纠缠不放。

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会让人窒息,就算爱得再卑微也不会有结果,对于得不到爱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

只有挥别错的,才能跟对的相遇。

也只有放下错的,才能更好的重新开始。

你总要知道,能解脱自己的,永远不是离你而去的人,而是不再强求的你自己。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02

没必要用别人的标准,来框定自己的人生。

有些人是用别人的标准来过自己的生活了。

自己以为是对的,但别人觉得是错的,那么他就觉得是错的;自己以为是错的,别人以为是对的,就是对的,他没有自己的标准,只有别人的标准。

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来决定。

不用太过羡慕别人的成功,这世上大多数的成功都是偶然和必然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即便你照搬别人的模式,也并不一定能获得同样的成就。

田震刚出道的时候,因为模仿邓丽君的声音而小有名气,但是一直都是一个二流歌手,活在邓丽君的背影下,得不到发展。

后来,田震不再模仿邓丽君,改用自己独特、有质感的嗓音来歌唱,结果一炮而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问田震,你模仿邓丽君唱歌,自己感觉怎么样?

田震说,“压着喉咙唱很难受,嗓子痛得不行。”

本来自己就是一块璞玉,自己独有的声音可以直达灵魂,却不敢于做自己,硬是觉得别人的歌声好听,用别人的标准来折磨自己,这恐怕是一个就连名人也会常常犯的错误。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日子过得好不好,不是别人说了算,而是自己说了算,用别人的标准过自己的生活,是最愚蠢的人。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别人口中的好并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别人说的理想生活也不见得就是我们想要的人生状态。

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想要的幸福是什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或许你追求的是功成名就,或许你追求的淡漠名利,或许你追求的是家庭和睦,都没关系,自己决定就好。

无需用别人的成就来定义自己的成功,更不必用他人的标准来框定自己的人生。走自己想走的路。

真正的聪明人,会按自己的标准生活,会为自己而活。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长得胖乎乎的还有点笨,因此,师兄们称他为“馒头”。有一天,一位调皮的师兄在馒头睡着后,在他脸上画了一只小乌龟并且藏起了他的镜子。

馒头睡醒后,并未察觉,便走出门去,看到馒头的样子,很多和尚都忍不住笑了。

老和尚本以为这样,馒头会伤心,但没想到他没有半点伤心,并且表示自己脸圆圆的,像个馒头一样可爱,师兄们喜爱自己,才这样的。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珍贵的而短暂的,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就是一出悲剧。

我们为何就不能做自己?为何要用别人的标准来折磨自己?

你买衣服,找了一个顾问,再找一个顾问,最后花了自己的银子买了别人喜欢的衣服。

你找对象,找了一个顾问,再找一个顾问,最后葬送自己一生的幸福,找了一个别人喜欢的伴侣。

你选择事业,找了一个顾问,再找一个顾问,最后在迷茫中丧失了重要机遇,碌碌无为的和别人一样过完此生。

为何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为何要用别人的标准来折磨自己?

如果我们这一生都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将多么痛苦、无趣。

与其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眼中,还不如遵从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要的人生,这样才会活得更快乐,此生才值得。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03

与人相处,不必费力去讨好。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避免不了人际交往,与人交往,如果想要维持一个舒适的状态,其实是不容易的。

但凡能够长久的关系,在相处过程中一定是舒适的,是有一定真心存在的,不然也不会走过那么长的岁月。

如果一段关系仅靠一个人的维持,那未免也有点费力,时间长了,自然也会慢慢淡了。

若是一段关系是以“讨好”勉强维持的,最终往往会有一个遍体鳞伤的结果。

一段关系的长久,并不是靠委屈自己、讨好别人得来的,而是彼此真心付出,才可以维持一段长久的关系的。

很多时候,和人相处并不需要改变什么,只需要花一点时间陪伴和倾听就好。

有时候,与人相处,不必费力地讨好,先做好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

在人际交往中,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委屈求全地讨好着身边的人,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

在那些单向的关系里,一个人拼命地讨好另一个人,为了满足对方毫不吝啬,这恰恰却是对自己的吝啬。

结果,讨好换不来尊重,换不来回报,也换不来珍惜。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别人并不一定会领情,把他们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的事。讨好或许暂时会让别人记住你,有事的时候想起你,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在电视剧《女心理师》中,有一位来访者小莫,在工作中,他几乎对同事的任何请求都从未拒绝过。然而这样的做法却并没有让他得到同事的尊重,反而换来的是同事的孤立与嘲笑。

小莫是属于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总是小心翼翼地帮别人的忙,生怕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损失。他们会经常忽略自己的感受,忘记自己本来该有的样子。

在一段关系中,没有谁能伪装一辈子,如果一段关系需要用伪装自己来去维持,那么这样的关系真的是太累了。

朋友李晓东有严重的讨好型人格,总是刻意迎合他人,不懂拒绝,从而委屈自己。

身边的人有事找他帮忙,他总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勉为其难答应下来,最后做完了反被指责没做好,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和人相处,他总是一味迎合别人的想法,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没有自己的主见。

朋友说想做什么,哪怕心里万般不愿,也不敢表露,只能答应朋友一起去做,让自己感觉憋屈又难受。

他总是小心留意身边人的情绪和言语,生怕惹对方不高兴,活得小心谨慎又不自在。

他讨好身边所有人,后来他发现,自己一味讨好,无限迎合,对每个人都很好,却换不来真心相对,换来的只是鄙视和利用。

他下定决心,不再处处小心,讨好周遭的人,让自己委屈。

他学会了拒绝,学会了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学会了做好自己,不再迎合他人。

就这样,他渐渐地交到了不少好友,可以平等地交流,也可以舒服地共处,再也没有以往的憋屈和不自在。

越能做好这三件事的人,活得越轻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没有必要因为一段关系而委屈自己,靠委屈自己得来的关系也不长久。

相处最重要的就是一种舒服,不用费力讨好,彼此的关系,彼此尊重,能在一段关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取悦别人,远不如取悦自己,做好自己,不讨好,好好地提升自己,礼貌而恰到好处地与人相处,才是与人交往的明智之举。

对人要好,但不要讨好。

与人相处,做好自己,你想要的人自然会来到你的身边。

人或许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都会身不由己,但无论怎样,也要记住自己的初心,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们不是谁的英雄,但完全可以做自己的英雄,把属于自己的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