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次中东战争——进击的美利坚,鱼肉的阿拉伯,溃败的红苏联

作者:沈话传说

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单挑一众阿拉伯国家,过程虽有波澜,未尝败绩,越战越勇,把埃及、叙利亚、巴勒斯他、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都奏得鼻青脸肿,到最后简直是气贯长虹,威风八面,一跃成为中东一霸!

然而,背后的胜负手,操盘者,却是域外的美苏角力。

第一回,巴以分治,美苏入局

二战之后,中东旧主严重英国被打残了,美苏成为新玩家。

此时,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已成定局。失去掌控力的英国,处理方式是让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共同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

而新主美国则主张分别建国。

这两个方案的区别在哪里呢?

如果分别建国,土地划分成为焦点,必将导致巴勒斯坦地区就会出现混乱。

而混乱之下,对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必将寻求外部援助。

此时的已经没有能力和实力,作为仲裁者控制这片区域,而没有却可以堂而皇之地伸手进来。

美国主导之下,极度偏袒犹太人。他们人口不到11%最终却分得了这里59%的土地。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被激怒了阿拉伯人。组成联军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宣告爆发。

刚开始,以色列以少打多,节节败退。

美国见事不妙,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36小时内调停战火。而苏联也站在美国一边,谴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

同时,美苏联合施压下,要求英国人迫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军顾问,并停止提供武器。

阿拉伯国家也被迫同意停火四周。

而卑鄙的美国人却趁机重新武装以色列。最终,以色列反败为胜。

战后结果是: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80%的土地;巴勒斯坦建国失败,96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软弱的英国影响力直线下降。

第二回:埃及崛起,苏联强势布局

战败之后,各个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浮现。各个国国力不同,但权力要素的组成却类似。

阿拉伯世界的权力中心,可以分为三股势力:一是封建王权,即各国的酋长和国王;第二支是宗教力量,他们与底层百姓的联系紧密;第三支则是“军官团”,中东国家的军队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军官们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圈子,伴随军事现代化,他们更加西化、世俗化,更深刻认识到现代化、工业化的重大意义。

而宗教力量和王室往往和现代化、工业化、世俗化相抵触。可是军队要强大就必须借助现代工业。结果就是,宗教与王室很难对军官团形成有效的控制。

比如沙特。沙特王室的解决方案是:同宗教力量合作,以此掌控基层;弱化本国军队。同时在外交政策上与美国结盟,依托美军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牵制军官团。

而埃及,正好相反。

在1952年的7月23日,埃及自由军官团发动政变,推翻了埃及法鲁克王朝,并建立共和国建立。自由军官团纳赛尔就任埃及总统。纳赛尔地登场,彻底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而苏联来迎来了入局地机会。

纳赛尔上台就要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要把盘踞此地的英法驱逐出去。

苏伊士运河是由地中海进入印度咽喉通道,是西方海权的命门,

英、法不会轻易舍弃,于1956年10月29日,他们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起进攻,由此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而没有再次占到英法的对立面。因为,中东地区太过重要,美国不想让任何人插手,其中也包括英、法。现在正好可以拔出英国在中东的根基。

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给英国首相艾登施压,要求英国人军事行动;并凭借强大经济实力打压英镑,导致英镑大幅度贬值,并停掉对英国的经济援助。最后英、法服软,由此二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埃及军队并没有顶住英、法、以三军的进攻,但纳赛尔却在政治层面获得胜利,借助美国的力量,收复苏伊士运河。

纳赛尔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声望。不仅是埃及的英雄,也是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很多老百姓都在在家中挂纳赛尔的画像。他的影响力直接威胁到了中东各个国家的王权和宗教力量。

此战过后,英、法几乎彻底退出中东。而聪明的以色列人完全明白美国才是中东的主宰,而美国也意识到以色列的兵锋完全可以覆盖苏伊士运河,战略意义极大。两国结盟也顺理成章。

令人意外的是,苏联几乎完全缺席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为什么呢?

因为,苏联自顾不暇。这个阶段,赫鲁晓夫忙着苏共二十大上刚刚发表了“秘密报告”,彻底否定了斯大林,又遇到匈牙利事件,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只是在战争期间,赫鲁晓夫只是虚张声势,地“警告”了英国和法国,算是战队埃及。

对于 埃及,面对美苏抛出橄榄枝,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如果选择倒向美国,此时美国在中东已经取得占压倒性影响,埃及很难有谈判的筹码,很难抬高身价;

而苏联同样是超级大国,此时又急于在中东获得支点,走近苏联可以获得更多利益,于是纳赛尔选择苏联。

结果,不出纳赛尔所料。

随后,苏联在军事、工业等领域给予了埃及大量的援助。纳赛尔借此,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和国家工业化。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到了1958年,埃及宣布与叙利亚合并,这标志着中东阿拉伯世界有可能在纳赛尔主义的引导下逐步整合。

埃及在中东的崛起也让苏联受益。苏联在中东地区全面进入扩张态势,除了埃及,苏联向叙利亚渗透。1966年,叙利亚发生政变,亲苏政府上台,苏联与叙利亚军事、经济、技术展开合作。

1959年伊拉克则在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苏联随后向伊拉克又贷款,进驻军事顾问,训练伊拉克军队。

到此为止,中东棋盘发生逆转。原本美国通过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及伊朗建立新月地带,封锁苏联南部。

随着叙利亚和伊拉克倒向苏联,埃及、叙利亚、伊拉克连线,悄然形成了对美国传统盟友约旦、沙特、黎巴嫩、以色列的反包围。

阿拉伯国家气势起来之后,开始对付以色列。他们采用的手段是切断以色列的水源。

1964年,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决定实施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的水利工程。如果事情做成,以色列的土地将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造成的影响比直接在特拉维夫核弹弹的破坏力还要大。

以色列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的回应就是直接对叙利亚进行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第三回,阿拉伯内耗,美苏局势逆转

第三战,距离中东第二战正好十年。

十年期间,双方在自己的金主的支持下,励兵牧马,闷头发展,此番拉开架势,无论是对阿拉伯与以色列,还是苏联与美国,都是是对之前十年战略成果的检验。

然而战况却是令人大跌眼镜。本以为是真金对麦芒的势均力敌的大战,结果却直打了六天,胜负一边倒。

以色列阵亡了不到1000人,埃及、约旦和叙利亚三国加在一起阵亡将近2万人;凭此一战,以色列占领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从约旦手里抢去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从叙利亚手里夺下戈兰高地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场战争为什么会打成这个样子呢?三个原因:

第一:农业国对上工业国。三个阿拉伯国家依然处于农业时代,虽然获得苏联的援助,但工业基础刚刚起步阶段。而以色列在美西方的援助之下,却一跃成为中东第一大工业国。

工业国家和农业国家的在武器装备上,兵员上差距巨大。

工业化的以色列,士兵受教育程度高,拥有更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非常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阿拉伯国家的士兵,多数来自农牧民,不少人是文盲,组织和纪律性而远逊于以色列,根本不适应现代化武器。

第二:埃及、约旦、叙利亚三国之间也相互猜忌,不够团结。

首先是埃及和叙利亚又重新分裂成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必然有芥蒂;其次,约旦是君主制国家,而埃及和叙利亚都是由军官团政变推翻了王室,约旦对此必然心存忌惮。

第三:金主外援差别巨大。美国对以色列有求必应,真正打造中东的战略支点。

而苏联却抱着机会主义的态度,既想获得战略红利,又不愿下血本。同时,苏联上层缩手缩脚,不愿同西方正面硬杠。战争期间,苏联的军事援助非常有限,他们自己的军工厂根本无法满足战争的高强度消耗。

更令阿拉伯人心寒的是,战争到了第六天的时候,苏联擅自与美国妥协协商。结果就是苏方做出巨大让步,把战争的压力全部落在了阿拉伯联军身上。在苏联外交压力下,埃及和叙利亚在战局最不利的情况下宣布停火。苏联政府的一顿操作,让阿拉伯人深深领域自己被出卖的痛苦。

苏联失智的做法,无疑是自毁长城。不但苏联的形成已经跌落尘埃,

就连纳赛尔主义也开始破产!无论是精英群体,还是底层的老百姓们,都发现风风火火搞了十年,可一场六日战争,就彻底崩溃,——那么之前坚持的道路还有意义吗?

巨变首先来自阿拉伯国之首,埃及。纳赛尔去世之后,纳赛尔主义直接被扔进了垃圾桶。继任者萨达让埃及此前的政策发生大逆转。

对外:他下令驱逐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收回苏联在埃及领土上建立的一切设施和军事装备,致使苏埃关系全面倒退。

对内:萨达特与纳赛尔的做法几乎完全相反。纳赛尔政府推动工业化,非常注重国有企业的发展,便于更多照顾底层的利益。萨达特却倾向于军官团为代表的精英阶层的利益,放缓工业化进程,甚至去工业化,使国有资产流入军官团精英手中,底层百姓则日益贫困,贫富差距拉大。

萨达特完成对纳赛尔“清算”之后,开始选择倒向美国。但萨达特明白,如果自己赶走苏联人后,就直接转向美国,将会被“全村”的人看扁,更会被美国人看低。要“投诚”,就必须想你投诚的人证明你的价值。

这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回,埃及叛变,美制霸全局

在1973年10月,埃及与叙利亚的联军越过苏伊士运河,彻底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虽然没有收复西奈半岛,但萨达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以以进为退。可以证明自己可以上得了台面与美国、以色列谈判。

如此一来,埃及外交上,从苏联转移到美国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对的主动,而不是看起来像个急于找到的下家的慌慌之犬。

结果证明,萨达特的目的达成。中东四战之后,以色列和美国的外交官先后到达开罗进行谈判。既然下家已定,萨达特开始彻底摆脱苏联,

1976年废除《苏埃友好合作条约》,同时禁止苏联军舰继续使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1977年,萨达特同以色列总理贝京开展两次会晤,达成和解,随后,美国总统卡特在戴维营主持萨达特和贝京的长期和解协议——《戴维营协议》。由此,萨达特彻列队美西方阵营,并且谋得了一个光鲜亮丽的位置。当然,萨达特本人也因此大出风头,1977年萨达特成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而埃及的“华丽转身”,整个中东的局势彻底逆转,苏联的势力开始一退千里,美国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战争的失败,以及埃及的“背叛”,让阿拉伯国感觉愤怒、屈辱、不甘。热战打不过,他们联合起来对美西方打了一场石油经济战。阿拉伯国家联合减产、提价、禁运,疯狂推高原油价格。美国陷入巨大能源危机,工厂倒闭、失业飙升、交通、生活陷入瘫痪,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危机时刻,美国传奇外交家,国务卿基辛格出使中东,经过数月艰苦谈判,达成“不可告人的”“不可动摇的协议”,美国扶持、武装、保护沙特,沙特美元结算。沙特“倒戈”,其他欧佩克难以再战,也只能纷纷跟进,由此美国构建“石油美元”的霸权机制。

此时的苏联干什么呢?

此时,勃列日涅夫在任时期的苏联,已经完全沉醉于石油红利当中,完全不思进取,过着依赖石油贸易的好日子。然而,表面的浮华,却掩藏着覆灭的危机。

因为,苏联完全失去了对埃及的影响力,进而导致了其失去了在中东博弈的筹码。根本无法对沙特、科威特、阿联酋、阿曼这讨价还价,这就意味着苏联彻底失去了石油的定价权。

石油经济,却是苏联经济运行的命脉,此刻定价权已经掌控美国人手中。

第五回,以色列横起,苏联溃退

1982年,实力不断做大的以色列,高调入侵黎巴嫩,想要一举打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关系再次紧张。

对苏联而言这是一个翻盘的机会。但苏联固态萌发,竟然让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故事重演。面对已经成长为中东小霸王以色列咄咄逼人的气势,苏联对叙利亚和巴解组织支持时有时无,时断时续。依旧抱着机会主义的愚昧态度,把对阿拉伯的支持当成语美国谈判时的渔利筹码,根本没有半点盟友、靠山的觉悟。这导致叙利亚在军事和外交上很快处于绝对的劣势,很快落败。而以色列在军事大获全胜,基本解决巴解问题。

至于苏联,他在中东已经深陷信任危机!并且他在中东的破口很快感染了整个本土,最终失去能源超控力,成为苏联崩溃的最重要重要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