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次中東戰争——進擊的美利堅,魚肉的阿拉伯,潰敗的紅蘇聯

作者:沈話傳說

五次中東戰争,以色列單挑一衆阿拉伯國家,過程雖有波瀾,未嘗敗績,越戰越勇,把埃及、叙利亞、巴勒斯他、叙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都奏得鼻青臉腫,到最後簡直是氣貫長虹,威風八面,一躍成為中東一霸!

然而,背後的勝負手,操盤者,卻是域外的美蘇角力。

第一回,巴以分治,美蘇入局

二戰之後,中東舊主嚴重英國被打殘了,美蘇成為新玩家。

此時,猶太人回歸巴勒斯坦已成定局。失去掌控力的英國,處理方式是讓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共同建立一個聯邦制國家。

而新主美國則主張分别建國。

這兩個方案的差別在哪裡呢?

如果分别建國,土地劃分成為焦點,必将導緻巴勒斯坦地區就會出現混亂。

而混亂之下,對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必将尋求外部援助。

此時的已經沒有能力和實力,作為仲裁者控制這片區域,而沒有卻可以堂而皇之地伸手進來。

美國主導之下,極度偏袒猶太人。他們人口不到11%最終卻分得了這裡59%的土地。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的第二天,被激怒了阿拉伯人。組成聯軍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争宣告爆發。

剛開始,以色列以少打多,節節敗退。

美國見事不妙,立即操縱聯合國安理會在36小時内調停戰火。而蘇聯也站在美國一邊,譴責阿拉伯國家發動進攻。

同時,美蘇聯合施壓下,要求英國人迫撤走了阿拉伯軍團的英軍顧問,并停止提供武器。

阿拉伯國家也被迫同意停火四周。

而卑鄙的美國人卻趁機重新武裝以色列。最終,以色列反敗為勝。

戰後結果是:以色列占領了巴勒斯坦80%的土地;巴勒斯坦建國失敗,96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軟弱的英國影響力直線下降。

第二回:埃及崛起,蘇聯強勢布局

戰敗之後,各個阿拉伯國家内部沖突浮現。各個國國力不同,但權力要素的組成卻類似。

阿拉伯世界的權力中心,可以分為三股勢力:一是封建王權,即各國的酋長和國王;第二支是宗教力量,他們與底層百姓的聯系緊密;第三支則是“軍官團”,中東國家的軍隊是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軍官們有自己獨立的文化圈子,伴随軍事現代化,他們更加西化、世俗化,更深刻認識到現代化、工業化的重大意義。

而宗教力量和王室往往和現代化、工業化、世俗化相抵觸。可是軍隊要強大就必須借助現代工業。結果就是,宗教與王室很難對軍官團形成有效的控制。

比如沙特。沙特王室的解決方案是:同宗教力量合作,以此掌控基層;弱化本國軍隊。同時在外交政策上與美國結盟,依托美軍保證自己的安全,同時牽制軍官團。

而埃及,正好相反。

在1952年的7月23日,埃及自由軍官團發動政變,推翻了埃及法魯克王朝,并建立共和國建立。自由軍官團納賽爾就任埃及總統。納賽爾地登場,徹底改變了中東的政治格局,而蘇聯來迎來了入局地機會。

納賽爾上台就要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要把盤踞此地的英法驅逐出去。

蘇伊士運河是由地中海進入印度咽喉通道,是西方海權的命門,

英、法不會輕易舍棄,于1956年10月29日,他們聯合以色列向埃及發起進攻,由此第二次中東戰争爆發。

而沒有再次占到英法的對立面。因為,中東地區太過重要,美國不想讓任何人插手,其中也包括英、法。現在正好可以拔出英國在中東的根基。

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給英國首相艾登施壓,要求英國人軍事行動;并憑借強大經濟實力打壓英鎊,導緻英鎊大幅度貶值,并停掉對英國的經濟援助。最後英、法服軟,由此二次中東戰争宣告結束。

埃及軍隊并沒有頂住英、法、以三軍的進攻,但納賽爾卻在政治層面獲得勝利,借助美國的力量,收複蘇伊士運河。

納賽爾是以獲得了空前的聲望。不僅是埃及的英雄,也是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很多老百姓都在在家中挂納賽爾的畫像。他的影響力直接威脅到了中東各個國家的王權和宗教力量。

此戰過後,英、法幾乎徹底退出中東。而聰明的以色列人完全明白美國才是中東的主宰,而美國也意識到以色列的兵鋒完全可以覆寫蘇伊士運河,戰略意義極大。兩國結盟也順理成章。

令人意外的是,蘇聯幾乎完全缺席了第二次中東戰争,為什麼呢?

因為,蘇聯自顧不暇。這個階段,赫魯曉夫忙着蘇共二十大上剛剛發表了“秘密報告”,徹底否定了斯大林,又遇到匈牙利事件,根本沒有精力顧及,隻是在戰争期間,赫魯曉夫隻是虛張聲勢,地“警告”了英國和法國,算是戰隊埃及。

對于 埃及,面對美蘇抛出橄榄枝,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如果選擇倒向美國,此時美國在中東已經取得占壓倒性影響,埃及很難有談判的籌碼,很難擡高身價;

而蘇聯同樣是超級大國,此時又急于在中東獲得支點,走近蘇聯可以獲得更多利益,于是納賽爾選擇蘇聯。

結果,不出納賽爾所料。

随後,蘇聯在軍事、工業等領域給予了埃及大量的援助。納賽爾借此,大力推進國有經濟和國家工業化。其中最顯著的标志就是——阿斯旺大壩的建設。到了1958年,埃及宣布與叙利亞合并,這标志着中東阿拉伯世界有可能在納賽爾主義的引導下逐漸整合。

埃及在中東的崛起也讓蘇聯受益。蘇聯在中東地區全面進入擴張态勢,除了埃及,蘇聯向叙利亞滲透。1966年,叙利亞發生政變,親蘇政府上台,蘇聯與叙利亞軍事、經濟、技術展開合作。

1959年伊拉克則在退出巴格達條約組織,蘇聯随後向伊拉克又貸款,進駐軍事顧問,訓練伊拉克軍隊。

到此為止,中東棋盤發生逆轉。原本美國通過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及伊朗建立新月地帶,封鎖蘇聯南部。

随着叙利亞和伊拉克倒向蘇聯,埃及、叙利亞、伊拉克連線,悄然形成了對美國傳統盟友約旦、沙特、黎巴嫩、以色列的反包圍。

阿拉伯國家氣勢起來之後,開始對付以色列。他們采用的手段是切斷以色列的水源。

1964年,埃及、叙利亞、約旦、黎巴嫩決定實施改變約旦河上遊的流向的水利工程。如果事情做成,以色列的土地将變得不适合人類生存。造成的影響比直接在特拉維夫核彈彈的破壞力還要大。

以色列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的回應就是直接對叙利亞進行突然襲擊。第三次中東戰争爆發!!

第三回,阿拉伯内耗,美蘇局勢逆轉

第三戰,距離中東第二戰正好十年。

十年期間,雙方在自己的金主的支援下,勵兵牧馬,悶頭發展,此番拉開架勢,無論是對阿拉伯與以色列,還是蘇聯與美國,都是是對之前十年戰略成果的檢驗。

然而戰況卻是令人大跌眼鏡。本以為是真金對麥芒的勢均力敵的大戰,結果卻直打了六天,勝負一邊倒。

以色列陣亡了不到1000人,埃及、約旦和叙利亞三國加在一起陣亡将近2萬人;憑此一戰,以色列占領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從約旦手裡搶去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從叙利亞手裡奪下戈蘭高地6.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這場戰争為什麼會打成這個樣子呢?三個原因:

第一:農業國對上工業國。三個阿拉伯國家依然處于農業時代,雖然獲得蘇聯的援助,但工業基礎剛剛起步階段。而以色列在美西方的援助之下,卻一躍成為中東第一大工業國。

工業國家和農業國家的在武器裝備上,兵員上差距巨大。

工業化的以色列,士兵受教育程度高,擁有更高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非常善于運用現代化的武器裝備。

阿拉伯國家的士兵,多數來自農牧民,不少人是文盲,組織和紀律性而遠遜于以色列,根本不适應現代化武器。

第二:埃及、約旦、叙利亞三國之間也互相猜忌,不夠團結。

首先是埃及和叙利亞又重新分裂成兩個國家,互相之間必然有芥蒂;其次,約旦是君主制國家,而埃及和叙利亞都是由軍官團政變推翻了王室,約旦對此必然心存忌憚。

第三:金主外援差别巨大。美國對以色列有求必應,真正打造中東的戰略支點。

而蘇聯卻抱着機會主義的态度,既想獲得戰略紅利,又不願下血本。同時,蘇聯上層縮手縮腳,不願同西方正面硬杠。戰争期間,蘇聯的軍事援助非常有限,他們自己的軍工廠根本無法滿足戰争的高強度消耗。

更令阿拉伯人心寒的是,戰争到了第六天的時候,蘇聯擅自與美國妥協協商。結果就是蘇方做出巨大讓步,把戰争的壓力全部落在了阿拉伯聯軍身上。在蘇聯外交壓力下,埃及和叙利亞在戰局最不利的情況下宣布停火。蘇聯政府的一頓操作,讓阿拉伯人深深領域自己被出賣的痛苦。

蘇聯失智的做法,無疑是自毀長城。不但蘇聯的形成已經跌落塵埃,

就連納賽爾主義也開始破産!無論是精英群體,還是底層的老百姓們,都發現風風火火搞了十年,可一場六日戰争,就徹底崩潰,——那麼之前堅持的道路還有意義嗎?

巨變首先來自阿拉伯國之首,埃及。納賽爾去世之後,納賽爾主義直接被扔進了垃圾桶。繼任者薩達讓埃及此前的政策發生大逆轉。

對外:他下令驅逐蘇聯軍事顧問和專家,收回蘇聯在埃及領土上建立的一切設施和軍事裝備,緻使蘇埃關系全面倒退。

對内:薩達特與納賽爾的做法幾乎完全相反。納賽爾政府推動工業化,非常注重國有企業的發展,便于更多照顧底層的利益。薩達特卻傾向于軍官團為代表的精英階層的利益,放緩工業化程序,甚至去工業化,使國有資産流入軍官團精英手中,底層百姓則日益貧困,貧富差距拉大。

薩達特完成對納賽爾“清算”之後,開始選擇倒向美國。但薩達特明白,如果自己趕走蘇聯人後,就直接轉向美國,将會被“全村”的人看扁,更會被美國人看低。要“投誠”,就必須想你投誠的人證明你的價值。

這就是第四次中東戰争。

第四回,埃及叛變,美制霸全局

在1973年10月,埃及與叙利亞的聯軍越過蘇伊士運河,徹底摧毀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雖然沒有收複西奈半島,但薩達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可以以進為退。可以證明自己可以上得了台面與美國、以色列談判。

如此一來,埃及外交上,從蘇聯轉移到美國的過程中,獲得了相對的主動,而不是看起來像個急于找到的下家的慌慌之犬。

結果證明,薩達特的目的達成。中東四戰之後,以色列和美國的外交官先後到達開羅進行談判。既然下家已定,薩達特開始徹底擺脫蘇聯,

1976年廢除《蘇埃友好合作條約》,同時禁止蘇聯軍艦繼續使用埃及的亞曆山大港。

1977年,薩達特同以色列總理貝京開展兩次會晤,達成和解,随後,美國總統卡特在戴維營主持薩達特和貝京的長期和解協定——《戴維營協定》。由此,薩達特徹列隊美西方陣營,并且謀得了一個光鮮亮麗的位置。當然,薩達特本人也是以大出風頭,1977年薩達特成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1978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而埃及的“華麗轉身”,整個中東的局勢徹底逆轉,蘇聯的勢力開始一退千裡,美國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戰争的失敗,以及埃及的“背叛”,讓阿拉伯國感覺憤怒、屈辱、不甘。熱戰打不過,他們聯合起來對美西方打了一場石油經濟戰。阿拉伯國家聯合減産、提價、禁運,瘋狂推高原油價格。美國陷入巨大能源危機,工廠倒閉、失業飙升、交通、生活陷入癱瘓,整個社會一片混亂。

危機時刻,美國傳奇外交家,國務卿基辛格出使中東,經過數月艱苦談判,達成“不可告人的”“不可動搖的協定”,美國扶持、武裝、保護沙特,沙特美元結算。沙特“倒戈”,其他歐佩克難以再戰,也隻能紛紛跟進,由此美國建構“石油美元”的霸權機制。

此時的蘇聯幹什麼呢?

此時,勃列日涅夫在任時期的蘇聯,已經完全沉醉于石油紅利當中,完全不思進取,過着依賴石油貿易的好日子。然而,表面的浮華,卻掩藏着覆滅的危機。

因為,蘇聯完全失去了對埃及的影響力,進而導緻了其失去了在中東博弈的籌碼。根本無法對沙特、科威特、阿聯酋、阿曼這讨價還價,這就意味着蘇聯徹底失去了石油的定價權。

石油經濟,卻是蘇聯經濟運作的命脈,此刻定價權已經掌控美國人手中。

第五回,以色列橫起,蘇聯潰退

1982年,實力不斷做大的以色列,高調入侵黎巴嫩,想要一舉打殘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關系再次緊張。

對蘇聯而言這是一個翻盤的機會。但蘇聯固态萌發,竟然讓第三次中東戰争的故事重演。面對已經成長為中東小霸王以色列咄咄逼人的氣勢,蘇聯對叙利亞和巴解組織支援時有時無,時斷時續。依舊抱着機會主義的愚昧态度,把對阿拉伯的支援當成語美國談判時的漁利籌碼,根本沒有半點盟友、靠山的覺悟。這導緻叙利亞在軍事和外交上很快處于絕對的劣勢,很快落敗。而以色列在軍事大獲全勝,基本解決巴解問題。

至于蘇聯,他在中東已經深陷信任危機!并且他在中東的破口很快感染了整個本土,最終失去能源超控力,成為蘇聯崩潰的最重要重要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