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作者:镜鉴青年

要说大陆古代四大贪官之首,大概是非唐代宗时的元载莫属了,虽然他的知名度,远不如宋朝的蔡京,明代的严嵩,清朝的和珅,可是他靠着贪污积累下来的巨额财富,实在是让所有他的后继者们都望尘莫及,直接甩他们好几个宇宙。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下面,就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元载令人发指的贪污所得。大凡贪官,最爱的不外乎是三样东西:票子、房子、女子,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元载自然也不例外。

身为大唐宰相,原本出身寒微之家的元载,对这三样东西,表现出异乎常人的疯狂迷恋与追逐占有。

他的宅第,占了整个长安城大宁、安仁两坊的面积,规模大到后来他被诛杀后,这两处的大宅子,竟可以分配给数百户朝中有品级的所有官员居住,还绰绰有余。从这两处的大宅子里查抄出来的金银珠宝,更是堆积如山、满坑满谷。

他在东都洛阳建造的私家园林,被没收充公后,居然直接就被改成了一座皇家花园,内中豪华富丽可以想见。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他家中的婢女奴仆数百人,妻妾美女如云,个个都是国色天香,连皇宫中的都比不上。

名姝异乐,内廷不及。

另外,在元载的家中,还查抄出胡椒八百石,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那就是将近64吨,三辆大型货车都拉不完。这多达64吨的胡椒,够当时长安城百万市民,不限量敞开了吃,可以吃上一辈子。

搜刮私藏金银财宝,我们可以理解,可是,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元载囤了这么多的胡椒,就完全不可理解了。

实际上,当时大陆不产胡椒,胡椒全赖进口,主要来自于东南亚一带,需求量大,进口量小,所以异常珍贵。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唐之后,宋哲宗时,广州每年向朝廷进贡檀香2000斤,胡椒50斤,后来,哲宗还感觉数量过大,又减为檀香1000斤,胡椒20斤,由此可见,胡椒的珍贵稀有。

可是,谁能想到,当了15年唐朝宰相的元载,家里竟囤了64吨胡椒,简直多到没有天理。

胡椒原产印度及东南亚各国。大陆最早记载胡椒的著作是西晋司马彪的《续汉书》:

天竺国出石蜜、胡椒、黑盐。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对胡椒还有具体详细的描写:

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

唐人豪爽开放,各种饮食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所以胡食很快受到追捧,长安城中遍布胡人的食肆和酒家。这满大街飘香的猪牛羊肉,在加工制作时,都少不了胡椒这一重要调味品的加入。所以,有唐一代,人人喜食胡椒,不可一日无此君。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但是因为胡椒是进口货,又是高档紧俏货,所以在当时的长安城,也只有钱人家,可以顿顿吃上胡椒面、椒盐味牛羊肉。

关于元载数十吨的囤胡椒,一如今日的贪官,家里堆满茅台五粮液,有一种近乎野史的说法是,元载因为家境贫寒,小时候的最大愿望就是可以吃上一碗美味的胡椒牛肉面,所以后来他升官发财后,便开始近乎变态的囤积他三生三世都吃不完的贵重的胡椒,恶补小时候的严重缺失。

《旧唐书》对元载的记载是: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

《新唐书》也说:

载少孤,既长,嗜学,工属文。

一个父亲早逝的寒门少年,天资聪慧,类似今天的贫穷少年,走在繁华的大街之上,在熙来攘往、人头攒头的各种美味吃食店门口,他也想吃一回麦当劳肯德基澳门海底捞,只让我们感叹和心疼,可是,长大为官作宰后,他为了实现胡椒面自由,犹如饕餮般无止境贪敛财货的行为,却让我们极度鄙夷和不齿。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在唐之后,历经宋元明三代,胡椒仍属于高档奢侈进口货,价格昂贵还用途广泛。川人做菜要用胡椒,医生配药用胡椒,甚至连道教养生,也赶时髦般用上了胡椒。那时的道士们还坚信,口服胡椒和吸入胡椒燃烧时产生的香气,有延年益寿之功。士大夫们更是跟风说,胡椒还有壮阳之效。

原本只是被唐朝有钱人吃牛羊肉拿来当调味料的胡椒,也因此渐渐身兼数用,以至于到明朝,竟直接把胡椒当做香料来用。

因为胡椒干燥体积小,易运输耐储存,又价格昂贵,明朝时甚至一度把胡椒当做货币来使用。永乐年间,来自苏门答腊的胡椒,竟至卖到一斤十到二十两银子。

明朝人写的小说《金瓶梅》第16回写李瓶儿决定改嫁西门庆,送上的嫁妆是:

奴这床后茶叶箱里,还藏着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蜡、两罐子水银、八十斤胡椒,你明日都搬出来,替我卖了银子。

这八十斤胡椒究竟卖了多少钱,我们不知道,但是,这一茶叶箱的东西,后来一共卖了380两银子。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明朝万历年间,一升胡椒的价格是纹银六钱,一升胡椒的重量在600-700克,由此推算,李瓶儿床后的这八十斤胡椒,卖个五六十两银子,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这五六十两银子的购买力有多强,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同样以小说《金瓶梅》为例,该书写西门庆朋友常峙节买房子,“门面两间,二层,大小四间,只要三十五两银子。”这是两层小洋楼的价钱,再来看西门庆买的四层大洋房。“门面二间,到底四层”,需要的价钱是120两银子。

由此可见,李瓶儿带来的这八十斤胡椒,就等于是带来了一套复式洋房。

胡椒不但在古中国价值不菲,就是在欧洲各国,同样是顶级奢侈品。

公元410年,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包围了罗马城,要求罗马人交出的财物,除了5000磅黄金、3000块银币、4000匹丝绸、3000匹布料,还有就是3000磅胡椒。

这罗马人的3000磅胡椒,和元载的64吨胡椒,都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都是当时的人们拿真金白银,从印度进口来的。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当然,这还要感谢勤劳的阿拉伯人,是他们,把胡椒往东带到了中国;往西,又带到了欧洲。

在罗马时代,胡椒不仅是香料之王,还和真金白银一样属于硬通货,另外,胡椒还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以至于在中世纪的欧洲,流传这样一句谚语:“他没有胡椒”,意思是,这个人是草根一枚,无钱无权,无足轻重。

因为胡椒贵重,所以,在欧洲,同样出现了像元载一样的胡椒狂热迷恋追逐者,这个人就是著名航海家哥伦布。

因为是以胡椒为代表的东方香料的狂热粉丝,所以,哥伦布最终成功说服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同意为他出钱,资助他航行到东方古国印度,运来香料。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临行前,哥伦布还信誓旦旦向女王保证说:“只要花上一个中等卡斯蒂利亚贵族一年的收入,我便能找到通往印度的道路,让卡斯蒂利亚独占香料贸易。”

虽然哥伦布如此信誓旦旦的保证,可是,最后航海归来,他给欧洲大陆带来的不过是辣椒、烟草、玉米、木薯等农作物,而并非香料。因为,他率领船队,浩浩荡荡从巴罗斯港出发,横渡大西洋,最终西航到达的是巴哈马群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而并非他一心向往到达的遍地是胡椒的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所以,他当然带不回真正的香料。

从此后,哥伦布彻底失去西班牙王室的信任,他的航海生涯也走到了尽头。

“东方是那么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教皇乌尔班二世)

为了把胡椒弄到手,他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愿意去呢?(《詹姆斯王》)

哥伦布之后,航海家达·迦马受葡萄牙资助,最终通过胜利远航,给葡萄牙王室带来了数量庞大的香料,成功打破了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人对香料的贸易垄断。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在这之前,印度的胡椒,到达欧洲各国,需要舟车劳顿,道阻且长。先由阿拉伯商人从印度运到埃及,然后由埃及运至意大利,再由意大利转运至威尼斯,最后才辗转到达欧洲贵族们手中。

自达·迦马发现印度洋新航线后,欧洲市场的胡椒价格就开始猛跌。从此,千百年来价格高昂的胡椒,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因为小小一粒胡椒,人类自此开启一个全新的大航海时代,可是,沿海太多国家黑暗的殖民地时代也从此来临,他们原本小国寡民般安宁富足的和平生活,也被彻底打破。

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夸张点说,如果没有这小小一粒胡椒的巨大诱惑,哥伦布或许就不会阴差阳错发现新大陆?

正如著名作家茨威格所言:“欧洲人入侵印度的第一推动力完全是世俗的和功利的,那就是对香料的极大的需求。”

真不知这小小一粒胡椒,它带给人类的,是福大于祸,还是祸大于福。

历史上的胡椒有多贵?80斤胡椒等于一套复式洋房

除了在欧美地区,在大陆的明朝,胡椒也遭遇了类似命运。

自从郑和下西洋,远航胜利归来后,虽然此行并非如哥伦布、达·迦马一般,是为了直奔胡椒的功利目的而去,可是,满载各种中国土特产的郑和,同样从当地带回来大量胡椒。

这是因为一则胡椒在当地同样是土产,并不值钱;二则胡椒干燥重量轻,易于运输;三则胡椒在当时的中国,同样是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自郑和下西洋带来大量胡椒后,一时之间,在当时的明朝,胡椒很快便供大于求。不管是用于食用药用还是熏香用,也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自郑和下西洋后,随着海上运输、海外贸易的大规模发展,胡椒也开始一变而为司空见惯寻常物。

曾经被元载无止境贪婪达数十吨,被李瓶儿郑重放入茶叶箱用于保值的胡椒,属于它们的光辉历史,从此一去不返。

这世间,如胡椒一般,曾经被捧至掌心、奉若瑰宝,终有一天又被视若寻常、弃如敝屣的,又岂止胡椒,又何止胡椒?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