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22岁赴缅,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作者:小欣观史
十万将士赴沙场,忠骨漫山几人归。

1942年,为了配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战局,也为了守卫滇缅公路的安全,中国军队的领导组建远征军赴缅作战。这是中国军队近代以来第一次奔赴国外战场进行战斗,打击的对象是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者,战士们出发时意气风发、满心壮志,却没想到因为不熟悉地形、前线军官指挥不力,再加上和盟军之间沟通不畅等各方面因素,首次出兵惨败而归,部队伤亡多达五万余人,仅野人山一战牺牲的战士就有三万多人,活着走出大山的士兵仅有1300多人,而这其中仅有一位女兵,她就是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刘桂英。作为唯一一名活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刘桂英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情景让她发出“山里比日寇更可怕”这样的感叹?

视频链接: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22岁上前线抗日,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22岁赴缅,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纪念远征军的诗歌

老英雄刘桂英于2021年11月16日在安徽合肥与世长辞,享年102岁。她出生于1920年,老家在湖南长沙,家境贫寒,父母都是农民,雪上加霜的是,因为战乱和贫穷,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小小年纪的刘桂英也成为孤儿,后来她被好心人送进长沙贫女院,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爱心福利院,这才有了一个安身之所。生活的困顿让刘桂英锻炼出坚强的品格,她从不向命运低头,贫女院里时常有附近学校的老师前来授课,刘桂英总是最积极上课的那一个,1937年,刘桂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沙市湘雅医院,成为这里的实习护士,这一年她17岁。

没过多久,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在神州大地上燃起战火,中华儿女的抗日救亡运动也随之展开。刘桂英对这些肆意践踏他国领土、残害无辜百姓的外来侵略者十分痛恨,早早就立志参军,在工作期间竭尽所能学习医护知识,渴望有一天能学有所成,在战场上救治更多的伤员。毕业之后她立即投身到抗日队伍中,加入国民党军队第22师,成为了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22岁赴缅,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抗战时期的护士

日军最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曾立下“三个月内占领中国”的雄伟目标,战争初期也确实势如破竹,接连攻占大陆多处重镇要地,但他们还是小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决心,也没有认识到中国军队的巨大潜力。中华民族上下一心,在前线和后方利用多种渠道抗击日寇,日军不仅没实现三月计划,反而被彻底拖住脚步,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时间拖得越长,日军的优势就越微弱,毕竟他们只是个弹丸岛国,没有那么丰富的战争资源。恼羞成怒的日军打算下狠招,在中国境内实施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对占领区实施扫荡,打击中国军民的抗日力量。为了截断中国军队的后勤供应,日军利用自己在制海权和制空权方面的优势,封锁大陆通往境外地区的交通要塞,增加中国军民的抗日难度。

1942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到美军的重磅出击,还被封锁了海上的后勤运输线,为了挽救自己的颓势,日军将目标转向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区的缅甸,打算抢夺滇缅公路的实际控制权,建立起一条贯通亚洲战场的陆上交通干线。缅甸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在二战期间受到纳粹德军的打击,抽不出精力来管理这片遥远的殖民地,缅甸当地的武装力量更不是日军的对手,首都仰光很快就被占领,滇缅公路岌岌可危。同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盟友,英方领导向中国提出合作申请,要求中国军队派兵前往缅甸,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军队的领导没考虑多久就同意了,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盟友的求援,也是因为滇缅公路对于大陆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22岁赴缅,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联通中国的西南地区,源源不断的国际援华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运往中国境内,分散到内地的抗日战场,尤其是后期日军把守大陆交通干线后,滇缅公路就成为中国唯一一条对外联系通道。为了保住这条“抗战生命线”,也为了防止日军沿着公路线进击大陆西南大后方,中国军队的领导很快就组织成立了中国远征军,应英军要求入缅作战。

刘桂英也在第一批的远征军部队里,以医护人员的身份随军开拔。初期中国远征军打得十分顺利,中国军队的领导还亲自前往缅甸北部的战区观察战况,日军接连吃了好几场败仗,作战部署也被彻底打乱。但是危机很快到来,毕竟此次作战是前往人生地不熟的缅甸,远征军将士不熟悉地形,所以行军打仗都得靠英国军队或者当地的武装势力配合辅助,开始时英军很是配合,但当他们得知缅甸的首都仰光被日本侵略者占据之后,作战态度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将协同配合的作战要求完全抛于脑后,以保存部队实力的名义连夜撤出驻扎地同古,只留下中国远征军孤军奋战,最终同古被日军占去,远征军无奈撤离。1942年4月,因为双方之间配合不当,战场上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英军开始全线撤退,中国远征军也别无他法,分成两拨人,一拨人转去印度,一拨人来到野人山。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22岁赴缅,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野人山

为什么会来野人山?这是因为不少人想要效仿八路军的游击战术,觉得进了大山日军就不能马上发现他们的踪迹,山里还有野果野菜之类的东西可以充饥。但这些士兵还是想得太简单了,野人山的危险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它被当地人称为“吃人的绿色魔窟”,初看时只觉得山高林密十分适合隐匿身形,但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里的恐怖程度甚至要远远超过跟在后边穷追不舍的日本侵略者。野人山未经开发,没有专门供人通行的路,部队在进山之前就将坦克、汽车等无法携带的大型军用器械炸毁,力求做到轻装上阵。

刘桂英所在的医护队属于后勤人员,一直走在部队中比较靠后的地方,她和身边的战友都是在1942年5月中旬进入野人山的,刚进去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原来入口处残留着一千多具烧焦的尸体,尸体上残存的布料告诉刘桂英,这些都是自己的战友。部队领导告诉她,这是战友们自己选择的,他们都是伤员,行动不便,无法在野人山中长途跋涉,继续留下来只会增加部队的负担,但是又不想被日本侵略者俘虏,所以才选择了这样的惨烈的方式引火自焚,表明自己宁为烈士死、不做降俘生的坚定决心。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22岁赴缅,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远征军烈士墓碑

深受触动的刘桂英迈步走进野人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艰难前行,因为没有路,她和几名医护队的战友只能手拉着手慢慢前进,没走几天脚上就磨出了血泡,那钻心般的疼痛让她几十年后都记忆犹新。野人山属于原始森林,到处都是参天大树,沼泽遍布,野兽横行,还有另外一些蚂蝗、毒蛇等危险物种,瘴气蔓延。本来大家想的是在山林间找些野味野果什么的果腹,但现在根本不敢随意下口,就怕吃错东西中毒身亡。白天的野人山尚且还可以走动,阳光透过树林缝隙映射其中,但一到了晚上,四周弥漫的全是黑暗和恐惧,豺狼虎豹肆意横行,让人夜不能寐。

森林中潮湿闷热,再加上所有人内心都十分紧张,不少人开始生病,但急行军的路上本就缺医少药,所以战士们的病情难以控制,山里卫生条件差,瘟疫也就此蔓延开来,就连部队领导都差点染病殒身。这时候刘桂英是最难过的,她本来是医护人员,却没办法帮助那些无药可救的伤员,每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病痛折磨,看着战友白白牺牲。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22岁赴缅,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中国远征军

一段时间之后,军用地图彻底失去作用,部队迷失在茫茫森林中,更恐怖的是后勤物资彻底用尽,远征军断粮了。大家先是把战马杀了充饥,后来把皮带煮来吃,最后饿得受不了了,找到什么吃什么,大量的士兵因为食物中毒而丢失性命。越往前走,蔓延的瘴气越来越多,不少人因此发起高烧神志不清,和大部队失去联系,被迫留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生死不明。刘桂英也生过病,也曾经掉下过悬崖,好在她福大命大,自身也有一定的救护常识,最终和战友一起走过了最危险的地段,他们从夏天走到秋天,终于在伤痕累累的时候看到远处的峭壁上有搭建好的帐篷,此刻的刘桂英热泪盈眶,因为她知道自己终于走出密林,得救了!

刘桂英到达的地方是盟军修建的供给站,她在这里休息了一段时间,然后就被送回国内。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女兵,大家都称赞她的坚韧和勇气,称她是女英雄,但刘桂英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如今刘老已经离开,但她的事迹和精神将会万古流传,让我们向所有的中国军人致敬!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22岁赴缅,直言山里比日寇更可怕

辗转野人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