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作者:江南史话

1952年7月,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推翻了埃及法鲁克王朝统治,新生的纳赛尔政权开始对华示好。1955年5月13日,埃及方面派代表访问中国。5月30日,中埃两国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和西非地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建交之后双方关系日渐升温,由于彼时埃及正受西方国家封锁,大量棉花滞销,中方曾连续2年大量进口埃及棉花,进口的棉花曾一度占中国进口货物量的96%。当时埃及正在修建著名的阿斯旺大坝,钢材大量缺乏,虽然中国国内钢材供应也很紧张,但中方仍以成本价向埃及出口了6万吨钢材。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埃及阿斯旺大坝

正因为中方屡次雪中送炭,解了埃及的很多燃眉之急,深深感动了埃及人民,所以两国关系日益亲密。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时任埃及总统的萨达特为了摆脱苏联控制,突然将所有苏联顾问和专家驱逐,随后与以色列单独和谈,将苏伊士运河收回。

苏联对此恼怒至极,立即要求埃及偿还苏联给埃及的巨额贷款,这些贷款都是历次中东战争时埃及所欠下。埃及不得不想办法偿还苏联贷款,甚至到了以物还贷的地步。埃及总统萨达特不得不向老朋友——中国求援,中方也给予了埃及人民力所能及的帮助。

1976年中国航空工业代表团到达埃及,在参观埃及空军装备时了解到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埃及还将一架当时比较先进的苏制米格-23战机送给了中国,使得当时隔绝世界近20多年的中国航空工业接触了不少先进的技术。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米格-23,埃及曾送给中国一架

当时中国国内形势也在发生巨大变化,1978年国家给航空工业下达了紧急指示,希望尽快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手段,为中国空军提供先进水平的作战飞机。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还是歼-6、歼-7等战机,几乎落后美苏和西方国家先进战机一两个代差。

要想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就必须花费巨额外汇,可当时中国正大搞国内经济建设,自身还承担着许多繁重的援外任务,根本拿不出钱来。1979年1月,中央决定停止所有的无偿对外军援,改为有偿收费。实际上,从建国一直到1979年,中国陆续无偿援助了亚非拉国家近千架战机。

为了卖出战机,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随之成立(简称中航技),专门从事军机进出口贸易。考虑到当时中国能出口的军机型号有限,而且都是仿制于苏联装备,于是中航技把第一批客户瞄准在与中国关系友好但与苏联关系紧张,还要和美国关系一般的国家上,埃及则刚好符合这些条件!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歼6已经落后世界

恰好当时埃及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战机损耗很大,急需补充。1979年1月,埃及副总理图哈米来华访问,会谈时图哈米副总理向中方求援,希望中方能紧急提供战斗机和相应的发动机配件。不过,中方委婉地告诉图哈米,中国的战机已经开始“收成本费”了。

图哈米听后也很吃惊,突如其来的变动让他一时不知怎么回应,表示需要回国请示。中航技公司则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巨大商机,有了向埃及卖战机的想法。恰好图哈米回国的次月,埃及航空公司向中国求援,表示他们一架AN-24运输机需要大修。由于中国的运7是仿制的AN-24,因此中方可以提供零部件和维修。三机部立即嗅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决定趁修飞机的机会去卖飞机。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苏联AN-24运输机

当时出国远没有如今这样方便,更何况是去兜售战机,于是中航技卖飞机的成员们混在AN-24维修专家队伍里前往埃及。第一次出国卖军机,大家也没有经验,代表团团长刘国民从外贸部借来一本贸易合同,以备谈判时作为参考。同时他又从民航局借了2份客机的进口合同,依葫芦画瓢,把自己的角色换成了出口方,以此“制作”了一份战机出口合同。

出国必须有经费,好在是埃及方面向中方求助飞机维修,因此代表团的机票和食宿由埃方负责。代表团出发前,三机部出国小组将省下来的5美元外汇给了刘国民以备急用,于是7人的代表团就怀揣着5美元登上了前往埃及的飞机。临行前三机部领导特意交代:卖飞机要美元、要现汇!可见当时中国外汇有多么匮乏。

3月15日,代表团一行抵达埃及,可埃及民航主席因出国访问,导致维修AN-24事宜无人对接,7人代表团差点流落街头。好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及时将众人接到使馆暂住,等到第二天,埃及航空公司将代表团接走谈判。在商谈AN-24维修时,埃及航空认为中方代表没有苏联安东诺夫公司颁发的修理AN-24飞机的授权证,便礼貌终止了谈判。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中国访埃代表团7人合影

本来修飞机也不是此行的重点,重点还是卖飞机。不过,谈判结束后如何与埃及政府和军方搭上线,向他们表达中方兜售战机的想法,大家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这时,驻埃大使姚广帮了大忙,他立即表示全力支持中航技的军售计划,姚大使与埃方政府首脑关系要好,当即与图哈米副总理取得了联系。

在姚大使的帮助下,中方代表团与埃及军方接上了头。埃及军方听说代表团是图哈米副总理邀请来卖飞机的,也不敢怠慢,连忙派车将代表团接到了旅馆,并派专人陪同。随后中埃双方开始了谈判,令中方代表始料未及的是,前期谈判都非常顺利,对出口型号、数量等等都取得了一致,唯一出现巨大分歧的是:埃方仍希望此次军售是无偿援助!

其实埃及方面仍没有从军事援助的思维圈里走出来,20多年来中国都是免费给他们提供战机,而这次突然要收费,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谈判就此陷入了僵局,双方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拉锯了很久。埃及方面还多次打苦情牌,认为己方在上一场战争中损失惨重,再来高额的军购可能无法承受。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中国歼6战机

中方代表也不松口,而且设身处地的说服对方,让埃方感同身受。中方代表提出当前埃及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3倍还多,而且埃方有苏伊士运河稳定的财政来源,年收入可达10亿美元。中方代表希望埃方从中国人民的处境和中埃两国的友谊出发,理解我们卖军机的苦衷,况且我们对埃及朋友只收了“成本费”!

话说到这个份上,埃方也不好意思再提“白拿”的事,不过接下来的谈判依旧很艰难。双方初步拟定了一个军售清单,主要机型和装备如下:44架歼6、6架歼教6、220台涡喷-6发动机、28台涡喷-8发动机,同时还包含了这些装备的维修和售后服务。

这是中国第一次有偿军售,歼-6到底该卖多少钱,大家也没个谱。通过歼-6与性能相当的外国战机报价进行比较,在确保不吃亏的前提下,代表团给出了120万美元/每架的单价。那么这个价格到底是贵还是便宜呢?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巴基斯坦空军的歼6

当年歼6国内的采购价大约在144万至150万人民币左右,按照1979年1美元对人民币的官方汇率是1:1.4962,一架歼6国内采购价以美元算的话,单价大概在100万美元。如此算下来,每架飞机利润在20—30万美元,这也是因为埃及与中国一直保持良好友谊的优惠价。以此为蓝本,后续出口到巴基斯坦、索马里等等国家的歼6每架价格大多在120万美元上下,歼教6则在140万美元左右。

谈判得到了国内的全力支持,不过在运费上埃及军方又采取了拖延战术。中方认为运费应该是合同总价的4%,外加1%的保险费,但埃方以运费太高中止了谈判。不过,埃方私下经反复调查发现,军火运输不同于普通货物,运费一般比较高,而且其他国家军火运输费用竟远超中方,于是又恢复了与中国代表团的接触。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最为关键的是,埃方内部最后针对是否购买中国的歼-6产生了分歧,以至于此次军购差点流产。当时埃及内部对购买战机出现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认为当前埃及空军战机损失殆尽,以至于空军飞行员根本没有足够的战机训练,歼6便宜可靠性好,批量进购一批作为作战训练用,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一方案得到埃方内部对华友好人士的支持。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代表团团长刘国民与埃及空军司令助理合影

另一派则认为不应该购进这种性能指标落后的二代机,以色列及周边邻国已经纷纷开始换装三代机,以歼6的老旧技术和战斗力,一旦真的打起来的时候,可能不是对方战机的对手。两派争论的意见传递到了埃空军司令处,空军司令的意见则是不买,他把自己的意见写成报告上报了国防部。

这直接导致谈判就此中止,埃及军方甚至一个月都没有搭理中方代表。这是此次交易中最大的一次危机,代表团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姚广大使。姚大使的意见是必须再争取一次,他亲自带领代表团团长刘国民到图哈米副总理家中拜访。

姚大使与图哈米副总理私交甚好,当他了解到中国军售项目已经搁浅后,立即当着姚大使和中方代表团团长的面,拨通了时任埃及副总统、前空军司令穆巴拉克的电话,将军售的情况向他做了汇报。穆巴拉克是埃及的2号人物,也是实权派,既懂军用航空技术,又在空军里有绝对的影响力。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穆巴拉克副总统

值得一提的是,穆巴拉克是少有的阿拉伯国家中对华非常友好的领导人之一。他在担任总统之前曾2次访华,在担任总统后曾9次访问中国,他曾多次把中国形容为“埃及的可靠朋友”,拥有“兄弟般的情谊”。

穆巴拉克听完图哈米的汇报后,立即邀请姚大使和刘国民前往副总统府面谈。两人来到副总统府,受到了穆巴拉克副总统的热情接待。当他听完姚大使的汇报后,顿时火冒三丈,连连质问空军怎么回事?中国代表诚心实意不远万里来到埃及来谈合作,开出了如此优惠的条件,为何埃及空军还不接受!

穆巴拉克在与埃空军主要负责人通完话之后,又转头安慰姚大使和中方代表,他直率地说道:“只要是中国人来跟我谈合作,我闭着眼睛都敢签字!”穆巴拉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让中方两人非常感动,临别时穆巴拉克让两人放心,埃及军方将会重启中埃军贸谈判。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穆巴拉克

穆巴拉克亲自指示埃空军司令,使得双方谈判得以恢复,有了穆巴拉克副总统的影响力,谈判也就顺畅了许多。这也说明在国际军贸中,外交影响力往往是决定性因素之一,穆巴拉克也是考虑到对华关系以及两国人民的友谊,才下决心促成这桩生意。

军售谈判进行得比较顺利,埃方已经决定采购中国的歼6及相关零部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5月2日,双方正式签订协议,按照双方初期拟定的产品清单,购买50架歼6(包括6架歼教6)以及部分航空发动机,一共是1.3亿美元。另外埃及空军还有部分从苏联购进的战机和装备需要中方修理,修理费是0.3亿美元,整个合同金额高达1.6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家外汇储备的14%!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埃及空军的歼6

这是新中国军售第一单,意义非常重大,从此开启了中国军贸出口新局面。中埃双方有了第一次的合作,双方的军贸进一步升级,1980年4月,中埃签订关于埃及进口中国60架歼-7战机及配套零部件合同,总金额高达2亿美元。这批战机埃方需求非常紧迫,第一批当年就交付了20架,埃空军对这批战机提出了改进建议。因此剩余的40架歼-7升级到了歼-7II,并在发动机、武器系统和雷达系统都做了提升,到1982年12月前全部交付。

根据协议测算,这批歼7战机出口的单价约在250万美元左右,而当时国内空军的采购价约200万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折算美元大概是130万美元。考虑到第二批40架歼7进行了大范围升级,可能成本会增加一些,但总体上来说,利润还是不错的。当然,挣多挣少并不是最主要的,这两单军火交易带来了近3.6亿的美元外汇,当时全国外汇基本在30亿美元上下,这笔外汇对支援经济建设、引进先进的航空技术和装备有着重大作用。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埃及空军的歼7

通过埃及的两个巨额军贸订单,也为中国攒下了好名声,物美价廉的中国军机获得了许多国家青睐。就在中埃签订60架歼7合同后,约旦空军又找上门,订购了价值2.2亿美元歼-7M战机(搭载英国的先进航电设备的歼-7IIA)。这款专为约旦空军定制的战机,因性能卓越,又吸引了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国等国的订购。

从1979年到1986年期间,中埃相继签订了大小13个军贸合同,总价值3.9亿美金。上世纪90年代末,两国签订了当时金额最大的军贸订单——价值3.47亿美元的80架K-8E教练机供应合同。这个军贸合同有些特殊,因为当时与中国竞争的还有捷克和意大利的教练机。

中方最终通过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打动了埃及空军的心,拿到了这笔大单。按照协议,中方先提供10架教练机,随后提供两批15架、10架的零部件供埃及方面组装。埃及方面最后自行组装了45架K-8E教练机,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了90%。

埃及1.6亿购买50架歼6,竟嫌性能落后不愿给钱,最后穆巴拉克解围

K-8E教练机

2004年11月,埃及再次向中国订购了40架K-8E教练机,中航工业决定向埃方转让该机的全套生产技术,帮助其实现国产化。双方还成立了K-8E教练机维护中心和联合航空设计局,极大提升了埃及航空工业能力,这也是中国为数不多装备和技术同时输出的军售合同之一。

以对埃及军机出口第一单“零的突破”为起点,中国先后向多个国家出售多款战机和发动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一度成为继苏、美、法之后第4大武器出口国,在从1984到1987年短短4年里,中国对外军售贸易额达82亿美元,占当时总出口额的7%!这些大量出口外汇,为提升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和航空工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