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作者:聪明的风铃008

在大红电影《战狼》中,有这么一句话曾印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国家领土安全素来是主权国家不可动摇的底线,可就在中东地区,有一个占地面积80万平方公里的岛屿,在整整66年内被两个国家“互相谦让”,均不敢纳入本国势力范围。

一、战略岛屿

这座岛屿名叫蒂朗岛,坐落在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之间。

蒂朗岛极为干旱,绝大部分地区都是人烟罕至的荒漠,既不适合耕种,也没有特殊的石油、矿产资源,因此,单从土壤条件上看,蒂朗岛确实没有争抢的价值,可偏偏这样一块小岛屿,却横亘在红海的正上方。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其北部有一条名为亚喀巴的海湾,是约旦唯一的出海口、巴勒斯坦以及后来建国的以色列出海的重要海上通道。

而蒂朗岛,恰恰位于红海和亚喀巴湾之间。

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让蒂朗岛“命运多舛”,近代以来备受关注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以及第三次中东战争,导火索都是蒂朗岛。

可历史上的蒂朗岛,却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坎坷。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奥斯曼帝国尚未覆灭时,蒂朗岛是其领地,彼时埃及与沙特阿拉伯也不过是统一帝国的成员之一。

自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不断扩张,英国作为此时的头号强国,在世界各地疯狂殖民,而位于亚非之间的苏伊士运河地区,自然令英帝国垂涎欲滴。

随着奥斯曼帝国国力衰退,英国伺机将埃及以及蒂朗岛占为己有,不久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长达五年的战争结束后,英国虽然获得了名义上的胜利,可国内经济以及军事实力都大不如前,“日不落帝国”的皇冠逐渐附上阴霾。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随着被殖民地的反抗愈演愈烈,埃及也涌现出一大批英勇的国民武装,以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1922年,埃及宣布独立,英国表面上大方承认了埃及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可实际上,却紧握着蒂朗岛的军事操控权,暗中等待合适的时机,以此搅动中东局势。

二、霸主作梗

埃及独立后,也曾向英方沟通关于蒂朗岛的主权问题,然而在那个年代,国际秩序遵循的标准只有四个字:弱肉强食。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两国实力悬殊,埃及并没有足够的资本叫板英国,即使强行将蒂朗岛归为己有,埃方也不一定能安稳地守住这块肥肉。

1932年,沙特阿拉伯第一任国王——伊本沙特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让英国在中东地区的殖民力量受到空前打击。

而蒂朗岛,本就位于沙特阿拉伯与埃及之间,对两国的海上运输至关重要,在沙特与埃及都想将其占为己有的欲望之下,英方的做法便至关紧要。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而正如埃及独立时英方所盘算的,既然不能在中东攫取利益,倒不如引爆蒂朗岛这颗定时炸弹。果不其然,沙特独立后不久,英方就不顾埃及反对,将蒂朗岛划分给了沙特阿拉伯。

如果沙特阿拉伯控制了蒂朗岛,埃及东北部地区的航运路线便全面受制于人,亚喀巴湾通往红海的道路主权,也尽数落入了沙特手中。在之后的几年里,英方得偿所愿,沙特与埃及因为蒂朗岛问题产生了数次纷争,红海地区局势日益严峻。

沙特虽然拿到了蒂朗岛,但英国在蒂朗岛上的军事布置并未全部撤下,其野心人尽皆知。可就在英方算盘打得叮当响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成立了——以色列。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二战过后,国际局势再次变动,美国以强悍的军备力量坐稳了世界第一的交椅。

1947年,在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允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以圣城耶路撒冷为中心,建立全球第一个犹太人国家。

1948年5月14号,以色列正式宣布成立,并于次年5月11日获得联合国合法席位。

以色列以犹太民族为主,虽然总人口截止2021年也不足一千万人,但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是全球霸主美国,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自建国之初便远超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中东地区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国家与国家、教派与教派之间,存在着难以磨合的分歧,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而以色列建国后,由于蒂朗岛对其来说也是重要的航运通道,实力不如以色列的埃及和沙特,一夜之间便认清了现实,站到了同一战线上。

三、互相谦让

以色列以犹太民族为主,而围绕在它周围的国家,主体基本是阿拉伯民族。虽然在千年之前,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来自同一个祖先,但随着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分化,两个民族逐渐成为了敌对关系。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仅在二战之后,中东地区大的宗教战争就发生了五次,小规模的冲突更是数不尽数。犹太人在美国支持下,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地域中分割出一块狭长的国土,对阿拉伯民族来说无疑是最深的挑衅,但在绝对实力的震慑下,阿拉伯国家也只能忍气吞声。

以色列国境线狭长,南部濒临亚喀巴湾,是其唯一的出海通道。如果蒂朗岛、也就是亚喀巴湾通往红海的关键岛屿被阿拉伯国家控制,那以色列的海上贸易无疑将受到严重打击。

因此在建国之初,以色列便采取了威慑政策,将来自美方的军事支援和经济支援通通摆在明面上,为的就是告诫周遭的阿拉伯国家,不要与自己为敌。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而在后来与阿拉伯国家的几场大型战争中,以色列也确实以碾压性的实力,取得了“中东小霸王”的称号。

以色列的犹太民族历经千年才有了自己的国土,暂时还没有全面征战阿拉伯国家的念头。可如果双方彻底开战,蒂朗岛作为埃及曾经的领土、如今又掌控在沙特阿拉伯手中,一旦开战,只要封锁蒂朗岛周围的海域,那以色列唯一的海上通道亚喀巴湾就被彻底封锁了。

不论是沙特阿拉伯还是埃及,虽然都曾以为蒂朗岛是块香饽饽、互相争的不可开交,可一旦一方单独吞下蒂朗岛,无疑就会被以色列视为头号目标。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因此自以色列站稳脚跟,双方都开始认识到蒂朗岛问题可大可小,处理得当或许能尝到甜头,处理不好,惹来的恐怕是炮弹了。

1950年,沙特阿拉伯发表声明,一改曾经对在蒂朗岛问题上对埃及的强硬态度,声称要按照历史根源,将原本就属于埃及的蒂朗岛归还给埃及。

附加条件也十分简单友好,便是埃及需要允许沙特阿拉伯在蒂朗岛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不得封锁蒂朗岛。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这样的声明表面上十分完美,但实际上沙特阿拉伯是在对以色列说:“蒂朗岛的主权自古以来就是埃及的,有事就去找埃及,不要找我!”

埃及自然不会心甘情愿接受这烫手的山芋,很快就借英国的名义回应沙特阿拉伯:“当初英国将蒂朗岛分给沙特,这岛早就是沙特的了!”

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看到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像“踢皮球”一样对待蒂朗岛,虽然都眼红蒂朗岛的地理位置,但奈何有心无力,连公开站队表态的人都没有,生怕惹得以色列和它背后的美国发怒。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皮球”一直踢到1978年,美国才终于出面了。

四、尘埃落定

沙特阿拉伯与埃及,在蒂朗岛主权上“互相谦让”,看似“怯懦”,实际上是以退为进。

一来两国结束了之前的对立关系,以蒂朗岛为媒介开始频繁沟通,在经济、能源、军事等方面开始了广泛合作。

二来,两国在蒂朗岛主权上含糊其辞、彼此推诿,即使以色列想以蒂朗岛为引挑起纷争,埃及与沙特阿拉伯都能以“对方才是责任国”为借口,将战争化为“三方会谈”,慢慢解决蒂朗岛问题。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就这样,蒂朗岛主权便被一直拖延,埃及与沙特对此事也一致采取忽视政策。

原本在沙特将主权让渡给埃及后,就撤回了驻扎在蒂朗岛之上的部队,之后的几十年间,蒂朗岛岛屿上并没有常驻居民,只有为数不多的埃及军事哨所和联合国维和部队,而这些为数不多的埃及部队,也不过是象征性的驻扎。

以色列原本还保持忍耐,与埃及和沙特绕圈子,可中东地区的战争,还是爆发了,而导火索依旧是蒂朗岛的归属权。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以色列以埃及为主要打击对象,连带着对其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发动四次战争、持续二十余年,而最终受苦的不过是中东地区的人民。

1978年,在美国的牵头之下,埃及与以色列终于坐上了谈判桌,签订了《戴维营协议》,由历史原属国埃及持有蒂朗岛主权,而以色列的船只则随时都能在蒂朗岛海域通行,埃及不得无故挑衅阻拦。

埃及既无力与美国反抗,也不想继续和以色列进行战争,因此签订这个协议也算是各取所需。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但时局变换莫测,埃及并没有相信依靠一个协议,就能彻底掩盖蒂朗岛“定时炸弹”的属性。因此在之后的十余年里,埃及没有强势宣告蒂朗岛主权,而是采取“放养”政策。

千禧年后,全球迈入建设现代化经济的新时期,崇尚和平和反对战争的主旋律越加明显。

原本在以色列攻打埃及时还庆幸自己早早归还蒂朗岛主权的沙特阿拉伯,又开始眼红埃及和蒂朗岛附近的和平局面了。

随着沙特阿拉伯以丰富的石油资源,在中东国家甚至全球的影响力逐渐攀升,与美国的石油联盟关系也逐渐紧密,沙特国会便开始重新布局蒂朗岛问题。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2016年,沙特阿拉伯在获得了美国允许的前提下,向埃及提出谈判,要求埃及再次让渡蒂朗岛主权。

沙特阿拉伯原本以为埃及会拒绝这次谈判,可没想到发展得十分顺利。

2016年4月9号,埃及内阁向埃及议会提出决议,将蒂朗岛、连同附近的塞纳菲尔岛一齐转让给沙特阿拉伯,次年6月14号,埃及议会以多数票通过,并在埃及首都开罗公布了此次全体表决结果。

埃及之所以如此“慷慨”,首先是由于它本身并不打算彻底接收蒂朗岛,一旦以色列再次以蒂朗岛向埃及发难,埃及根本无力招架;其次,埃及与以色列因为蒂朗岛问题而进行军事斗争的几十年间,沙特阿拉伯则专心于石油经济建设,其实力早已远超埃及。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是亚喀巴湾通往红海的道路上唯二的两个岛屿,埃及将其尽数转让给沙特阿拉伯,一旦中东地区因为海域问题开战,埃及便能事不关己、保持中立。

而沙特既然主动向埃及索要蒂朗岛,也并非想白白占便宜。

为了表示诚意,沙特阿拉伯向埃及提供了超过两百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两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也更加紧密,这对埃及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五、结语

从1950年沙特主动归还蒂朗岛,到沙特与埃及之间“互相谦让”,再到2016年埃及国会再次转让蒂朗岛,悬而未决68年的蒂朗岛问题终于在埃及、沙特阿拉伯、以色列、以及美国的各方满意之下,告一段落。

埃及原本是蒂朗岛的原属国,在自身实力衰微的情况下无力保持领土主权,被英国从中作梗,将蒂朗岛当作搅乱中东局势的棋子。

而在以色列建国后,如果埃及以及沙特本身能够以色列抗衡,也无需推来让去,放任蒂朗岛归属问题成为中东战争的导火索。

中东“定时炸弹”蒂朗岛:埃及和沙特互相谦让68年,谁都不敢接手

落后只会挨打,如今中东地区依旧战火纷飞,即使人民渴望和平,某些霸权资本帝国也不会轻易割舍自己在战争中攫取的巨额利润。

蒂朗岛如今局势平缓,但在全球经济深受疫情影响、石油市场日渐跌宕的险局中,未来这颗“定时炸弹”是否会被再次引爆,无人能下定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