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作者:江郎说史

鲁迅曾经痛骂章士钊是“落水狗”,并且对章士钊口伐笔诛,留下了很多骂章士钊的文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也被连累了,被人们说成“小落水狗”。

为这事,章含之一直耿耿于怀,十分痛恨父亲的“黑历史”。而且在和毛主席讨论时,对父亲的“黑历史”也颇有微词。

但是毛主席对章含之的态度十分不满意,斥责:你要正确认识行老,他的一生很不简单。你知道行老年轻时《苏报》一案是怎么回事?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行严是章士钊的笔名,而出于对章士钊的尊重,以及感激他帮助革命的贡献,毛主席尊称他一声行老。此事毛主席明显就是斥责章含之什么都不懂,对于所谓大“黑历史”,毛主席也并不满意这个说法。

章含之只看过鲁迅的文章,把鲁迅的一家之言当成金科玉律,连怎么回事都没了解清楚就指责其父的“黑历史”,这一点毛主席不满意,于是对她解释道:“行老青年时代是个反对满清的激进革命派呢。我们谁都不是天生的马列主义者。他一生走过弯路,但大部分是好的。”

从毛主席的话中,我们能得出两个重要点,一是章士钊青年时代是一个反对满清的激进革命派;二是章士钊在一定时期内走过弯路。第一点就是指《苏报案》,第二点就是指“三·一八惨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两大重点事件。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苏报案》

《苏报》最开始只是一个小报纸,每天报道的无非也就是市井琐事,但是在陈范接收之后,《苏报》就变得不一样了,报道的全部都是革命事件,同时对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大为赞扬。

当时是1903年,还是晚清政府所统治,权力被清朝皇室、保皇党所把持,革命派被围追堵截。《苏报》的改变使各地革命派和爱国学生有了一块舆论阵地,同时他们的行为、思想被传播出去,更多的人意识到了革命的重要性以及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于是纷纷投入革命队伍中。

《苏报》撰稿人有章太炎、蔡元培、邹容,主笔有章士钊,支持者有孙中山、陶成章等大佬。从这一系列的名字上就能看出当时《苏报》的分量。他们坚持反对皇权政治,痛骂皇帝和清政府,同时鼓吹革命的言论,把革命视为神圣宝物,更是推荐《苏报》刊登的《革命军》成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

《革命军》的作者是邹容,作序是章太炎,题签是章士钊。

这本书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从舆论上高歌革命,在国民中传播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在“戊戌六君子”之后,他们仍旧不畏清政府的屠刀,高举革命义旗,这一点上非常难得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章士钊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激进的革命派,=。

能够在黑暗中举起一束革命的火把,这也是需要勇气的,而且章士钊他们就具备这个勇气。他们知道此举可能会遭到清政府的围剿,但是为了中国之革命,为了民族的未来,他们需要站出来。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诚如章太炎所说:天命方新,来复不远,请看五十年后,铜像巍巍,立于云表者,为我为尔,坐以待之。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由于竖起了革命的火把,《苏报》很快就遭到了清政府的打压。当时负责“检查革命党事”的是俞明震(江苏候补道,鲁迅的老师)。俞明震特意知会了《苏报》负责人,吴敬恒、陈范、章士钊、蔡元培、邹容相继出走,但不幸的是章太炎没能出走,被捕入狱。

在章太炎被捕之后,邹容也放弃出走,选择与章太炎一起被捕。人生得一知己何其难,邹容的举动像极了伯牙碎琴。而对于他们,我突然想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在这里要说一下,章士钊能出走的主要原因,他自己认为是:而当时乃以无署名之着作,得免于祸,或谓治是狱者,为山阴俞君,与余有素,特置不究。

他认为自己刊登的著作无署名,所以自己能躲过一劫,实际上这一点不存在,因为他在《革命军》一书上题签了。所以主要原因就是山阴俞君(俞明震)为他从中周旋。“有素”是指俞明震的儿子俞大纯经常跟着章士钊一起为革命东奔西走,俞明震自身本身对革命也有同情之心。

章士钊没有署名这件事只是方便俞明震为他开脱。就像抓捕要犯周树人一样,抓周树人和鲁迅有什么关系?同样的道理,抓捕要犯章行严,抓章行严和章士钊有什么关系?在俞明震的保护下,章士钊幸免于难,革命的一丝火种被保存了下来。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而章士钊在此之后加入了华兴会,这个华兴会最后并入同盟会,组成了一个由孙中山领导的全国性革命政党。对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历史上的意义不言而喻。

就从这一点上看,章士钊是一个坚持反帝反封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激进的革命派。所以很多人说,尤其是鲁迅说章士钊是反动派的爪牙时,毛主席对此不屑一顾。你的老师都保护人家干革命,然后你又说人家是反动派的爪牙,这合理吗?这科学吗?这不科学。

要知道章士钊对革命的贡献很大,一方面加入同盟会,另一方面还给早期的共产党筹措留学经费(两万多银元),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和森、李立三等人去法国留学还是要感谢章士钊的。

三·一八惨案

鲁迅痛骂章士钊是“落水狗”有两点原因,第一点就是章士钊合并北京八所大学,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一八惨案。

第一点简单说一下,就是当时章士钊主张合并北京八所大学,要整顿学风。这一点主要是因为章士钊的政治观点,当时章士钊主张联邦制,宣称应该放弃约法,立国会。

如果说只是坚持自己的主张,那么自然没问题,问题就是章士钊在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候损害了学生的利益,这一点就是毛主席说的“走弯路”。

当时在撤销女师大的时候,引起了学潮,而负责此事的杨荫榆又是支持章士钊的人,所以用军警镇压了学生,同时引起鲁迅的不满。我迅哥是谁啊,天不服地不服,见谁都想怼。就凭这脾气,鲁迅开始怼章士钊。

章士钊是教育总长,鲁迅只是一个小官,所以章士钊就罢免了鲁迅的职位。结果鲁迅把章士钊告上了法庭,而且凭借自身学术,告赢了章士钊,拿回来自己的职位。

为什么我要特意说这一点?我想表示的就是当时章士钊虽然深得段祺瑞重视,但是章士钊并没有利用自己教育总长、段祺瑞国务总理的身份干扰司法,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后文的“三·一八惨案”中章士钊所扮演的角色。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三·一八惨案”时,有媒体认为章士钊是惨案的主谋,这个媒体就是《世界晚报》。但是实际上当时章士钊在天津。且不说章士钊人在天津,就算章士钊在北平又能如何?他只是一个教育总长、司法总长、政府秘书长,他根本没有权力干涉军警事务。当时掌握北京军警的是鹿钟麟(国民军前敌总司令),冯玉祥的人,段祺瑞政府只是一个吉祥物。

为什么《世界晚报》扯章士钊?主要原因是《世界晚报》曾经跟段祺瑞的儿子打过官司,结果就是《世界晚报》败诉了。而当时章士钊是司法总长,段祺瑞的红人。《世界晚报》认为章士钊为了讨好段祺瑞,所以利用关系干涉了司法,导致败诉。

于是《世界晚报》对章士钊口伐笔诛,而章士钊也是发声斥责《世界晚报》。但是章士钊的声音没人听,因为章士钊当时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他的人杨荫榆曾经干过类似的事(镇压女师大学潮),第二就是他是段祺瑞政府的高官。

“三·一八惨案”的主要内容就是指控段祺瑞政府镇压人民群众、爱国学生所造成的惨案。

事情的开端就是国民军(冯玉祥)与奉系(张作霖)开战,而张作霖在日军军舰的掩护下进逼天津大沽口,为了反击,冯玉祥所部在大沽口海域布下了水雷,并且炮击日本军舰。

日本迅速联合英美等帝国,指控段祺瑞政府违反了《辛丑条约》,所以勒令段祺瑞政府解除大沽口的防务。在这个时候,段祺瑞表示《辛丑条约》规定大沽口、北京一带的炮台要削平,但是条文没有规定对水路的要求。弱国无外交,段祺瑞的声音没人听,列强偏袒日本和张作霖,强行要求段祺瑞解除大沽口的国防设施。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在这个时期,爱国学生和广大民众群情激愤,纷纷要求段祺瑞政府反抗“八国通碟”。但是段祺瑞政府卫队镇压了学潮,并且在之后下令通缉李大钊、李石曾、易培基、顾孟余、徐谦等人,同时文坛迅哥也上了黑名单。

“三一八惨案”的影响非常大,鲁迅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同时中国知识分子也纷纷谴责段祺瑞政府。而作为段祺瑞政府的一员,章士钊也没少被骂。尤其是段祺瑞政府倒台之后,鲁迅更是骂章士钊为“落水狗”。

担任段祺瑞政府的一员,镇压女师大学潮,这也就成了章士钊的“黑历史”。毛主席认为章士钊确实走了弯路,但是不至于被骂“落水狗”,因为很多事并不是章士钊能决定的。在枪杆子出政权的年代,章士钊这样的文人很难有大权力,更别说命令北京军警了。

没有天生的马列主义者,章士钊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马列主义。而且结合章士钊的贡献,毛主席认为章士钊对革命还是有功的“大部分是好的”。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章士钊对革命的贡献

最后我们提一嘴章士钊对革命的贡献。

1:支援革命

加入同盟会这件事不用多说,传播革命思想这一点也不用多说,我在这主要说一下两万块钱的事。

在早期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十分困难,就连送共产党党员出国留学的费用都没有。而在这关键时刻,章士钊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共产党募捐了两万银元,因此大批干部才得以出国留学。

这两万块钱是什么概念哪?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的月收入只有8块钱,一年不吃不喝勉强能攒下96块钱。要想养活这批留学生,毛主席要不吃不喝工作208年。你想想这在当时是多么大的一笔钱。

值得说一下,当时迅哥在北京买了一个四合院,也才三千多块钱。有人拿钱买四合院,有人拿钱支援革命,然后拿钱买四合院的人说拿钱支援革命的人不是革命派。我感觉这样不太好,作为段祺瑞政府的一员,章士钊积极支援革命,就这一点能坐实他革命派的身份,而不是反动派。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2:营救李大钊、陈独秀

李大钊和陈独秀先后被奉系、国民党抓捕。李大钊和陈独秀合称“南陈北李”,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更不用提了,都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而且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这两位在历史书上、红色电视剧、电影上频频出现,足以证明两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以及这两人的地位。

而在他们被捕之后,章士钊先后参与了营救李大钊、陈独秀的工作。

营救李大钊的时候,他曾四处奔走,找到张作霖的朋友潘复,尽可能的为李大钊说情,试图能让张作霖回心转意。奈何受日本所影响的张作霖不顾舆论的反对,强行宣判李大钊死刑。

营救陈独秀的时候,他亲自担任陈独秀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与检察官展开唇枪舌剑般的辩论,最后成功让法庭改判,陈独秀幸免于死。

在国民党的“围剿”下,所有人都对共产党避之不及,唯恐担上“共党分子”的政治名声,但是章士钊却不顾个人安危,试图营救他们,这一点非常难得。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3:解放战争时动员程潜

当然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动员程潜,而程潜的和平起义也是解放军能和平解放湖南的重要原因。

程潜是一个“老资格”,当初追随孙中山干革命,对章士钊的还是挺熟悉的。也正是因为这层身份的关系,所以他对章士钊的警惕性比较小,同时也比较容易接洽。

章士钊开门见山就说:“你我相交并非一日,据我看来,毛润之乃中外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共产党有能力把国家搞好。仁兄难道就对新中国袖手旁观?”

章士钊女儿痛恨父亲的“黑历史”,毛主席斥责:你知道怎么回事?

程潜明白章士钊的意思,但是程潜有自己的顾虑。章士钊不是国民党,但是自己是。共产党能接纳章士钊,但是能接纳自己吗?要知道自己可是共产党说的“国民党战犯”啊。

在一番交谈中,章士钊才明白程潜的顾虑,于是把这份顾虑告知了毛主席。毛主席表示程潜是老革命,被蒋介石所裹挟也是在所难免的事,只要站在人民的这一边,以往的事既往不咎。

在章士钊的一番活动下,程潜最后率领三湘健儿宣布和平起义,湖南和平解放。此举大大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同时也免于湖南遭受战乱之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