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啰哩叭嗦一下

所谓的退烧,其实就是“边际效应递减”,投入越大所能带来的惊喜会变的越小,“木耳”时所获得的快感反而是最多的,还有在拘泥在某一个小圈子里过长时间后,只有破圈尝试才有更多的可能与惊喜……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随身播放器的天花板打破了几次,但也没拔高多少,电是根源,要更大更好的驱动力,还要更长的续航,那么电池就小不了,虽然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厂商和手机厂商的需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了大幅提升,但不少新播放器机器还是选择了更大的体积,去迎合选择那些不怎么讲道理的多单元旗舰耳机。

不少厂商更是选择了跨界之路,放弃了随身,体积直接开始接近台机,对供电部分进行升级,当然推力也明显提升,索尼、AK、乾龙盛和飞傲都选择了这条路,但这也让产品本身被市场细分化,受众用户更少了。

我个人觉得,在不放弃便携和音质的前提下,一随身播放器+一台式解码耳放可能是个更优的玩法组合,如果你本身就有一台随身播放器,再配上台式解码耳放就是很好的升级,可以去尝试一些高阻抗平头耳机和“性价比很高”的大耳机了,真正体验下“破圈”的声音。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说这么多,是因为我最近一直在用的这套飞傲M11 Plus与飞傲 K9 Pro ESS的组合,个人觉得是比飞傲M17这种便携台机的“新物种”更全能、更好玩的组合,台机使用下K9 Pro ESS的驱动力更好(适合高阻大耳机),便携场景下M11 Plus更适合携带,1+1

关于K9 Pro ESS的硬件与设计

众所周知,因为AKM的事故,AK4499EQ这块DAC已经停产,HiFi圈众多厂商都处于无芯可用的状态,ESS的ES9038Pro成了各家旗舰唯一的选择,飞傲就采用了ES9038Pro,并且是双DAC设计。PS:唯芯论这种话题在MP3时代就炒作过了,对于厂商来说,怎么有利怎么宣传,反复横跳也是常有的事,最终还是要耳朵收货。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耳放部分是飞傲与THX合作的 THX AAA 788+耳放技术(电路设计),在原版设计上加强了最终输出推力,并增加了平衡口输出能力(原版没有),整体上设计思路就是减少信号放大时的失真,并使用独家的误差修正技术(算法)进行弥补,从而达到音频性能和输出效率的兼得,让声音的音染更少,失真更低,简单来说,就是更好的HiFi高保真性能。

高性能线性供电系统;数字与模拟电路分离,并独立多级供电;XMOS界面,异步双飞秒时钟等,这些新HiFi时代的基本操作也没有缺席,毕竟这些都是圈内共识。简单来说飞傲能堆的料都不错,能优化的设计也处理到位了,硬件和设计上绝不会是短板。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不过,我个人到觉得飞傲在外观的设计上还有点放不开,还有几个细节需要打磨下。K9 Pro ESS只有黑色外壳可选择,过于低调,视觉搭配上不适合苹果设备,而且表面比较容易粘上指纹,个人希望能推出星空灰和银白喷砂氧化外壳。

音量旋钮手感不错,但亮面同样容易沾染指纹,还有面板上标识字符太浅,在没习惯盲操作时,需要用光源照射。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当然,飞傲K9 Pro ESS也有些其他品牌没有的巧思设计,比如内置蓝牙接受功能,并使用高通最顶级的QCC5124蓝牙芯片,支持LADC编码,无论是在音质还是稳定性上表现都是极佳的。标配底座,能垂直使用也是亮点,能降低桌面的占用空间。还有飞傲的App控制和微调功能,连上蓝牙后(非蓝牙模式下也可调控),可以直接在飞傲音乐中对K9 Pro ESS进行设置,并对EQ和编码等功能进行微调。

玩法与声音表现

作为解码耳放一体机,飞傲K9 Pro ESS与大多数同类设备一样,玩法很多。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方式一:连接“数字转盘”,配合大耳机,组成高声价比的台式听音组合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玩法,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充当数字转盘的除了CD或者网播外,智能手机、平板和个人电脑无疑都是更便捷的玩法,其中个人觉得iPad和智能手机都是很好的数字转盘,有LDAC无损蓝牙和有线连接都不错,特别是K9 Pro ESS侧面还有C口,普通数据线就可以使用,比起USB-B口(方口,常见于打印机)要更实用一些。最推荐的则是M1芯片拥有雷电3口的iPad,比起Mac电脑,iOS和iPadOS有自适应自适应编码输出功能,不需要手动设置输出码率,并且雷电3口的输出电流电压也更稳定一些。

K9 Pro ESS的前面板,有6.35mm立体声和4.4mm平衡耳机孔,并有XLR-4平衡口,搭配转接头,基本通杀。背面还有RCA立体声和XLR*2的平衡输出,可以连接功放使用,搭配无源音箱,又或者搭配更大的独立耳放使用。

耳机方面,个人试了试一些有性价比的大耳机和旗舰入耳,整体效果都不错,先不论音色搭配是否合口味,起码驱动性上都是不错,耳机该有的素质都能展现,配上合适的增益(高中低三档),基本不会出现过推的问题,下面就是具体听感。

森海塞尔HD400 Pro,定位是专业产品线下的录音室参考耳机,但采用了开放式结构,整体通透性和声场还原上是要好于常见的索尼7506和铁三角M50X这类封闭式耳机的,售价1600左右,个人认为是2K价位内,非常好听也非常好搭配前端的大耳机。

与K9 Pro ESS搭配起来,是一套非常有参考级调音的组合,能胜任绝大多数古典与流行曲风,声音的晕染上比以往更少,风格更加中正(甚至有点白牙的感觉),解析力高,声场还原准确,人声细节丰富,整体清爽通透,也更适合一些现代感的日系ACG曲目,特别是一些编曲复杂到不讲道理的“燃曲”,声场还原的优势就明显起来,器乐区分的很开,之间有更好的距离感,不会混在一起,听起来也不会感觉乱。

这套组合的唯一缺点其实就是太中正了,毕竟是监听耳机,这种毫不润色的处理,对曲目本身编曲、录音、制作和音源本身的要求都很高,也需要正确了解参考耳机定义,客观还原可不是“张口就来的数码味”。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拜雅(拜亚动力)的几个经典型号,或者劲浪的小乌托邦,后者也算典型的流行利器。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方式二:搞定一些“难搞”的旗舰耳塞

比上面更进一步的玩法就是接随身播放器了,播放器端选择数字输出即可,解码和放大功能都会有K9 Pro ESS来完成,可以是M17这类旗舰,也可以是M11 Plus这类中端标杆,因为纯数字输出下,播放器之间的差距不会太明显。如果是想接CD机或者网播这类前端,也可以用同轴、光纤或者RCA输入也可以,不过说实话,一些网播的输入水平还不如智能手机,数码时代就要尊重数码定律。

目前的旗舰耳塞,都有点不讲道理,单元很多,线材很好,但基本都有个问题,吃前端驱动力,又很敏感,容易过推,造成高频发亮发刺的问题,总之旗舰不少旗舰入耳不太考量前端的电流与电压输出的匹配性。

变色龙V14(私模版),qdc的旗舰耳机,也是专业耳返(众多明显之选,前段时间“陶喆”还专门做过分享视频)。V14采用的是单边14单元设计,并且采用EST静电单元和动铁单元混合搭配使用,本身挑前端,对驱动力的需求比较大,我手上所有的小尾巴都只能推个勉勉强强(包括W2和RU6),而随身播放器的话,基本还是需要大推力的顶级产品。K9 Pro ESS下,中增益就能搞定,4.4mm平衡口下,V14声场也有一定的拉开,人声密度感相当好,结相还原出的口型也非常清晰,器乐的包围感和层次也分清晰,强烈推荐试听vocal系歌手的曲目,相当“上头”(最近就很喜欢听幼儿园神曲《孤勇者》),也难怪歌手都喜欢V14,听自己的歌能“上头”。

V14的声音风格应该说是典型的耳返监听风格,这本身也是它设计的初衷,满足舞台上耳返使用的需求。不过,从HiFi的角度看,它的耳返监听风格算的上“极端”,简单来说,整体非常的贴耳,人声饱满,细节清晰,还原客观,包围感非常好,人声曲目非常好听, 但声场并不开阔,也不追求临场感,这与常见顶级HiFi耳塞追求的脱塞感是相反的,所以在圈内话题性也非常高,讨论也偏向两极化。

森海塞尔 IE900,与V14不同,IE900就是典型的追求脱塞感的顶级HiFi向风格的耳塞,也是目前耳塞中对大编制古典临场感还原最好的耳塞,没有之一。

一般来说,IE900的用户都会有顶级的便携播放器,而上了台机K9 Pro ESS后,其声场表现还是更进一步,开阔度更好,器乐之间的间距更明显,低频下潜更深,鼓声更加凝实,高频和极高频也没有毛刺,没有过推问题,试听大编制时,临场感和气势感更足,《马六》中那种压制感更强。

PK1,老古董了,另类的高阻平头塞,其貌不扬,也不喜宣传,不过每年夏天都是不少老烧的心头好,太热带不住大耳机的时候,PK1就是平替好选择,声场还原、动态和瞬态表现上都是平头耳机中的代表。

简单来说,如果你有搞不定的耳机,可以试试飞傲K9 Pro ESS,多档位增益能匹配大多数耳机的驱动力匹配需求,多耳机插孔也可以保证兼容性,而台式本身的大推力也能让不少耳机的表现更上一层楼。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方式三,连接HiFi或者监听有源音箱,增强的多媒体体验

目前的大趋势是HiFi或者监听音箱有源化,相比之前的无源设计(需要专门的功放),其使用更方便,应用范围更广,甚至可以直接连接电脑或者电视使用,但这样使用同样会有个缺陷,相比真正的AV音箱或者多媒体音箱,其音效会有不匹配的问题。

以游戏为例,音效是现在的动作游戏重要的一环,特别是打击感,最近大热的《艾尔登法环》,音效会和动效配合,会利用画面抖动、手柄振动和音效提升打击感(特别是处决时),BGM也会用更多的低频乐器加强沉浸感,如果是直接连HiFi或者监听有源音箱,低频部分的能量感会过多,听久了会比较疲倦,特别是“受苦游戏”,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反馈,所以在电脑、游戏机与音箱之间加入K9 Pro ESS连接,并用飞傲音乐App对EQ进行调节,降低低频的增益后,会有明显提升。

搭配电视也是一样,AV音箱都会对人声对白有一定的加强,K9 Pro ESS通过调节EQ也能加强中频的表现,而且HiFi或者监听音箱的低频更加通透饱满,爆炸声的还原其实更好一些。

个人使用的就是飞傲K9 Pro ESS搭配Audiomis HP5有源音箱使用,无论是游戏还是电影,声音表现都比直连有更优的效果,也明显好于一些中低价位的AV音箱或者多媒体音箱(听惯HiFi器材的人,对低频发闷,频段脱节会特别敏感),除了《艾尔登法环》,在《地平线5》这种赛车游戏中,也有明显的提升。不过因为K9 Pro ESS这类HiFi解码耳放都是异步USB连接,声音延时还是有的,对于需要听声定位的竞技性打枪游戏不太适合。

这里不是说非要给HiFi或者监听有源音箱加一台K9 Pro ESS配合使用,只是说,如果你恰好有这类器材,可以尝试搭配使用下,会有惊喜。

一些吐槽

飞傲K9 Pro ESS原配电源线与数据线“拉胯”,同类厂商的通病(高情商,压低零售标价),用户小升级一下会更好,飞傲自家有USB线和RCA线,百元左右,不过没有电源线。铜彩、ddHiFi、扬仕和AQ线圣等这些厂商的线材则能进一步提升声音表现,中端产品价格也算甜品级。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还有一个小问题,C口比较挑线材,一些手工编制的HiFi线材,可能会无法识别,应该是协议芯片不标准造成的,到不是飞傲的问题。

最后还是提醒一句,理性发烧,谨记“边际效应递减”,切勿上头。

2022年4月26日 by 迷走反射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迷走反射.聊个机”桌面小金刚 飞傲 K9 Pro ESS 解码耳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