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如今清华图书馆以北的

一片萋萋芳草地

曾是清华历史上著名的

北院住宅区

作为清华建校前

首批开工建造的教员住宅

这里曾共有8栋住宅1栋会所

均为单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庭院

曾是一批著名学者的居所

我们今天分享的

清华“最牛食堂”的故事

正与“北院7号”有关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故事,从这里起源!

世人皆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王大珩、赵九章、钱三强、陈芳允、周光召、朱光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名字也是家喻户晓,但却鲜有人知,在这些大师背后,还有一位“大师之师”——清华物理系的开山鼻祖叶企孙。

叶企孙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旧式文人家庭,祖辈都是熟读经史的儒生,深厚的家学渊源为他奠定了良好的文学与数理基础。1911年,13岁的叶企孙考入清华学堂,成为首批学生之一。20岁时他去往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就读,师从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实验物理大师布里奇曼,随后又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同于父辈“经史传家”的自然科学研究之路。

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大学部,叶企孙于当年9月受聘到清华学校任副教授,主持创建清华物理系。

或许在那个决定北上的秋天,连叶企孙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人生将从此与清华、与中国物理学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而他在清华的20余载光阴,都与一个叫做“北院7号”的地方有关。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02

“北院7号饭团”

北院住宅区曾迎来梁启超、叶企孙、萨本栋、陈岱孙、朱自清、黄子卿等30余位教授相继入住。1925年,叶企孙受聘进入清华就入住“北院7号”住宅,至1952年随理学院院系调整调入北大,除了西南联大期间,其他时间都住在这里。

“北院7号”坐北朝南,共四室一厅,南向的客厅宽敞明亮,由玻璃窗围合而成落地式阳光外廊,东边是书房与卧室,西边亦有两间,北面还配有厨房与工友住房,总面积达80平方米。

当时北院的好几栋房子里都合住着两三位单身教授,叶家面积相对大一些,又只有叶企孙一人居住,他便在家里请了一位厨师,将自家厨房办成了小食堂,留学回国的年轻教师每月按时缴纳定额的饭费,一日三餐便都到他家解决,后来还吸引了几位并不住在北院的教师加入。

一群矢志科学报国、教育报国的有志青年以“吃饭”的名义聚在了一起,交流学术思想,讨论学校事务。由于叶企孙的住所是北院7号,这群人也被称为“北院7号饭团”。“饭团”成员先后有陈岱孙、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张奚若、钱端升、蒋廷黻、叶公超、周培源等,而叶企孙是公认的“团长”。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叶企孙等在清华大学住宅(北院7号)前合影。

时间约在1929-1930年间。

左起:陈岱孙,施嘉炀,金岳霖,萨本栋,

萧蘧,叶企孙,萨本铁,周培源

“北院7号饭团”虽以饭为名,却因叶企孙为人慷慨,还发展出了供人临时居住的“客房”业务,时常成为家庭困难的教师的暂居之所。抗战胜利清华复校后,住所西边的两间空房更是成为了清华的临时客房。

03

是“大本营”,也是“共同的家”

1927年,陈岱孙留学归国任教清华,从福州乘船孤身北上,到北平时一时无处栖身,就在此长住。叶企孙对陈岱孙这位美国留学时即已认识的故友表示了热情欢迎,两人正好分住客厅两侧,每人一间朝南的书房,一间朝北的卧室,共用客厅与厨房,陈岱孙也就自然而然加入了叶企孙的“饭团”。陈岱孙与叶企孙在各自领域著书立说,耕耘数十载,培育出无数英才,二人并列“清华三孙”(另一位为字“龙荪”的金岳霖),除都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科研教育事业的惺惺相惜外,还有在北院7号长达五年的室友交情。

1948年钱三强携夫人何泽慧从巴黎回国,到清华任教。为了工作方便,钱三强在城里城外安了两个家,在清华授课繁忙时,他便住在北院7号叶企孙的住所。不久彭桓武从云南大学转入清华也入住北院住宅。一段时间内,北院7号成为清华物理系的大本营,几位教授在这里各自备课,也畅谈学术时事。1987年钱三强回忆起这段与恩师做同事朝夕相处的时光,仍感叹:“1948年我回国在清华任教,借住在叶先生家中,我才发现他备课非常认真,几乎都是用热力学最近发展方面的例子来做讲课内容的,这点与国外高水平的教授讲学相类似。”

“北院7号”不仅是教授们高谈阔论的场所,也是青年学生经常造访和交流的活动基地,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遇到问题都会往北院7号跑,叶企孙也是有求必应,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关心指导学生发展。于是,这里就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家。

叶企孙一生培养出了多位科学家。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是叶企孙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培养的学生(钱三强、赵九章、王淦昌、彭桓武、陈芳允、王大珩、周光召),2位是他在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学生(邓稼先、朱光亚),另一位王希季虽然是机械系的学生,也上过叶企孙先生的物理学课程。两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西南联大时,也曾在叶企孙的课堂里探索物理学的世界。叶企孙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与科学事业,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之师”。

他的“北院7号”小食堂虽非“陋室”,却真正做到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北院7号饭团”成员,相继成为大陆各学科领域的一代宗师,肩负起开创大陆多个学科现代课程体系与教授方法的历史重任。

如今,北院的多数建筑已化作历史的尘埃,但无数后来者会沿着大师先辈们的脚步继续前行。我们从叶企孙和他的“北院7号饭团”看到了文人的风骨与担当,也仿佛窥见了那个风云变幻却又群星璀璨的时代。

附“北院七号饭团”不完全成员名单:

叶企孙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物理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陈岱孙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经济学家、教育家

清华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系主任,法学院院长

施嘉炀

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创始人

萨本栋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

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厦门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金岳霖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哲学家、逻辑学家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张奚若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政治学家、教育家

清华政治学系主任,近代中国教育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提议者

钱端升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法学家、政治学家

参与起草了中国第一部宪法,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首任院长

蒋廷黻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历史学家、外交家

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

叶公超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外交家、书法家

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

周培源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流体力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力学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来源 | 人文清华讲坛

排版 | 牟蕙

编辑 | 牟蕙 赵姝婧

鸣谢 | 校史馆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枣刺和苹果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致敬!这2位清华人是隐姓埋名的导弹功勋!

▲他清华硕士毕业,却去大山里当了流浪儿校长……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此心归处,吾校吾家!

清华“最牛食堂”!听说吃过的都是大师

你“在看”我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