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视频:艺术赋能 下苑村

4月16日,“下苑艺术生活季”开幕式在昌平区兴寿镇下苑村举行。在没做宣传推广的情况下,艺术季开幕当天,这个小小的村庄人流过千。

从1995年开始,陆续有一批艺术家进入下苑,那时候艺术家与乡村的关系,更多是艺术家需要更大的创作和生活的空间。

之前,艺术家只是在自己的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来往对象基本上也是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2018年6月,下苑艺术生活节正式开启,艺术家与村民有了切实的互动。

超市、饭馆、酒吧,村道硬化、电路扩容、宽带安装……除了硬件的改善,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在改善,借着“下苑艺术生活季”的东风,下苑村更大的蓝图正在期待成为现实。在下苑村,从最初的艺术家需要村庄,到现在艺术家和村庄相互交融,艺术走进乡村的实践正在上演。

艺术家进入村庄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下苑村局部。

下苑村,昌平区兴寿镇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庄,距离北京市区50公里,上苑下苑这一带在清朝时是皇帝的果园,下苑村出杏和柿子,上苑村出的是苹果。最初,来到下苑一带的艺术家多为寻找一个既便宜又好的创作环境和作品展示空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块地方的独特山水吸引了艺术家汪建中在此建立工作室。一年之后,中央美术学院老师王华祥也在下苑村建立了“飞地艺术坊”,做艺考培训。随后,中央美术学院十几个老师钱绍武、田世信、孙家钵、王少军等先后在下苑村居住创作。

下苑村从一开始就是由一些已经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自发形成的艺术群落,这是它与其他艺术村落明显的不同之处。2000年,著名雕塑家钱绍武题写了“下苑艺术家村”。

艺术家们的乡村情

艺术家自愿来到乡村,从历史和文化角度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凡·高就是以乡村生活为创作资源,海德格尔不但实践了乡居生活,还对此作了哲学阐释——“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

81岁的雕塑家田世信已经在下苑住了25年。他自称“劳模”“老宅男”,除了买菜,偶尔买点简单工具,基本不出门,但乡村集市上的商贩们都认识这个喜欢戴着棒球帽的田老头。邻居家的村民阿姨见着田世信夫妇,上来就是一个左拥右抱。

工作车间里,戴着防尘面具的田世信斧凿电锯并用,对着一米多高拼接而成的粗壮阴沉木雕像脸颊一顿砍削,黑红色的木屑瞬间沾了一身。大量木料出坯后,上世纪30年代就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的梁漱溟肖像“跃然木上”。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工作车间,戴着防尘面具的田世信使用斧凿电锯制作雕像。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田世信工作间歇。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田世信的小院。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9日,田世信夫妇到村外集市买菜,遇到许久不见的熟人,亲昵地左拥右抱。

“我们俩不干活就会有病。”下苑另一个82岁的老宅男,一派天真的严肃创作者雕塑家孙家钵指着一张寥寥数笔的白描说,“我天天画画,好看就画,这边的树特别好看”。

孙家钵所住的院子里草长莺群飞、野渡舟自横。“野渡”是两条没打完的船,船型的两根木雕轻松地搭在池塘边上。他感觉自己的工作室如同乡野、渡口一样安静,与落脚乡间图个清静的心境吻合。

“这村对艺术家挺好的,那时候老乡见我爱‘啃’木头,常把修剪的树杈子、死树、树根疙瘩拿来给我玩。我每天对着它们瞎捣鼓,如同一条小虫,啃着朽木,是吃饱饭的满足感。”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8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著名雕塑家孙家钵在工作室创作。除了承担部分教学工作,他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工作室内画画和做雕塑。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8日,孙家钵工作室摆放的作品。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8日,孙家钵在自家的院子里。孙家钵所住的院子里草长莺群飞、野渡舟自横。

70后油画家韩勇的工作室因为从未装修,保存了20年前北方民居的质朴风貌,墙、门、窗,凡是能画的地方,皆被他信手拈来画满了各种生机盎然的小画,简直就是艺术杂货铺。

2019年开始,韩勇进山,在树节上画,在石头上画,“一天就画几个,我会在那儿玩,看会儿书”。他画过自己进山的画,天上有太阳也有月亮,自己骑着自行车,后座背篓里有个人,两只漂亮的大野鸡在头顶盘旋,后面大狗跟着,背上站着几只捡回来的流浪猫。

韩勇认为,艺术是社会的镜子,社会什么模样,艺术就该有所反映,让人产生共情,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4日,油画家韩勇在工作室创作。他认为,艺术是社会的镜子,社会什么模样,艺术就该有所反映,让人产生共情,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7日,韩勇与他的猫互动。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7日,韩勇门框上的画。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3月27日,韩勇在户外墙上作画。

下苑的“侃谱小食堂”,洁净小院的影壁后是三棵漂亮的果树,墙上是本村青年艺术家黑子(申建军)的一组大画“下苑村夜宴图”。画中每个形象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下苑艺术家。

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着这样一种重要的艺术方式,就是介入社会。艺术介入乡村,重要的是实践意义上的公共美学行为。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4日,艺术家果滋滋将景观雕塑作品《春风的形状》安装在村里的小树林里。她说,这个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活泼烂漫。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3月27日,驻村艺术家郑志岩在户外创作墙绘间隙休息。因为喜欢他的作品,一些村民会请他在家里的外墙上创作。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4日,艺术家郭东来在工作室进行雕塑创作。他说,艺术家们有回归田园的心,村民开始追求一些精神的提高,其实两者是个相互的存在。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3月22日,艺术家杨鑫珂在村里的围墙上创作墙绘。吸引他的是村里纯粹的艺术氛围和淳朴的乡土。

乡村与艺术互融

与下苑相邻的西新城村,一栋紫色房子的排练厅里,中国舞蹈家蒋可钰和丈夫西蒙·阿蓓正在为6位素人舞者排练舞蹈。西蒙·阿蓓是来自喀麦隆的非洲舞蹈艺术家,也是歌手与音乐创作人。夫妇俩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巡演。因为疫情,留在了下苑。

西新城村村民潘光银跟着蒋可钰学舞一年多,“舞蹈对可钰是艺术的理解,对我就是生活,跟她跳舞打开了身心,能让自己开阔一点。这也是艺术家与乡村之间建立的一种积极的’互惠’关系”。潘光银说,村民见着蒋可钰打招呼的方式也变了,不说“吃了吗”,而是“今儿跳了吗”。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3月29日,蒋可钰紫房子舞蹈室,村民正在学习舞蹈。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在蒋可钰舞蹈工作室学习舞蹈的学员。

“咚恰,咚恰,咚咚咚恰,千万别太快了,大家……”4月16日开幕的下苑艺术生活季,李鸿创办的斑马非洲鼓俱乐部与蒋可钰的工作室有非洲鼓与非洲舞的即兴互动。为此,李鸿夫妇一直带领素人鼓手排练。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3月27日,下苑村,音乐人李鸿夫妻带领村民进行非洲鼓排练。

村里有个叫小象的孩子,鼓敲得很好,几年了,每周都来玩,先是他妈妈想学,后来妈妈不练了,他就自己来。李鸿只会问小象,会打这个吗?会打那个吗?哪个好玩?小象就各种敲击,到饭点了也舍不得回去。李鸿就让他享受这个过程,“当然父母最喜欢问结果,关心的是孩子能不能干这行,我会建议别想太多”。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在李鸿非洲鼓工作室,一个村里的男孩在练习。

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

王宝珠今年63岁,刘秀芬62岁,他们是夫妻,也是下苑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3月27日,下苑村,王宝珠夫妇在画室合作创作《交公粮》油画。画室内放置的都是他们的作品。

王宝珠说,2003年,家里住了一个培训艺考学生的老师,家里又开小卖部,经常就有画家们来买东西,接触多了,他也经常开着小面包车帮画家拉东西、带他们进市区看展览,798、中国美术馆经常去。

2004年,他们在画家们影响下尝试画油画。王宝珠对动物特有感情,尤其是小毛驴,十几年里从写意到写实他画了很多小毛驴。

毛驴没有固定的样子,王宝珠也不想画重样的,“我老想着创新,改变自己”,王宝珠说,最开始画的毛驴腿还是一顺边的,后来画着画着,一德国人看上买走了,那是我的画去过最远的地方”。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下苑村,王宝珠的作品。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下苑村,王宝珠村子里的公共空间画的作品。

王宝珠还是兴寿镇兴林绿源集体林场的护林员,他所在的护林队里有20多个护林员,主要负责数千亩生态林的养护工作,包括护林防火、种树、修剪树枝等。林场距离下苑村一公里远,早上7点半上班,晚上6点下班,一天工作8小时,中午休息两个半小时,可以往返回家吃饭和休息。

伙伴们说,你画画都够生活了,还来上班,多辛苦。王宝珠说,画画的灵感就是来自生活和工作的体验,过去他工作,就是按要求做好就行,现在,他在工作中体验到了更多的乐趣。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春天到了,王宝珠每天工作8个小时。

从2004年到现在,从30厘米×30厘米的小画到展览用的大画,夫妻俩总共画了200多张画,被买走收藏的有几十张。798的美术馆、炎黄艺术馆都收藏有王宝珠的画作。

在刘秀芬心里,下苑村是美丽乡村,在北京市都有名,垃圾分类弄得特别好,还有那么好的艺术家资源,有房租村民收入也不错,村子在各方面都领先。

“俺自己都觉得成功了。老师能画画能卖钱,咱们也画也能卖钱。我要说,农民要像俺俩,村里有十个八个的,下苑村就更不一样了”。

艺术赋能乡村

下苑村有村民150多户,不到500人,年轻人、中年人多数都进城了,剩下的多是老年人,最年轻的也得50多岁。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下苑村街道上,村里在屋外晒太阳的老人。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带着小狗下地回来的村民。

但是今天的下苑村已经打下了“艺术家村”的强烈烙印,长住在这里的艺术家已有八十多户。而以下苑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总共有两百多位艺术家生活在这片区域。

在解雨凝看来,“下苑不是艺术家社交村,而是艺术家生活的地方,不管是老一代,还是中青年,大家都是很安静地在工作室里做东西,不是做买卖”。

艺术家和村民能在一起生活,大家各守一片天地。毕竟这里的城乡生活已经很接近,村民们开始追求一些精神的提高,艺术家们有回归田园的心,其实两者是个相互的存在。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著名雕塑家王少东将自己的作品《跨越昆仑》雕塑永久放置在村里的公共空间。王少东和参观的村民讲述雕塑动作的含义。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4日,下苑村,一个驻村的法国艺术家开着房东的三轮车,带着伙伴们去附近的集市赶集。

艺术家们的到来为村庄带来了明显的改变。二十多年来,杏花、树林少了,民居、小院、公共空间多了,甚至停车都成了问题。在村里转转,能看到一些村民正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翻新房屋,用来出租给艺术家们。

在下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志广看来,艺术家的到来让村里得到了实惠,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房租、就业,都在稳步往上提,80%以上的村民都有租房收入。

艺术家来了,也让老人小孩见了世面,像画画、做雕塑,看着都不再新鲜。雕塑家郑玉奎定期教村里的老年大学学员捏陶艺;村民王宝珠夫妇早早就拿起了画笔,坚持画画十几年,被人买走收藏的有几十张;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陈永忠喜欢上了画画,村里的孩子考艺术院校的也大有人在。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在蒋可钰舞蹈工作室学习舞蹈的孩子。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6日,下苑艺术生活季开幕现场,驻村艺术家在公共空间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下苑居住的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家钵觉得,艺术家需要村庄,但相当长一段时间,艺术家对村子贡献不够,艺术生活与社会的交流渠道还是单一、浅层。

艺术与乡村的共同振兴,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冯志广想到了村里的艺术家,坦白地说,就是怎么让艺术家带领村民挣钱。

老腊与冯志广的想法不谋而合。老腊原名赵峰,艺术活动策展人,在下苑住了15年。老腊说,他从艺术的社会属性这个角度思考同样的问题,“最早是艺术家需要村庄,现在是艺术家和村庄相互需要”。

2020年,由北京下苑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驻村艺术家个人、村民个体共同出资组建的北京下苑侃谱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称侃谱公司)成立,负责挖掘优质艺术家资源,给乡村赋能。

按照规划,侃谱公司要发展民宿,冯志广号召村民把自家闲置的房间拿出来,和侃谱公司合作,不会让村民失家,同时闲置房间还可以挣钱,而且一个房间一年的收入可能就是一个院落一年的租金,这是盘活老百姓闲置宅基地资产的一种新的方式。村里有闲房的老年人也可以不用再伸手问子女要钱,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6日,下苑艺术生活季开幕,由艺术家和村民组成的乐队一起进行演奏。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6日,下苑艺术生活季开幕,由艺术家和村民组成的乐队一起进行演奏。

4月16日“下苑艺术生活季”开幕式上,下苑村人头攒动,村里的孩子踩着轮滑顺着新铺丝滑的柏油路面滑行,村民则推着婴儿车或是骑着单车围观节目,还有的在草地上伴着鼓点声躺下晒太阳。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6日,下苑艺术生活季开幕,村里的老人观赏着艺术家和村民舞蹈队的演出。

新铺了草坪的下苑文化广场上,伫立了一个巨大的镜面球体雕塑。不远处的树林里,摆上了孙家钵的《老子》、王少军的《跨越昆仑》雕塑作品。

20多名艺术家和村民则共同创作了反映下苑生活的200多平方米的墙绘。而上苑村艺术家郑志岩的草莓、苹果、兔子、猫、狗还画上了村民家的墙面。

一场艺术走进乡村的实验

4月14日,下苑村,村里这面200米围墙上的墙绘,是由艺术家和农民画家共同完成的,其中包含了数十个不同的故事内容。

下苑村艺术生活季开幕后,冯志广感觉,这让一些村民受到了刺激。一个例子是,第二天就有一些村民找到他,问能不能由村委会组织村民去艺术生活季的现场做买卖,卖包子、煎饼、野菜。“村民们自己拉不下脸来做买卖,需要村委会带头”。还有就是村民们觉得,“(艺术生活季)一个星期一次或者一个月一次,咱们就能把买卖长期做起来”。

冯志广打算过段时间做个尝试,“以侃谱公司名义投资1万元就蒸包子,如果在艺术季上挣着了,挣到的全都分给大家,哪怕每人分到一二百,让老百姓看到做包子都赚钱,这样做起来村民就能看到现实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下苑是有这个条件做博物馆群或艺术馆群的,只要条件允许就有奔头,我就可以解决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留在我这儿。”

昌平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胡南告诉记者,区文旅局鼓励农民和艺术家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实现村域规范特色发展,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将成为下苑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