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育吠陀饮食——悦性、刺激性和惰性食物的分类

作者:尼希亚南达瑜伽Yoga

与瑜伽同样出自吠陀经典,被成为“生命科学”的姐妹体系阿育吠陀,将世界上分为三类:悦性、刺激性(急性)和惰性。这三种属性是所有存在的基础。

刺激性是人体中最活跃的生命力,它将宇宙中的感官世界和非感官世界,分别移动到悦性和惰性中。所以,悦性和惰性是不动的、潜在的能量,需要变性的活跃动力来产生移动。

悦性(Sattva)是进行创造的潜能(Brahma);

刺激性(Rajas)是活跃的、活动的,是保护力(Vishnu);

惰性(tamas)是潜在的毁坏力(Mahesha)。

创造、保护和毁坏是第一个宇宙无声之声AUM 的三种表现形式,这三者在宇宙中持续的运作。

食物里面也有能量,依照它们各自所含的能量,也分为这三类。

悦性食物:提供好能量,给我们愉快的心情、细腻的感知能力、对自我觉察肯定的力量,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与喜悦。

刺激性(急性)食物:马上能让自己精神抖擞,殊不知,数小时后,可能就会感到疲惫不堪。情绪容易起伏变动、焦躁、不安、容易发怒动气,莫名地过度紧张、兴奋、恐惧与产生憎恨之心,而这些内在心绪的尹动,就是受变性力量影响所造成的现象。

惰性食物:让人们产生偏向耽溺于物质世界的惰性力量,这是一种依赖、攀附在物质边缘、吸附非正面的精神力量,是迟钝拖延、消极怠惰、毁坏腐败及病痛死亡的代表。

(图片为三种特性食物相关的分类)

——摘自 尼希亚南达瑜伽 公众号

阿育吠陀饮食——悦性、刺激性和惰性食物的分类
阿育吠陀饮食——悦性、刺激性和惰性食物的分类
阿育吠陀饮食——悦性、刺激性和惰性食物的分类
阿育吠陀饮食——悦性、刺激性和惰性食物的分类
阿育吠陀饮食——悦性、刺激性和惰性食物的分类
阿育吠陀饮食——悦性、刺激性和惰性食物的分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