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BMW i7、EQS SUV发布,“BBA”意用旗舰夺回话语权

中国市场新能源车型的迅猛发展和销量的激增,让各品牌在电动化时代再次将中国市场的需求提升到了新高度,正如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在全新BMW 7系北京全球发布会上所言:“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世界明天的方向。”因此,即便是2022北京国际车展延期,也没有打乱几大领军品牌在中国传统的新车发布节点上首发重磅新车的节奏。4月19日和20日这两天,奔驰、奥迪、宝马德系三强就陆续发布了品牌旗舰级的新能源产品——奔驰EQS SUV,BMW i7以及奥迪的电动概念车urbansphere,这三款车展现了三大豪华品牌意欲重掌新能源汽车时代话语权的决心。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豪华品牌旗舰产品的话语权和标杆性毋庸置疑,不论是奔驰S级,还是BMW 7系,都引领着汽车行业的设计风向和科技进步。在电动时代,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旗舰产品来得稍晚,造车新势力借此机会用自己的标准来定义行业抢夺话语权,迅速扩充了市场份额。但目前中国市场上风头正劲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主销价格大多集中在20-40万元区间,除了个别品牌,鲜有涉足80万元以上的产品,而EQS SUV、BMW i7都属于百万级产品,不仅是电动车价格的天花板,也是豪华、科技配置的标杆。

宝马旗舰开启电动化

4月20日,宝马发布的全新一代7系中包含了7系的纯电版车型i7,这也是首款提供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油发动机驱动三种驱动形式的BMW大型豪华轿。随着不久前BMW i3的国产和BMW i7在中国亮相,宝马为中国客户提供的纯电动车型将达5款。作为旗舰产品,BMW i7在多方面都代表了宝马最新的科技与豪华标准,搭载宝马集团第五代电力驱动系统,超过6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还采用先进的计算平台和智能装备,在技术上具备了L3级自动驾驶的可能;宝马最新的十大量产创新数字成果也都应用在了新车上,智能座舱带来一系列创新和艺术化设计,譬如,BMW环抱式交互光带、BMW悬浮式巨幕,还有流光溢彩的全景星轨天幕。

BMW i7、EQS SUV发布,“BBA”意用旗舰夺回话语权
BMW i7、EQS SUV发布,“BBA”意用旗舰夺回话语权

全新BMW 7系车身尺寸进一步增大,长5391mm/宽1950mm/高1548mm,轴距为3215mm,超越了奔驰EQS和S级。外观上,宝马标志性双肾进一步增大,首次使用了分体式大灯设计,这也代表宝马未来的设计理念,大家熟悉的“天使眼”接下来要变了。

BMW i7、EQS SUV发布,“BBA”意用旗舰夺回话语权
BMW i7、EQS SUV发布,“BBA”意用旗舰夺回话语权

奔驰双旗舰打造电动“天花板”

梅赛德斯-EQ品牌旗下首款SUV车型全新EQS纯电SUV在4月19日迎来全球首发,这是梅赛德斯-EQ品牌首款可容纳7人(五座和七座可选)的大型豪华纯电SUV,拥有超过5米的长度和超过3米的轴距。

BMW i7、EQS SUV发布,“BBA”意用旗舰夺回话语权
BMW i7、EQS SUV发布,“BBA”意用旗舰夺回话语权

EQS SUV作为奔驰纯电SUV的旗舰产品,与之前发布的旗舰轿车EQS组成了在纯电阵营双旗舰的产品阵容,不论是设计还是配置都代表了奔驰的新高度,内饰的1.41米MBUX超联屏作为核心,科技感直接拉升到极致。续航方面,搭载容量为107.8千瓦时的三元里电池,WLTP工况续航里程可达660公里。在快速充电技术的帮助下,充电功率可达200KW,31分钟内电量可从10%充至80%。作为一款SUV,EQS SUV标配后轴电机,双电机车型前后配备永磁同步电机,提供高达400千瓦的最大输出功率,峰值扭矩高达858牛 米,4MATIC全轮驱动系统可对轮上扭矩进行每分钟多达1万次的监测和调整,智能的“越野”驾驶模式启动后车身抬高25毫米,打造出可以真正越野的纯电SUV。

BMW i7、EQS SUV发布,“BBA”意用旗舰夺回话语权

造车新势力把持中高端市场

豪华品牌从顶端下压

尽管车市面临缺芯和存量竞争的双重压力,但是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表现还相对可以,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今年3月累计销量44.5万辆,同比增幅达137.6%,今年1-3月累计销量为107万辆,同比增幅146.6%。无论是从渗透率还是从增幅来看,新能源车的销量表现都十分出彩。

从销量数据来看,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几大头部造车新势力在25-50万元的中高端市场还是有很强的把控力,特别是特斯拉已破6万辆月销的表现确实对30万元级的竞品影响较大,豪华品牌电动车型的销量目前还很难赶上。但再往上,这些品牌并无与豪华品牌形成竞争力的车型,因此,很显然,豪华品牌想通过品牌旗舰车型,秀出自己在电动时代的真正实力,带动用户对其电动阵营中高端车型的认知,同时加快推出更丰富的、担纲走量任务的纯电动新车,自上而下的重夺电动时代的话语权。或许,随着传统汽车品牌加快电动化转型走过产品空窗期,造车新势力们真正的压力要来了。

红星新闻记者 刘爱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