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谭老师分享 -- 孩子迷恋手机的真相

作者:抗焦虑的小孩

我是谭老师,今天由我和大家带来这一篇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主题叫做手机网瘾。在过去的教育过程当中,看到无数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手机而头痛。那我想在今天当下的教育当中,手机网瘾一定是所有的家长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一个弯,对吗?

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孩子因为玩手机迷恋手机游戏,因为孩子不上学,因为孩子不学习,因为家长教育不当而产生了各种冲突。小到因为手机游戏挨骂、批评、指责,那孩子和父母对抗,大到帮会学业,甚至重度迷恋,产生家庭的各种悲剧。

手机呢?游戏已经成为了当下时代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了。那不仅仅是对于我们的家长,对于孩子与手机的关系,我们更要好好地去理解,去解读。从而才能真正地带领孩子走出手机网瘾的这个陷阱。对于手机网瘾整个系列的内容的话呢也比较多。

今天我主要从原因层面,从孩子迷恋手机根源的层面给大家好好交流,当然后面还有比如说法,那对吧?一些具体的话术,怎么去说,怎么去引导,以及这背后还有很多的一些真相。比如说手机它是社会的产物,它是时代的产物。那么还会带领大家看见这社会背后的真相,时代标准的真相,以及孩子与手机这背后人性的真相等等。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一些秘密。那后面都会慢慢地分享。

既然手机是我们时代,是我们社会的产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各位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放下手机呀?我们自己有没有放下手机呢?我们出门的时候可以忘记带手机,但是就是不能忘记带手机了,不然那个地铁,那个扫码你都过不了,对吗?所以的话呢,我们真的要的不是让孩子放下手机,而是在孩子玩手机的同时能够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而是在玩手机的同时能够照顾好自己健康。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方向在哪里。我们要真正解决的不是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是孩子迷恋手机,迷恋游戏这个迷恋的问题,这个上瘾的,这个瘾的问题,够认同吗?所以各位爱学习的各位家长们,我们到底是想要治标呢。还是治本?如果治标我们就直接针对手机就可以了,把手机给藏起来,对吧?不准玩手机,这就是治标,他能够管个几天。

那我们真的要做的是治本。治本的核心是什么?是我们要看见问题背后的原因和真相。我们要治病,还得切断病根儿,对吗?解决手机网瘾游戏那也是一样的,要了解导致孩子对手机迷恋,迷恋手机网瘾背后的真相。如果不了解真相,就算制止的行为问题还存在,甚至越来越上瘾,越来越迷恋。

举个例子,比如很多的家长在家里面对孩子管教非常严格,不允许孩子玩手机,或者只许去玩儿十分钟等等。那么当这个孩子在家里面,你家长不允许他玩儿的情况下,只允许玩十分钟,或者是不能去玩儿的时候。你想想这个孩子在未来,比如说进入学校,或者是在家里面一个人,或者是在网吧的时候。你想一想,可能他就会特别的重度的迷恋手机以及成瘾。那在家里好像没有玩手机的行为。但是网瘾的这个行为,这个事实消失了吗?没有。

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如果你不了解真相,你就算制止了行为,问题还存在,隐患还存在,迷恋还存在,各位同意吗?就像一个人发烧一样,要想解决发烧的问题,我们首先也得找到发烧背后的根源吧。得解决发烧的原因,发烧的问题不就自然消除了吗?你不能够说一个人发烧了,每次给他吃退烧药吧,吃退烧药是为了解决什么表面的症状,那就相当于我们这一次的新冠病毒。那发烧了你吃退烧药有用吗?没用。吃退烧药只能暂时地把当下的某一些症状给他压下去,但病根儿消除了没有。没有消除。就相当于我们刚才讲今天的核心不是针对手机,是解决孩子迷恋手机这个迷恋的问题,是解决孩子上瘾这个上瘾的问题。各位认同吗?解决手机网瘾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多数的家长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总是觉得孩子有问题,于是总想着用各种方式、各种技巧去控制或者是阻止孩子玩游戏。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发烧了,你只给他吃退烧药一样的道理。如果不解决孩子迷恋手机游戏背后的原因,就算解决了当下的行为,就算当下取得了不错的结果,那问题呢还存在。那首先第一种导致孩子迷恋手机网瘾的原因叫做家庭关系不好,或者是家庭关系糟糕。

家庭关系是孩子生活的外部环境,那这个外部环境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舒适度?都会的。如果没有想着要去解决这个病根儿,那么孩子当下发烧的症状可能会被退烧药给治下去。可是它的病根儿依然存在,并且会不断的反复的发烧,并且一次比一次严重,那我们今天的孩子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没有无缘无故的迷恋手机、网瘾,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学习,这背后都有核心的原因。

只有我们家长真的愿意把心沉下来,愿意去了解这背后的根源的时候,那这个本身已经比问题更重要千倍万倍了。那接下来呢,我们就会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了解这背后的病根儿是什么。为什么今天这么多的家庭,这么多的孩子会迷恋手机,迷恋王者荣耀。那我们把这些病根儿来归纳总结出来,也希望你的家庭、你的孩子能够越来越幸福。

孩子玩手机,这是不是一个行为,而一个人的行为会受什么影响,会受情绪的影响。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失恋了,他有没有可能去抽烟,有没有可能去喝酒,有可能他抽的是烟吗?他抽的不是烟,他抽的是一份失落,抽的是一份伤心,抽的是一份孤独,抽的是一份寂寞。一个人工作失利的时候,他有没有可能去喝酒,他为什么去喝酒。他喝的是酒吗?他喝的是一份失落,或者是一份自责,或者是一份愧疚,或者是一份无奈和无力呀。

那孩子玩游戏真的能玩这游戏吗?当家庭关系不好或者是糟糕的时候。比如说家里的成员经常吵架,爸爸跟妈妈经常吵架。妈妈跟奶奶经常吵架,爷爷跟奶奶经常吵架,爸爸跟爷爷经常吵架,外公外婆经常吵架。反正家里就是各种争吵。各位你想一想,如果你是孩子,你什么感受,你觉得有安全感吗?

当孩子耳濡目染在这样的环境里面的时候,第一个他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叫做恐惧。第二个他会感受到可能他们吵架是因为我的缘故,是因为我的存在,是因为我不好,所以他们才吵架的,所以他们才关系不好的。他会深深地干嘛?自责,所以这所有的这些情绪最后会导致孩子产生一种叫做逃避啊,逃避,逃到哪儿去了,不就是逃到游戏里去了吗?

又比如说家里面的这个父母的关系不和,或者是父母的位置不平等,什么叫做位置不平等。比如说爸爸经常出差,爸爸去喂,或者是爸爸在家里面说了话不算数。妈妈在家里面是个女强人,妈妈说了算,或者是爸爸很强势,根本不把妈妈放在眼里。那么就相当于这个主人翁没有得到最基本的一份对待和尊重。作为孩子什么感受?孩子的生命来自于自己的父母,孩子生长在这个环境当中,孩子天生就希望自己的生长环境能够太平,能够和睦。

孩子天生就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关系好。于是他就会尝试去拯救弱势的一方,去帮助弱势的一方。可是当他不管怎么帮助,不管怎么拯救的时候,他都无力回天。他有一种深深的感觉叫做无力感,他发现他什么都改变不了,同时还有对抗另外一方的叫做愧疚感。那这所有的情绪不断的积累在体内,想要去改变却无力回天,想要去变好却找不到出路,于是慢慢的会产生叫做无力,愧疚。

那最后不就是选择逃避吗?那他这不就逃到哪儿去了,手机不就来了吗?那就比如说因为家里面这个夫妻之间的战争。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其中的一方老是在孩子面前诉说另外一方的不好。比如说儿子,你看看你爸他怎么对待我的,你觉得对还是不对。儿子你自己清楚,你要好好地努力,以后孝顺妈妈,我谁也指望不上了,我就指望你了。我自从嫁入你们家,你也看得见,你说你们家的人都怎么对待我的,我现在只能靠你了。

如果你是孩子,你什么感受?就比如说离婚,离婚的时候呢,孩子被迫去战队啊。其中一方说你要是跟爸爸,你就选择跟爸爸。那以后你也不要见妈妈了,或者是爸爸说你要选择跟着妈妈,那以后爸爸也不理你了。

各位如果孩子是你那些什么感受,不管这个孩子怎么选择,他内心都有愧疚感,他不可能放弃任何一方。那孩子内心有冲突,有矛盾,他就会有自卑感,有负罪感,这样的感觉不断的重复,任何一个人他天生的本能,都会想着如何才能把这些情绪给释放出去,于是不又找到了手机吗?如果说孩子释放这些情绪,他不是去找到手机,他可能就去抽烟了,他可能就去喝酒了,他可能就去外面打架了。他可能就跟着那群狐朋狗友到处去浪了,他可能就去纹身了。

那么这是导致孩子迷恋手机,导致手机上瘾的第一个核心的原因,叫做家庭关系不好。那么第二个导致孩子迷恋手机,手机上瘾的原因叫做亲子关系断裂。说到亲子关系的话,我们不得不得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家庭里面虽然是血缘关系,但是他们却视若仇人?

为什么有的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甚至比亲人还要亲。所以亲子关系或者是你跟孩子的关系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个叫做血缘关系,第二个叫做心理和精神的需求满足的关系。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我说的不仅仅是人,即便是动物,猫猫狗狗也是一样的。每一个孩子天生的本能就有对自己爸爸妈妈这种依恋和被依恋这种情绪,这种情感。

如果爸爸妈妈满足不了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投射给自己父母的那份依恋,或者是爱与被爱的心理需求,那么就代表这个爸爸或者这个妈妈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好的健康的心理需求满足的提供者,不算是一个健康的爸爸妈妈。因为他没有办法去满足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的需求。

所以我们经常会有一个问题迸发出来,觉得孩子怎么老是不听话呀。不是说孩子跟你有了血缘关系,他就一定得听你的话。除了这个血缘关系之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叫做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提供和满足的这样一层亲子关系,我们是否合格呢?好,那么对于亲子关系断裂的话呢,大致有以下的几种呈现形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啊。有则改之,无则下面第一个叫做家长不具备看见孩子的能力。比如说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在学习生活当中有没有压力呀。有没有很努力的时候,有没有不容易的点滴,有没有他的优点。有没有长处,有没有好的动机?

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看不见孩子的压力,也看不见孩子的努力。看不见孩子的不容易,看不见孩子的优点,也看不见孩子的长处,看不见孩子的善良,也没有看见孩子的优点。当我们不断地看不见孩子的优点,看不见孩子的长处的时候。或者是孩子期待得到咱们的认同的时候,但是咱们不愿意看见或者是不想表达出来。那么孩子投射给家长的那份自我渴望被父母认同的基本的心理需求,就相当于被忽略了,就相当于夫妻之间。你一直对他很好,他一个屁都不放,你会很愤怒吧。这个逻辑不是一样的吗?

亲密关系最可怕的就是没有回应,而那份心理需求,他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但是父母没有能力认同他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很失望,失望之后他会干嘛?他会很沮丧,很沮丧,垂头丧气之后不就自然的形成了叫做习惯性失望,习惯性无助吗?如果现场有抽烟的,或者家里有人抽烟的,你想一想一个人抽烟是不是更多是什么时候,不就是沮丧的时候吗?不就是失落的时候吗?那孩子这个时候去玩手机游戏,不是跟抽烟一个道理吗?

亲子关系断裂导致孩子迷恋手机游戏的第二个原因叫做家长过度的关注孩子的结果。比如说孩子考试完的时候,我们一般会说哪几句话,作业做完了没有。今天听懂了没有?举手了没有?老师表扬你了没有,你看到了没有。你看问的全是啥?问的全是事儿。孩子考完试之后,各位家长怎么说的?考的怎么样。大概多少。难不难,有没有不会做的。你发现全是事儿。各位呀,各位孩子考试两三个小时,那么紧张,那么大的压力。人呢?孩子那么紧张来紧张吗?儿子,来,我给你倒杯热开水,喝点热牛奶。

当我们发自内心的去关注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人关心完之后,哎,看你今天这个状态应该还不错啊。这个时候可能孩子他就会主动说,妈,我跟你说今天应该能考个高分,他可能自己就会告诉你了。而不是你不断的去关心他的事儿,忽略他的人。事儿呀,事儿呀事儿都是人做出来的,什么人才会把事儿做好。人被关注了,对吧。人的需求满足之后,人被看见了之后,事儿顺其自然。

那第三个亲子关系断裂的表现来自于单亲家庭。那这个的话就不用多说了吧,单亲家庭带给孩子的比如说不安全、感染、被抛弃的感觉,或者是亲情的不够,对不对?这些等等都会带着给孩子很多内在的各种情绪,负面情绪的积压,那孩子他得找到一个释放情绪的窗口,谁呢?手机。

第四个导致亲子关系断裂的原因叫做什么?大宝和二宝的关系,任何一个哥哥自从弟弟出来之后,他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他发现爸爸妈妈把所有的焦点都全部给了弟弟。所以呢,弟弟会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哥哥心中的那一个叫做敌人。他会觉得是弟弟抢走了父母在我心中的那份爱,是弟弟抢走了父母给我那一份完完整整的爱。本来他觉得父母是我的,可是自从弟弟出来之后,他发现自己本来的一切都被弟弟给夺走了,他会天生的把愤怒指向给弟弟。

第五个导致亲子关系断裂的叫做啊不正确的分离,比如说暴力分离,什么叫做暴力分离?比如说孩子童年的时候,你忙于工作,你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可是孩子并不想跟你分开。可是我们却暴力的把它给分开了,叫做暴力分离。又比如说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我们家长根本都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孩子为什么哭,为什么不上幼儿园。没有去了解原因,也没有去关注人,也不跟孩子对话,于是就强行的把他送到幼儿园。这个叫做暴力分离。那这些所有的过往的一切各位还是遗忘了吗?没有,孩子把它转化成为了一种情绪,叫做心结呀。

那么对于这些情绪,对于这些心结啊等等,在我们后期都会和大家慢慢的分享到。今天我们的重点还是在手机的话题上面。

第三个导致孩子过度的迷恋手机的原因叫做父母控制过多,什么叫做控制啊,什么叫做控制过多?你必须得这样做,你不能够那样做,给孩子安排的井井有条的,这些都叫做替孩子安排、控制孩子的行为。我们也一直在强调控制会带着孩子的叛逆,因为控制是针对行为层面。家长教育孩子最大的失败就是看哪里不爽,看哪里不对,看哪里有问题,于是马上立刻迅速的想去改造哪里。

所有的冲突不就是你接受不了对方的行为,然后我们去控制对方,然后对方又不受我的控制,矛盾不就出现了吗?为什么过去我们那么多年用了那么多方式方法不允许孩子玩手机,孩子不仅没有放下手机,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我们不允许孩子玩手机,不允许孩子玩手机,不就是把孩子的这个手机塑造成了稀有的产品吗?

但孩子对手机有了更大的一种渴望,孩子一旦能够接触到手机的时候,他不是把它当成鸦片来对待吗?又比如说我们很多的家长为了孩子好,对吧。给孩子制定各种玩手机的规则,诶,早上怎么玩。中午怎么玩,一天怎么玩啊,这个什么时候怎么玩,给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可是有几个孩子真的是按照这个规则来的,因为几个孩子能够真正的坚持到底少之又少。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想着给他制定规则呀?如果一个能够管控好,能够自动自发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手机时间。能够自动自发的安排好自己的手机,并且安排好自己的健康等等各个方面的孩子。你需要给他制定规则吗?你不需要。

当你制定规则的这一刻,孩子就感受到了一种叫做不信任。而事实的结果往往也证明了我们制定规则就是为了证明孩子,你就是一个不守规则的孩子,你不仅是一个迷恋手机的孩子,还是一个不守规则的孩子,你还更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你看给孩子提了这么多的标签儿,你觉得孩子内在有价值感、有力量感吗?他内在没有价值感,没有力量感,他就迷茫,他迷茫的时候不是就要去找一些释放自我情绪的窗口吗?不就是为了去寻找一些能够给到自己价值感的地方吗?可是手机都能够满足它,因为手机没有人指责它,没有人控制它,没有人要求它,同时还能够承载自己的情绪。

所以各位看似手机的问题,其实是孩子迷恋的问题,是孩子上瘾的问题。看似是孩子迷恋上瘾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家长引导孩子能力的问题。各位认同吗?所以对于孩子迷恋手机、网瘾这一个系列的课程具体的如何落地的话呢?那么今天的话呢,对于根源的剖析,我就先和大家剖析到这里。那么对于后面具体的一些比如说话术呀,流程呢,对吧?以及这背后的一些我们甚至觉得瞠目结舌的一些真相。

比如说我们开篇讲到的社会的真相、时代的真相,以及一些人性的真相、需求的真相。今天的时间有限就先分享到这里。祝福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