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OK妈说:

出于对孩子视力的保护,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娃的户外活动。但只让孩子楼下玩滑板车、骑自行车吧,日子久了或者朋友不多也没啥劲;带着娃绕小区逛走走吧,感觉逛不出啥……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我一位从事自然教育(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万物给幼儿做认知启蒙、科学教育等)的好友小雨妈妈说,其实是因为我们从没有耐下性子仔细逛过小区。

大自然里藏着数不清的宝藏,一草一木都可以变成孩子手里最有意思的玩具,乐此不疲的消磨一整个下午。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小雨妈妈说,她家里住的小区绿化很一般,人车还不分离,但是孩子开心地好像找着了森林似的每天嚷着下楼。

和她认真聊完,我很有收获。所以我请她来和大家分享,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在家门口和大自然玩耍,做2岁以上娃都可以操作起来的”自然观察“。

文/小雨妈妈

自打女儿开启了超长待机的假期,她总时不时地眼巴巴的瞅着窗外,毕竟以前总带她到处逛。

我忍不住提议:“宝贝~我们出去逛逛吧?”

“可是妈妈,现在小区限制出入啊,两天才能出去一次,这个机会还是留给外公买菜吧!”

“我们不出小区门啊,就去给楼下的小树浇浇水,你好久没去看它了,说不定它已经发芽了 呢?”

等到了楼下,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早就变换了模样。

去让女儿去观赏落下的花瓣,并且让她可以收集一些起来带回家可以洒在画上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我带她翻开落叶堆,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忙碌的搬家,女儿特别惊喜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在闲聊中,女儿摸摸这颗草、数数那颗花,热情劲儿越来越大。

大自然就是这样,任何一点小生灵都可以把孩子的内心唤醒。

从此,到楼下逛一逛,看一看,就成了她每天的日常,妈妈不在还要拖着外婆出门,在楼下的小草地一晃就是大半个下午。

01

走进家门口的“小森林”

做大自然的“伏地魔”

因为被困足在小区里,我就在家门口划定了一块不足三个停车位的小草坪作为我们的“奇幻小森林”,隔三岔五地就下去溜达一下,我和女儿一大一小两颗脑袋无限地贴近地面,东闻闻西摸摸的样子,路过的邻居还忍不住问:“这是在挖什么宝贝呢?”

我们家住的是传统的老小区,绿化带几乎都被侵占成了“停车位”,绿植种类乏善可陈,我和女儿的“小森林”远看其实就是一片荒地。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但是俯下身,凑近看,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天地。

落叶堆下,隐藏着一片蘑菇小森林。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赶着放学回家的蜗牛,把自己的壳落在了教室里,刚好变成了蚂蚁们避雨的白色小房子。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叶子找不到妈妈了,身上还挂着一滴晶莹璀璨的眼泪。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酢浆草是世界上最受宠爱的草,脸,躯干,四肢都是爱心的造型。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长时间定点观察,就会发现这块小草地没过几日就会变换模样。同是瑾菜,长在西北角的开了白花,而住在东南角的开了紫花;同是野草,有几棵竟逐渐长成了树的样子,有枝有干还旁逸斜出,所以可别小看了草,身材虽小却也有着一飞冲天亭亭如盖的梦想。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光光研究这草地上每天推陈出新的八卦,就可以消耗小半天了。

虽然可供观察的对象相当贫瘠,但是以下这些“草地上的住客”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能不期而遇:

苔藓

在一些潮湿的角落,总会有一群植物王国的小矮人用自己蓬勃而盛大的力量,去砸开冬天的铁锁。他们让大树干枯的皮肤上爬上了一抹新绿,让岩石坚硬的外表上多了一丛丛毛茸茸的小脑袋。

女儿特别喜欢去路边的小径和地砖的缝隙里去寻找这些戴着绿帽子的小精灵,看看它们“侵占”了哪些新的领地,晴天雨天它们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偶尔捏起一团来,摆在手心轻轻的抚摸,就好像和苔藓纤细的小爪握了握手。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杂草

每次来到我们的小领地里,女儿都会让我给每颗杂花野草拍“一寸免冠大头照”,而且每张照都还能给出充分的理由,比如这颗草的叶子像爱心,这颗草像绽放的烟花,这颗是繁星点点的小星星。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每隔一段时间,旧的住客会不告而别,新的住客又在悄悄地发芽长叶。也有长居此地的住客,它们有的会发育成一颗”憨憨的大白菜“,有的也会不停的猛窜个头,一下子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我让女儿记录它们的生长和变迁,比如帮小草量量个头,看看谁才是家族里“高个子”,女儿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树是隐匿着太多小精灵的摩天公寓,从负一楼到第101层都会有不同身份的住客寄生于此:最底层永远都是落叶和苔藓的小世界;再往上是蚂蚁正在嫩绿的叶芽上寻找美食;侧生的菌子就像舒适的席梦思,可以让西瓜虫在上面睡个好觉。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女儿每长高一点,就可以往上多看一层,郁郁葱葱的树冠里,隐藏着怎样仪态万千的世界,她也一直非常好奇。

02

深度开发娱乐项目

静态观察久了,我也期待孩子能更多的动起来,适度增加一点活动量。

虽然整个小区物种贫瘠,但是经常能捡到的无患子的果实,还是带给了女儿巨大的惊喜,带回家可以做天然的“洗手液”,在户外找个小坑,搭配一点“菜叶子”,再找一个小铲子,就这样像做菜一样翻炒起来,这种过家家的游戏,总能吸引一些路过的小朋友聚拢过来问我女儿能否一起加入,她自我感觉更好了。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因为动态玩法可以带来更有持续性的效应,我又找到了一种更加有趣的游戏——种子炸弹。

种子炸弹就是把种子埋进营养土里,混入适量的水,再揉搓成一个小圆球。完成之后就可以去小区投放了。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说是投放,还取了“炸弹”的名字,其实是埋下了一份期待。投放之后,就总觉得心里一直牵系着,每天都想去看看有没有“爆炸”——长出苗子来。

为了让我们的“炸弹”遍地开花并且有迹可寻,我用手机拍了张小区地图的照片,鼓励女儿自己照着画出了一张“小区地图”。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之后每次她投放好“炸弹”,都会在地图上做一个标记。后面我们也就可以按着标记去位置上看一看,最后哪颗"种子炸弹"会顺利"爆炸"。

03

和自然玩耍,很多“毛病”都不药而愈

其实自然可以带给孩子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我自己会走上了自然教育的道路,也是在经历了几次女儿的力量“被大自然唤醒”的体会。

比如女儿在一岁半左右的时候的“不肯走路”的坏毛病就是靠着大自然给治好的。

那时候一岁半的女儿虽然早就已经学会了走路,在室内可以追着妈妈飞跑,但是到了室外就死活不肯下地走。

有天带她去奶奶老家玩,附近就有好大一片林子,冬日的光景林间空地铺满了厚厚的一沓落叶,女儿竟然主动要求下地,自己慢悠悠地走进了林子里,咔擦咔擦的踩在落叶织成的地毯上。

起初还是踉踉跄跄的,后面走稳了,就像一头小鹿灵巧的窜来窜去,自顾自的玩了大半天。看到突然肯下地走路,又自在玩耍的女儿,我感动得简直想哭。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再比如,女儿两岁半的时候还是很胆小,经常像袋鼠一样要挂在我身上。第一次跑出了距离我10米远的地方,也是凭着大自然的帮助。

有天带她逛公园,她百无聊赖地粘在我怀里,我望着满地的落叶就灵机一动:“宝贝,我们来玩一个落叶找妈妈的游戏吧!你看,这些落叶宝宝,都是从妈妈的身上掉下来的,你看看它们属于哪个树妈妈,就捡到它妈妈的身边去吧!”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孩子的眼睛就立刻放光,俯下身拣叶子,东奔西跑地带着它们去找大树妈妈。全程不仅没有要求我贴身跟着,还跑出了生平离我最远的距离。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后来一直在想为什么孩子都有天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到了自然中就那么放松、享受,在某次培训中老师的一番话给了我答案:

“每个刚来到地球的婴幼儿,他们的身心状态还承继着灵长类的本能,我们的祖先本来就是生活在大自然里的。越小的孩子越能将这种本能释放出来,他们对于自然的感应也会比成年人更为敏锐。”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所以我后来的确能感受到女儿无时无刻都能和自然进行对话,有一种我们大人所有具有的“和万物共情”的能力。

她在公园玩耍时,不舍得踏足草坪,会觉得踩到小花花,它们会疼的;看到草坪上的垃圾,都会皱上好一会儿的眉头,“妈妈,为什么有人喜欢乱丢垃圾呢?这样小草的家变得多脏啊!”(这些都不是我给她做过什么环境保护教育。)

也很喜欢玩“自然界的角色扮演”游戏,前两天她说自己是小蜗牛,背着厚厚的被子在地板上匍匐的样子简直惟妙惟肖,爬累了就窝在被子里说回家睡觉了。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而我这个已经没什么精力乘风破浪的中年妇女,也竟然在“观察力”上突飞猛进。

我以前觉得所谓的敏锐的观察力,应该都是天生的。但是当我随便走到一处被剃成“小平头”一样的草地上,都能发现一粒米那么大的通泉草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很讶异。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手机加了微距的夹片还是拍不清晰,因为实在太小了。

而经常用在马路上坚守隔离带的矮冬青,有一天我竟然发现它还会开花,花是白白圆圆的,纯净又可爱的样子,对的,我活了三十几年才发现这样美丽的花就近在眼前,而以前的矮冬青在我的心里,大概和普通的塑料隔离墩并无二致。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百度搜了个示例

我最喜欢的种子,还是槭树上掉下来的翅果,舒展的翅膀就像蜻蜓,每次看到都忍不住咔擦拍几张留念,再给女儿讲讲大树妈妈的智慧:树的生长需要充裕的空间和阳光,不能挤挤挨挨的住在一起,所以树妈妈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飞多远就飞多远!

教你带娃,把小区逛成景区!快来get

对于孩子来说,探索的深度远比广度重要,逛千山不如知一山,我们以为走遍世界是带孩子开阔了眼界,其实留在他们心里的不过是一片过眼云烟。

在家门口守株待兔,完整地看一朵花从发芽盛放到凋零,会带给他们关于生命,更深刻的启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