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今天2022年4月24日,这是2016年以来的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2022年我们将迎来空间站建设阶段6次激动人心的发射,中国将发射问天和梦天2个空间站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2艘载人飞船、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2艘货运飞船,同时还将首次实现6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云团课上,主讲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空间站型号主任设计师樊萍,告诉上海市格致中学虚拟云课堂里的中学生们。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当天,这堂“理想高于天 青春梦启航”——弘扬航天精神主题思政课(战疫云团课),通过“UP!爱心云课堂”上线,上海全市各大、中、小学生近7万人共聚云端,甚至还有学生在方舱医院用小屏幕收视,一起学习《听习总书记谈“航天梦”——走近“神舟十三号”》首课。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从“扫码收货”到家人私聊三人安心居家】

从1999年的“无人飞行”,到2003年的“一人一天”,再到2022年的“多人半年”,中国航天人用热血、青春与奉献不断续写着中国人上千年的飞天梦。事实上,在樊萍看来,航天员们奔赴未知,时刻面临生死挑战,却总是对我们展露淡定微笑与从容挥手。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当前疫情封控管控“足不出户”“足不出楼”,而航天员在空间站出差半年间两度出舱——他们怎么长期安心“居家”?比如维生设计,空间站配置了一整套生命保障系统,其中一个子系统就是空气净化系统,能让空间站内部的空气始终保持流通状态,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被过滤掉,还有新鲜的氧气补充进来。另外,空间站内的水资源十分珍贵,航天员生活用水如果全部依赖地面运输,成本非常高昂,因此包括收集尿液在内的水资源循环再利用,尤为重要。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当然,神十三乘组在太空中也拥有智能家居生活。空间站中的“移动Wi-Fi”、“扫码收货”,让地面的便捷同样登上太空。樊萍透露,每个航天员配备的手持终端,可以个性化调节舱内灯光,并有多种模式可选,能够辅助调节航天员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环境带来不适。同时,航天工程师还给航天员预留了一条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和家人私聊。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吉刘雨同学是校园战“疫”临时团支部书记,组织了封在宿舍楼内的同学们一起观看了这堂主题思政课。她表示,这堂课让封校中的同学也能“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给紧张、匆忙的准封闭学习生活添了一抹深邃的“太空蓝”。即将赴内蒙古支教一年的她暗下决心,要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感受伟大的航天精神。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血管损伤都不怕】

民以食为天,在“吃”这件事上,航天工程师与航天员之间又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体谅。一方面,航天员要吃得安全,对自己身体安全,对仪器设备安全,以工程大局为重,个人的口味往往是最后考虑的。而当航天员让渡了自己的个人口味,航天工程师们又希望他们能吃到“家乡味”。樊萍告诉同学们,现如今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的食物清单已达120多种,周周不重样,满足个性化需求。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有同学问:吃了太空餐能强身健体吗? 樊萍科普解释称,同学们应该都听过“上太空会长高”,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太空环境如同一个加速老化器,航天员的骨流失速度大约是地球上的40倍,“长高”的代价可是骨质疏松。

同时,“摆脱地心引力”却面临肌肉萎缩。失重环境中,航天员的体液会往上半身“集合”,航天员面部明显肿胀。“这只算小事,随之而来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损伤才是大Boss。”因此,专业的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确保航天员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磷、钾、钠,有助于补充钙质以及维护心血管系统。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在线听讲的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四学生赵泽阳说:“作为一个航天忠实粉丝,神十三的每次任务我都有所关注。在观看团课时候,我联想到了许多课上所学的知识,从生命支持的萨巴蒂尔反应到微重力对航天员的影响,我对于原来课上不是很理解的知识点更加清晰了。”

格致中学学子盛晓涵课后表示,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从前自己觉得神秘而美好的太空其实也是充满着各种危险的。“而3名航天员吃穿不愁、实验器材完备、低风险生活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人协同合作、细致入微地攻坚克难,是所有人坚持不懈的奋斗。”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核心舱太阳翼可在轨整翼拆卸、转移】

在轨183天,神十三乘组解锁了多个首次:首次实施径向交会对接,刷新在轨飞行纪录,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航天员首次在轨进行手控遥操作试验,女航天员也有多个“首次 ”,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流程,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开展一系列科普与教育活动。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诸多首次,为后续高频的空间站建造任务打下扎实基础。比如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电池翼厚度仅为一本书的厚度,收拢后的体积约为一辆汽车的大小;而展开面积达67平方米,相当于6台汽车并排停放。它具备一个特殊功能——可在轨进行整翼拆卸、转移。考虑到后续空间站组建完成后,对核心舱太阳电池翼造成的遮挡,从而影响发电,因此这两个太阳电池翼可由航天员与机械臂配合,实现舱外拆卸、转移,安装于后续发射的实验舱尾部桁架上,并在轨重新组建供电通道,这又被称为“在轨能源拓展功能”。

樊萍表示,纵观人类载人航天史,类似的舱外操作没有成功先例,可以说是世界级难题。太阳翼转移完成后,可自主重新展开,即使出现意外情况,也可由航天员手动展开。中国空间站还改进了过往空间站的供电设计,创新地使用双向供电技术,使得各舱段可以相互提供电力,保障了空间站在轨运行。

“中国航天日”遥望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型号设计师解密太空智能居家

“神舟点灯,铺天蓝,十三划破长空;风华正茂,遍地红,三人圆满归陆。”格致中学班级团支部书记姚昕筠用一个对子表达了对神舟的祝福和赞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系列课程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市学联指导,由上海市团校、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主办。樊萍寄语上海青少年以红色爱国情为基因,以蓝色航天梦为理想,探索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