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据《孟子题词》记载,孟子小的时候家住一个墓场附近,就学会了玩办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居住,随后搬去了集市,之后孟子就学会了小摊小贩的吆喝买卖交易,孟母见状就搬去了学宫旁,终于孟子学会了朝廷上鞠躬进退行礼的礼节。这也就是后来所广泛流传的为了儿女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而三次搬家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2009年的秋天,楚天都市报报道了《一心割肝救子母亲半年日行10公里》这则故事,从那天开始,全国各地的媒体——包括官方媒体和地方报道都纷纷报道了“暴走妈妈”的故事。随后各类报道接踵而至,直到11月这股新闻热潮达到了高潮,“暴走妈妈”和他的儿子开始了肝部手术,之后她接受了各大知名度很高的访谈,可以说是众人皆知。次年的秋天,她当选了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由此可知,母爱的力量并非古代故事里才有,平日里我们无时无刻都浸润在母爱的关怀里而不觉,或许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份爱的存在。2009年感动了无数国人的“暴走妈妈”的故事,就让我们在一件平凡又伟大的故事里感受到创造奇迹的伟大母爱。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一、“暴走妈妈”为何“暴走”

这位感动中国的“暴走妈妈”叫陈玉蓉,她为人亲和,待人亲善,在村子里她的人品也受到了广泛好评。不幸的是她的儿子——叶海斌在13岁的时候被检查出患了肝病,由于没有获得及时的治疗手段,在2005年的时候叶海斌的病情恶化,不得不留院观察治疗。医生表示想要治疗叶海斌的病情,到现在的状况只能靠换肝手术。

只是三十万的费用昂普通家庭难以负担,无奈之下陈玉蓉一家选择先保守治疗。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这样过了三年时间,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又一次恶化了,陈玉蓉按着被病魔折磨的儿子决心要用自己的肝换给叶海斌,不再坐以待毙了。不过天不遂人愿,医生检查之后发现陈玉蓉的肝脂肪含量过高,不适合进行肝移植手术。尽管此时家人都表示自己也可以给叶海斌换肝,而陈玉蓉这个倔强的母亲在此刻认为只要自己减肥成功,肝的脂肪含量低下来就可以进行肝移植手术,救自己孩子的命了。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按照医嘱,陈玉蓉不适合进行大量运动,所以在2009年初,她选择每天暴走十公里来减肥。这7个月她减掉了8公斤,再次检查肝脂肪的含量时,她达到了做手术的条件。

终于同年11月她如愿以偿,历经3小时的手术过程之后,她给自己的儿子换了肝。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二、“暴走妈妈”何以感动了中国

爱子是母亲的通性, 但陈玉蓉最感人的地方是她的坚韧和执着, 不向命运低头。这是关键和精髓。尽管她的捐肝路一度受阻, 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几乎濒临绝境。但陈玉蓉以惊人的毅力去减肥, 踢掉了捐肝绊脚石。这也引起了大家的爱心援助,携手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她的减肥方式很朴实, 就是靠走、疾步走。越是朴实, 越是无助, 越是能打动人。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的确,有不少人会通过疾步走宣泄情绪, 只是这位母亲“暴走”时又是怎样的心情?耐人寻味。想象在长长的大堤上, 一位无助的母亲, 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 疾步行走, 那种绝望中的坚定, 那种辛酸苦楚, 那种相信奇迹会出现的坚定母爱,简直把我们的心都捏碎了。这也就是她一己之力感动中国的原因。

12年前,“暴走妈妈”陈玉荣割肝救子,她如今现状如何?

那时的她每天暴走减肥, 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谁也不知道的是她为什么减肥,有人甚至误以为她减肥是为了“老来俏”, 即便这样, 她还是守口如瓶不愿意解释一句。11年后的当今,陈玉蓉一家已经过上了平安的生活。由于担心自己年纪衰老无法找到工作,陈玉蓉选择了整容,只是这个决定又被村子里的人误解,名声受到了影响。她依旧不对旁人解释。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只是尽了一个母亲的责任而已,一切都是源于她伟大的母爱。

结语

陈玉蓉面对生活的挫折,拥有的是每个人都值得羡慕和追求的内心力量。只要用心就可以发现,母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植根于我们最深层的意识与情感里。这份爱不需要分高低贵贱,不会被多元的价值观割裂,因为母爱本身就是质朴又持久,浸润在每一个普通人心里的。在我们因为生活磨难垂头丧气的时候,这无疑为我们克服困难提供了精神动力。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