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羽 朗读┃蓝羽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最近,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颇感不适。
视频里,高高大大的儿子弓着腰蜷缩在一个小沙发上,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颤颤巍巍站在儿子面前,絮絮叨叨地嘱咐着儿子。
儿子不断唯唯诺诺地点头,偶尔问一句什么
如果说单看画面还能勉强说一句母慈子孝,那么母子对话的内容就令人瞠目结舌了。
原来,年迈的母亲确诊了癌症,马上要住院进行手术,此时絮絮叨叨叮嘱儿子,几点吃饭几点休息,晴天穿什么雨天穿什么,诸如此类,四岁孩子才需要被叮嘱的问题。
那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儿子,偶尔插话,也不是在关心母亲的病情,而是问自己吃什么,几点睡,穿什么衣服……

这个形同弱智的男人,智力正常,身体健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习惯了人生被母亲掌控。
从小到大,母亲替他操持一切,也决定一切。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念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和谁谈恋爱,都有母亲替他决定。。
明明是他的人生,却活成了母亲的傀儡!
爱德华有一句话,“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有多少强势的父母,就有多少被父母以爱之名,束缚,甚至伤害的孩子。他们,后来都长成了怎样的模样?
一
有些孩子在强势面前屈服
习惯盲从
最近,有个朋友倾诉,自己都30岁了,母亲还习惯于事事干涉他,打着为他好的旗号,让他觉得格外压抑。
朋友的话,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表弟。
我这个表弟,今年38岁了,名校热门专业毕业,工作15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却一直做着单位最底层的工作,每次升职加薪,都与他无关。
个中原因,竟是是表弟太听话了!
表弟听话,在家听妈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独独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样的人,或许是个好用的劳力,却永远不会被重视。
表弟的性格,是舅妈一手促成的。
舅妈是个极度强势的人,不能容忍任何人的违逆。表弟小时候,稍有不顺从,舅妈就是一顿暴打。
家里人偶尔也会劝说舅妈,舅妈总是理直气壮:“我是他妈,我能不爱他?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他好?
久而久之,表弟成了格外听话的乖孩子,长大后就是习惯服从的老好人。
这样的母爱,如同重重枷锁,束缚了孩子本该飞翔的翅膀。
网上有一句话:“有时候,爱也是一种伤害。”
父母对孩子最残忍的伤害,便是以爱之名,把孩子养成了自己的牵线木偶。“我是为你好”成了多少父母的口头禅,多少孩子的紧箍咒!
在父母强势的爱里,多少孩子失去了自我,活成唯唯诺诺的样子!
二
有些孩子在高压下爆发
伤人自伤
我的学生小贺,是个暴力的孩子。
本该天真的小脸,总是带着化不开的戾气,看人的眼神,总带着三分恨意。稍有不如意,就对同学拳脚相向。
因为打架,刚刚初二的孩子,已经几次进出派出所。
有一次因为他打架,我请了他的家长。
小贺的爸爸是个高大的男人,一进办公室,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两巴掌。
孩子的脸当时就肿了,嘴角裂开,血顺着嘴角滑下来。
小贺不躲也不哭,看着爸爸的眼神,冷得像是淬了毒一样。
那次谈话,我才知道,小贺的爸爸奉行棍棒教育,小贺从小就是在父亲的殴打辱骂之下长大的。
倔强的小贺,心里如同藏着一座火山,勉强维持的平静之下,是爸爸的伤害带来的,无处发泄的愤怒熔岩。
稍有触动,那岩浆就会喷涌而出,带着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的火焰。
如果说小贺爸爸的强势造就了暴力的小贺,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就更加残忍而令人触目惊心。
这是几年前的一个新闻。
12岁的男孩小吴,因不满母亲过于严厉的管教,含恨砍了母亲20多刀,导致母亲死亡。
案发后,小吴面对警方的询问,淡漠得令人心寒:“我就是恨她!”小吴这样说。
到底是怎样的伤害,让一个孩子恨到要手刃自己的母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人父母,首先要教会孩子的,就是如何去爱。
但父母的强势,却让亲子关系尖锐如荆棘,让彼此都受伤。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感受不到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
如果父母给孩子营造的世界里,只有愤怒与斥责。孩子也只会用仇恨与怒火回报世界。
三
做宽容温和有智慧的父母
静待孩子的人生如花绽放
强势的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他们的爱太锋利太沉重,让孩子遍体鳞伤,断了翅膀。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为子女打算,不是处处替孩子做决定,而是为孩子铺陈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在爱与包容中,自由生长,直到展翅飞翔。
责之有度,教之有方。聪明的父母,只会引导孩子,而不会尝试掌控孩子。
01
以宽容之心面对孩子的不足
曾经看过一个亲子节目,让妈妈和孩子分别给对方打分,结果令人吃惊。
每个孩子都给妈妈打了满分,而每一位妈妈都挑剔了孩子一堆毛病。
想一想,当孩子满眼崇拜地看着妈妈时,妈妈看着孩子的眼神,却是满满的挑剔!
是不是觉得孩子很让人心疼?
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孩子从来没有嫌弃父母没本事,不能让他含着金汤匙出生,父母为什么不能用宽容之心面对孩子的不足?
网上有一句话:“宽容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磨擦的润滑剂,是消除彼此间猜疑积雪的阳光,是沟通彼此间心灵的桥梁。”
在亲子关系中,同样如此。
父母学会宽容,不对孩子求全责备,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步。
02
以温和的态度处理孩子的错误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大人都会犯错,何况孩子?
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的气急败坏、打骂呵斥,只会让孩子恐惧,却不能让孩子理解自己错在哪里。
孩子或许会因为畏惧而避免类似的行为,但问题却没有真正解决。
父母的打骂,只会让孩子心存芥蒂,导致亲子关系产生隔阂。
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不妨先保持冷静,用温和的态度弄清孩子犯错的原因,然后陪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父母的温和,会给孩子面对错误的勇气,父母的鼓励,会给孩子改正错误的动力。
03
做有智慧的父母,严慈相济
抖音账号“皮皮在农村”分享了一系列非常搞笑的家庭生活视频。
视频中的妈妈,无疑是强势的。一言不合,便横眉立目,口吐芬芳。
但是皮皮视频的整体风格,却总是非常的有爱而温馨。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那位看似存在感不高的爸爸,实在高明。
每每妈妈口吐芬芳情绪激动,皮皮的忍耐也要达到极限的时候,爸爸就会挺身而出,有时是巧妙地转移妈妈的怒火,有时是露出一个宽厚的笑容。
皮皮爸爸的笑容,真的非常温暖,连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慈祥。
在爸爸宽厚的中和下,妈妈的强势变成了心直口快,口吐芬芳变成了风趣幽默。
这就是为人父母的智慧。严慈相济,一张一弛,孩子才不会因为过度溺爱而放纵,也不会因为过度严苛而懦弱。
四
父母有智慧,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对这世界的第一次认知。
父母强势专治,孩子的世界便冷漠而压抑,孩子也会长成要么刻薄要么懦弱的模样。
父母温和宽容,孩子的世界也温暖柔软,孩子才能长成或者阳光豁达或者温暖的模样。
父母有智慧,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爱是守护与引导,不是掌控与专制。
既然为人父母,就收一收强势的锋芒,不要以爱之名,让孩子遍体鳞伤,不要让孩子品尝绝望。
最聪明的父母,一定不是强势的父母。
愿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然后长成坚强勇敢,又温暖善良的模样。
作者 朗读者┃蓝羽
蓝羽,来自新疆石河子,中学教师,科技创新辅导员,热爱读书与写作,教育育儿文创作者。愿用文字温暖世界,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被温柔以待。期待与更多同行相遇,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山伯教育指导┃郭新爱
郭新爱,深圳市某小学校长,一级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宝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曾担任德育处主任,从事教育34年,热爱书法和文学创作,作品屡获各级各类书法文学比赛大奖,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教育和亲子养育综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