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随感丨历史遗存的畅想

随感丨历史遗存的畅想

△桂阳县湘昆古戏台

囗欧阳朝夕

当历史长河的滚滚急流汹涌而来,又浩浩荡荡激流而去,人类似乎无暇停下脚,极少有人去思考或者思考出大家公认的结果:人类因何而来,为何而去?

一百多年前,当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还停留把神话里的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立朝建邦作为中华历史的开端,历史只是帝王将相的历史,广大老百姓没有自己的记载和讲述,中原以外没有正统,是蛮夷之地,是野蛮民族。幸好我们欣欣然看到自1921年起,现代考古诞生后的风生水起和卓有成就,重大考古发现遍地报喜,而且是每一次考古发掘都打碎了我们脑海中固有而脆弱的历史构成,重建了我们对中华文明和中华历史的印象和认知,历史遗存的不断发掘佐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是本然和必然:

比如完整的“北京人”头骨的发现,把中华人类史追溯到50万年前,并无可辩驳地宣告了周口店的发掘对研究中华人类始祖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地位。

比如堪称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彻底推翻了“远东地区不可能存在权杖这样的器物”的定论,打开了蜀国宝库的大门,揭开了古蜀文明的一角!

比如仰韶文化的发现,破除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确定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中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这一论断彻底否定了一些外国学者声称中国没有石器时代文化的观点。

比如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在彰显汉朝贵族日常奢华、奢侈生活同时,更加彰显人类文明从黑暗的地下慢慢重见天日,仿佛自己也亲临了考古现场,寻找着这些伟大的遗迹里的盛世王朝!

比如1928年,殷墟甲骨的考古发掘,将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前到商代。

比如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使学术界聚讼千余年的孙武、孙膑是否各有其人或各有兵法传世的历史悬案豁然开朗。

比如1974年,临潼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发掘,为我们重现冷兵器时代的兵器和军事布阵,不再是生硬、冰凉的文字回忆和描述,而是实实在在的,触手可及的战争阵势。

比如2002年里耶秦简发掘成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极大的丰富了之前几近空白的秦朝历史文献

……

如果您这个时候还在阅读本文,笔者此刻最想对您说的是,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考古专业人员,也非正儿八经的历史文献工作者,只是有幸把桂阳大地上的史料记载与在桂阳进行的科学考古做了个比对与参照。既没有生搬硬套的把考古学文化与史料记载强行拉郎配去一一对号入座,也没有把考古学与史料记载相割裂,使史前历史的研究陷入各自为阵的无休止口水纷争之中,更没有对桂阳大地史前文明研究随意下手、信马由缰任意发挥的做小说创作。

笔者明白,没有历史文献支撑的考古学就成了纯科学的考古,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和桂阳作为一方地域需要文化崛起的自信和文化产业的兴旺。当然,没有考古学理论支撑的发掘,是盲目且零碎的,甚至是破坏性的。

随感丨历史遗存的畅想

△桂阳县桐木岭矿业遗址

桂阳史前文明永远都只是潜藏在桂阳几千平方公里大地上沉睡,最多也只是神话传说。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怎知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如何祭祀、如何事农、如何征伐?桂阳千家坪史前白陶遗址、湘昆古戏台、桐木岭矿业遗址,这远远近近的三个国家级的历史遗存,将桂阳、湘南地区乃至大华南地区的先民们的生活图景一一展示出来。恰如中华文明的形成,也正如文中一事一典,一器一物,一文一图,一点发源,多点汇聚,最终汇聚并再现成一幅历史长河上存在的古图,激活历史的记忆。

这些沉睡的历史一个个在今天被唤醒,鲜活而精彩,在时空的金丝线上纵横为经纬交织,织成了一幅幅伟大的中华历史画卷,很容易让今天的中国人穿越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廊里,见证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

沉睡千年的遗存在盛世中华的今天被唤醒、被开掘、被认知,经行家里手的整理和规划,成为普及中华历史文化的活物和载体。中华一隅的桂阳,有幸把大地的遗存发掘面世,一经呈现就是国家级的考古大发现。借助科技手段,挖掘历史故事,创新传统历史文化讲述的表达方式,定能唤醒公众的民族情感,引领大众在考古遗存的故址上VR似的触摸中国历史文化,读懂中国精神,定能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

想必中国历史书本又要增加几个页码,这对我们重建中华文明的认知增添无限的自信和自豪又加了极有份量的砝码,我们庆幸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能亲眼目睹标志中华文明的盛世荣光的“国保”。

悠悠时光中,一切都在岁月的泽国里焕发各自的荣光!我们今天头上的那顶月亮以同样的清辉照过史前原始人群的与大自然艰难的抗争,辉耀过强盛的汉唐,屈原在清幽的月光里舞剑纾闷,李白杜甫在长安的月下饮酒吟诗。

随感丨历史遗存的畅想

△桂阳县千家坪史前白陶遗址出土文物

古人未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朴而新鲜的月光穿越千百年的时空照在我们的身旁,今夜月色温润而剔透,我们举酒庆幸湘南有幸,桂阳有幸!“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鹭双飞皆不见。”大地苍茫,倏忽千年,物换星移几度秋,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恒定事物!尚存于桂阳落野郊村的两百多个湘昆古戏台有幸,躺在地上数千年的千家坪白陶有幸,横亘桐木岭的明代冶炼金银铅锌的遗址有幸!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当口,在国家国力兴盛的时代,一个作为大华南地区史前人类文明的佐证,一个是世界多金属冶炼的遗址保存最完好的遗址,随着时间的续写,都会成为或者已经成为国家级的文保单位,此等盛事也在今天的桂阳先后出现,我辈该有怎样的惊喜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