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穿越古今的不期而遇 当百年古宅照见书香……

新华社合肥4月23日电(记者刘美子 屈彦)在安徽黄山脚下的黎阳老街,一座有着300年历史的徽派古建筑隐于闹市之中,古朴诗意、气质独特,经年累月被风雨侵蚀的青瓦白墙上写着“占川书局”四个字。

走进书局,当年的木柱石雕、青砖苔痕依然清晰可见。斑驳的老墙边、集光的天井下,读者总能寻到一方舒适的角落静心阅读。

2017年,书局发起人戴晓亮第一次来到老街,就与它结下不解之缘。“这么好的文物,要让它重生,就要赋予它新的意义。”有着十几年阅读推广经历的戴晓亮决定,以阅读为载体“活化”古宅。

2019年起,古宅的保护性修复改造工程启动。2020年10月,占川书局正式对外营业,成为安徽省首个徽州文化主题图书馆,也是黄山市首家24小时图书馆。

一场穿越古今的不期而遇 当百年古宅照见书香……

占川书局外景。(黄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活化”后的古宅变身成一座传统与现代文化叠加、阅读与文旅功能兼具的复合型城市阅读空间,占地1200平方米,藏书总量超13000册,其中有近500册地方文献和徽州文化类藏书。书局还与黄山市图书馆打通一体化服务,实行通借通还,引进了数字化阅读设备,拓宽了当地城市阅读空间的服务业态。

老墙下的圆桌是郭飞固定的座位。郭飞是黄山学院的教师,每周都会来“打卡”几次,有时点杯咖啡读上半天书,有时在这里查阅文献处理工作。“我坚持阅读很多年了,阅读帮我筑起了精神世界,在徽文化的环境中让我阅读更愉悦。”郭飞说。

有人因为徽州文化喜欢上书局,也有人因为书局爱上徽州文化。“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在这里就像置身古人的藏书楼,能够更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脉搏。”书局常客汪先生从这里走进了研究徽文化的世界。

天井下有一个儿童阅读区,常有一个小小的身影静静地翻书。嘟嘟是这里年纪最小的读者,却有着很长的“阅龄”。书店刚开业时,还不会走路他就坚持跟着妈妈来“打卡”,一直到现在。

比占川书局更早在这里安家的,是占川书局的燕子一家,它们在柱梁上做了巢。施工时,戴晓亮将它们保护了下来。“那个景象很好,燕子总会回巢,而通过阅读回归精神家园,是一种象征。”戴晓亮说。

一场穿越古今的不期而遇 当百年古宅照见书香……

占川书局内景。(黄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阅读推广和文化传承在这里得到共生,书香之气正在悄然蔓延。占川书局自开放以来,逐渐成为当地“网红书店”。尽管受疫情影响,2021年营业额超100万元,平常日均人流量近500人次,旺季日均人流量超2000人次。

目前,全国实体书店达7.8万家,戴晓亮认为,实体书店在城市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全民阅读推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每年坚持在书店组织上百场的读书沙龙、公益讲座、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

2021年国庆期间,占川书局在老街举办了一场“黄山诗歌之夜”。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在台上读诗、品诗,台下近两千人静静聆听,有特意前来的诗歌爱好者,有驻足停留的市民、游客,也有刚刚卸下疲惫的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夜色下的老街比往日更显宁静。

“阅读,是精神的落点。让书店成为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才能让更多的人读上书、爱上书。”在农村出生长大,经历过阅读贫瘠的年代,戴晓亮更能明显感受近十年来国家对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持续加大。

一场穿越古今的不期而遇 当百年古宅照见书香……

占川书局内读者正在阅读书籍。(黄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9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书香社会,戴晓亮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大陆图书馆在社区普及率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优质阅读资源推广仍需进一步提升。

书局旁,古老的占川河静静流淌,书局内外处处洋溢着盎然的气息。“对生活有更高追求的人,始终处于飞向精神家园的途中,阅读便是途中的煦风,书香始终伴同左右。”戴晓亮这样说。(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