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作者:一诺农旅规划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去年,四川的新津和青白江区、邛崃市、简阳市一同被农业农村部等13个部委办公厅列为“全国拓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试验区”。

全国共11个县(市、区)承担此任务,其中四川省4个,那他们到底存在哪些优势呢?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津的8种发展模式,其中的一些成熟案例,已经小有名气。

01

股份合作委托经营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依托产业功能区和头部企业,整合集体土地等资源要素,作价入股、合作发展产业。

新津区兴义镇张河村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打造了集趣·共享农庄,采用“保底+分红”的方式分配收益,每年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保底收益31.5万元。

同时,“共享农庄”激活“空心村”模式,入选了中央党校扶贫攻坚典型案例,并在全国17个省市推广。

02

资源合作联合发展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依托生态资源、农耕文化等元素,与市场主体联合经营,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安西镇月花村利用境内林盘、岳祠堂、农耕文化等生态文化资源,与当代教育公司合作,建成拥有自然探索、动植物科普、红色传承等多个主题的劳动研学旅行实践营地,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5倍。

03

支农项目有偿使用

将财政支农项目固定投入形成村集体资产,作价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分红增收。

兴义镇波尔村通过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2019年市级财政特色镇专项资金,固定投入形成村集体资产,并与蓝城城乡公司合作入股,建设农旅互动项目—蓝城·沐春风,项目运行期间,村集体每年可获得5万元以上分红。合作期满后,资产仍属于村集体。

04

开发盘活闲置资产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探索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村级建制调整后闲置的资产,发展产业。

宝墩镇玉龙村是由原玉龙村和大明村合并而来,村集体将原大明村老村委会租给返乡青年创业,打造新乡村消费场景—“鹿野秘境”餐厅。采取“租金+营收分成”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鹿野秘境”主理人周曼出生在玉龙村,2008年到双流区做餐饮,2015年回新津创办了甜品店,广受当地人欢迎。下午茶时间爱去发呆,生日和纪念日爱吃她家蛋糕,也是小有名气。

当得知她有意回村创业,玉龙村党委给予了极大的欢迎。去年,8月,双方多次沟通后,周曼凭借“打造乡村新消费场景”的方案,打动了村党委班子和村民代表,这处公共资产交由周曼经营。

建设改造和周边环境打造投资由主理人出资。另外,头年给村上交租金1万元,第二年、第三年,每年(租金)2万;以后利润按二八比例分成,村上占20%。

05

整合资源自主开发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整合村集体自有资金和上级资金,利用闲置建设用地,自主开发农贸市场、商铺等物业项目,获得租赁收入。

五津街道文武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整合村集体存量资金,以及上级老旧市场改造专项资金,建成龙王渡农贸市场,拥有商铺31间,村集体年租金收入达130余万元。

06

提供土地流转服务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村集体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帮助业主流转农用地发展项目,收取项目业主服务费。

安西镇新漕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管理公司,向稻田种养业主提供土地流转、技术信息、纠纷调解等服务。按照每年30元/亩的标准向业主收取服务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07

多方协作共同发展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村集体充分利用自身产业优势,与合作联社、市场主体合作组建公司,共同发展产业。

兴义镇岷江社区引导岷江蔬菜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组建合作联社,组织职业经理人、销售能手、种养能手等乡村能人组建管理公司。

村集体、合作联社、管理公司三方共建果蔬销售公司,其中村集体(占股9%)提供协调、组织、政策申报等服务,合作联社(占股40%)实施蔬菜、猕猴桃等农产品生产,管理公司(占股51%)负责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搭建“集体经济+联社+公司+农户”的利益链接平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08

创新股权设置方式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村集体创新设置生态环境股、集体资产股、农户资金股等,组建市场主体,经营发展产业。

宝墩镇龙马村创新股权设置方式,以集体资产(占股70%)和生态环境(占股20%)作价,与农户自筹资金(占股10%)入股成立旅游公司,形成了“集体资产股+生态环境股+农户资金股”的“共投共营”利益链接机制。

其中,集体资产股包括闲置房屋、道路等,生态环境股包括林盘资源、大地景观等。村集体牵手凡朴集团,以现代农业生产场景和古蜀宝墩农耕文化为特色,发展研学旅游。双方按照4:6比例分配旅游收入(旅游公司占40%),截至目前村集体已实现收入5万余元。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如何与农村集体经济互利共生?这8种模式值得借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