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卫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中国抗疫赢得的窗口期被一些国家浪费

作者:京报网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4月20日举行“缩小‘免疫鸿沟’,共享健康福祉”分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指出,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大流行不会是最后一次大流行,希望弱小国家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获得更多的公平性。中国正在做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但中国所赢得的窗口期被一些国家浪费了。

世卫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中国抗疫赢得的窗口期被一些国家浪费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

“在疫苗普及性方面,南北差异仍然很大。非洲国家平均每3000人才有1个医生,全球有超过16亿人急需第一针接种,但同时只有1000万医疗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相关服务,供需比例极其悬殊。”世卫组织全球卫生筹资大使、英国前首相布朗呼吁,奥密克戎造成的更加严重的疫情下,对疫苗进行投资对全球而言是最为有益和有回报的。他指出,各国应该分担责任和压力,而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疫苗的广泛接种,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世卫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中国抗疫赢得的窗口期被一些国家浪费

世卫组织全球卫生筹资大使、英国前首相布朗

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以来,中国政府已先后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0亿剂疫苗,向20个国家转让技术,在海外形成10亿剂的疫苗生产能力。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说:“新冠是照妖镜,也是一块试金石,人性的善恶尽显其中。中国从疫苗一问世开展国际援助,而不是先把疫苗囤积起来,等到自己接种得差不多了,甚至几倍于人口数之后才进行援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这样做。”

世卫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中国抗疫赢得的窗口期被一些国家浪费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

邓波清指出,疫苗运输、存储条件不同带来的可及性问题,不同国家疫苗接种能力的差距,都是造成“免疫鸿沟”的重要因素,他介绍了中国的经验。中国发挥边疆省份的作用,派遣医务工作者和医疗专家指导各国建立实验室,开展新冠检测,逐渐把过去疫苗接种不足的偏远地区变成了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区域。

作为世卫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坦言,在缩小“免疫鸿沟”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帮了很大的忙,但还需要提供更多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有时很容易被忽略,要摆脱ODA(官方发展援助)的固化思维,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发产能,构建自己的有效卫生医疗系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需要共同携手解决问题,而不是彼此责备。

“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大流行不会是最后一次。我希望弱小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获得更多的公平性,在反饥饿、反贫穷等方面都能取得进步。中国正在做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不仅保护自己的国民,同时也尽最大可能作出贡献。”陈冯富珍指出,面对非常狡猾的新冠病毒需要保持警觉,但中国所赢得的窗口期被一些国家浪费了。“我就说到这里。我不想指责,但如果继续说下去会对一些国家采取批评的态度。我不需要批评,而要表扬各国的科研团队,他们做了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从事新冠疫苗援助相关工作两年多,邓波清也点出了造成“免疫鸿沟”的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即接种意愿问题。他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种疫苗,一些国家因为宣传不到位、科普不到位等各种原因,导致疫苗被“妖魔化”,很多人不愿接种。因此,全社会共同普及科学知识,让疫苗被更多人接纳至关重要。

“如果还有一个国家没有完全消灭疫情,我们就不能说全世界解除了警报。接下来,中国政府愿意和全社会一道共同解决好这一世纪难题。”邓波清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流程编辑:U016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