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对不少看着《正大综艺》吉尼斯之夜长大的中国人而言,看牛人破世界纪录一直是件喜闻乐见的事。

比如冬奥赛场上,隋文静&韩聪连续刷新短节目和总分两项世界纪录;

谷爱凌年纪17岁时,获得极限运动“首秀获得最多金牌的滑雪女运动员”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等一幕幕场景,至今都让人心潮澎湃。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没想到如今,挑战世界纪录这事儿,已经流行到了各种新兴品牌身上。

4月17日,一场特殊的吉尼斯挑战赛在天马赛车场如约上演。

由智己汽车工程师魏鹏达驾驶智己L7,以1小时06分连续漂移258圈的成绩。

成功刷新由保时捷Taycan保持的“电动汽车在湿滑路面漂移距离最长”世界纪录。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不仅给围观者呈现了一场颠覆感官的“电漂盛宴”,更让人好奇,这位来自中国的“驾控新王”究竟是什么来头。

一款新车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又有什么意义?

01

“汽车漂移整活,

和我到底有什么关系?”

提到吉尼斯,大家都知道它是包罗万象的世界之最名录。

收录的包括但不限于世界上最好、最坏、最美、最怪、最惨、最伟大、最吃饱了没事干、最震撼网友全家的事物。

随便翻开这本书的一两页,你就会被各种“四肢着地一百米赛跑”“穿高跟鞋走钢丝”的纪录吓坏,并为“肩胛骨夹饼干”“脑袋砸核桃”“大腿碎西瓜”的创意连连叫好。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而作为人类速度与激情的集大成者,名录的200多万条挑战里,更是少不了汽车的身影。

最近几年,品牌就特别喜欢用吉尼斯世界纪录,当做提升知名度的方式——

200辆小鹏P7组成方阵,创下“最大规模车灯秀”世界纪录;

1000名网红在一小时内喊出“哪吒汽车让安全更智能的”口号,创下“1小时内定制平台上传同一句话的视频最多”世界纪录等等。

当然,吸引了无数目光瞩目、感叹“品牌真会玩”的同时,偶尔也会有“搞这么大阵仗至于吗”“华而不实的挑战,和消费者又有什么关系”等质疑的声音。

于是这次,当智己放下豪言,要挑战业内巨头保时捷的电漂纪录时,很多人的关心也只是停在了“看看热闹”的阶段。

毕竟提到漂移两个字,我们能想象到的画面都非常梦幻,又或者说“非生活化”。

深夜的秋名山里,AE86和它的对手们,屁股左甩右甩,伴随着萧萧风声,侧着身子漂过每一个弯道……

不管在尘土飞扬的拉力赛场,还是《头文字D》传说中的秋名山,漂移总是最靓丽的风景线,也是最能让人体会到激情的技巧。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动漫《头文字D》截图

但对普通人而言,谁没事儿天天会开着自己家的车出门漂移呢?

那么,作为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联合推出的新能源新星。

智己汽车为什么又要选择用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整活儿”,作为旗下首款车型的首次亮相呢?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读懂这个野心,还得从漂移是什么说起。

它被称作“极限边缘的驾驶艺术”,是一种在极限状态下精准可控的驾驶方式,对车辆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正所谓,操控好的车不一定可以持续漂移,但能够持续漂移的车一定具备极致操控性能。

连续不间断的长时间漂移,是对车辆平衡性、稳定性、驱动特性和动力性能的全方位考验。

对电动汽车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第一,同级别的电动车比燃油车自重更大,需要更强大的马力来弥补车重的损失。

第二,因为缺失发动机声浪的反馈,电动车更需要清晰的车身反馈,才能保持漂移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用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的话说:

“我们真正想要挑战的其实是,燃油车花了135年时间所建立起来的,看似牢不可破、看似不容挑战的那些动力和操控方面的性能准则。”

别看智己L7仅仅把纪录提升了不到1.5公里,为了把“远在天边”的梦想,变得“近在手边”,智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培育品牌专属车队、CEO亲自下场的故事比比皆是。

优秀的产品底子是这场挑战的根基。为了给L7找到最佳的底盘调校,智己联手了拥有F1背景的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

最初英国人并没有兴趣调校L7,毕竟之前他们调的可都是阿斯顿马丁、路特斯之类的顶流跑车,而智己只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品牌,完全到不了请他们调校的水准。

直到智己不远万里把L7运到英国,请威廉姆斯团队总监亲自感受了一番后,“IM L7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erformance cars we have worked on”,双方才达成合作共识。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进行了两轮对悬架K&C特性、弹簧、CDC、四轮转向等方面108项实车调校,为了调出最好的驾驶感受,据说智己汽车光CDC减震器就消耗了超过了4000根,要知道这玩意可不便宜。

智己投入的除了可见的财力和物力外,还有人力。在第二轮调校时,智己联席CEO刘涛甚至亲自上阵,带队成立底盘攻坚组参与底盘升级和调校。

性能到位了,接下来的关键因素就是车手了。但让我万万没想到,这次完成挑战的居然是智己高性能汽车运动主理人魏鹏达Panda,内部都叫他 “0号车手”。

为了争夺每一个0.1秒,精益求精地调整车辆状态,魏鹏达和他的小伙伴恐怕是见过无数个天马赛道凌晨4点的样子。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结果是,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力的倾囊付出,不仅让智己L7成为了“一辆天生适合漂移的车”,成功挑战纪录。

更难得的,满载电动智能汽车顶级配置的规格,藏在细节里的强大性能,作为普通消费者也能真真切切地感知到。

比如,智己L7轻松写意的起漂背后,是与4.0T V8燃油车同级的超猛性能。

外表看来温文儒雅,实际上却是一个穿着西装,戴着墨镜,里子纹着一对花臂的“西装暴徒”,配合着后驱特性又让快感加倍;

顶级底盘硬件匹配顶级工程调校,能大幅提升转向变道的驾驶感受,每一驶出都“稳如老狗”。

周末远离都市开他跑个山、劈个弯的乐趣开着开着就笑了;

能在漂移极限环境下保持平衡的汽车,应付起日常城市驾驶更是小case。

高速变道稳如7系,低速掉头灵活如1系,既能飞驰在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又能自如穿梭在障碍重重的菜市场,堪称可盐可甜的典范。

周杰伦歌词中“输跟赢的分寸,计算得很精准”的本领,终于不再只是一门和日常出行“距离很远”的驾驶技术。

当实打实的技术升级,在所有人的见证下证明了自己,走向了市场,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智己挑战吉尼斯,卷得好”。

02

从燃油时代的的模仿者,

到电动时代的领军者

如你所见,选择用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方式亮相,对智己L7来说不只是为了一个数字。

换句话说,面对“人家上百年积累迭代出的本事,凭什么你一个新兴品牌的就能颠覆”的质疑。

智己L7敢和保时捷,甚至是积淀百年的燃油豪车PK一把,靠的从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而是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底气。

底气,同样反映在智己L7的市场定位上。

在此前公布智己L7 Pro售价40.88万元之后,4月17日,智己汽车又公布了新版本智己L7 Dynamic的售价36.88万元。

作为一辆售价在40万区间的纯电车,智己L7已经打破了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价格的天花板,直接对标“高端局”大哥宝马5系。

可以说,是正式宣布入局了高端汽车赛道。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中国从2009年开始就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尤其是人们钱袋子越来越鼓,对高端车的需求也变得更大。

但选择一直不多。

甚至30万以上豪华车市场始终由外国品牌主导,基本没有中国品牌的身影。

回忆一下,就在三年前,消费者如果有三四十万的预算买车。

不管是出于面子的考虑、消费的习惯,还是品牌的信赖度,首选大部分都是BBA燃油车,而不是一辆电车。

而如今,新能源已经成了大热的赛道。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将提升到22%左右,相比2020年的5%翻了四倍之多。

伴随着自主车企制造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中国品牌也不断地在向高端靠拢。

去年,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蔚来、理想车型,年销量均超过9万辆。

有钱有需求的中国家庭,都开始乐意花40万买一台国产电动车了。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随着这场吉尼斯电漂世界纪录的打破,以智己L7为代表的纯电车,更让人看到了破局的可能性:

如何用40万的售价,给用户提供越级、甚至翻倍的性价比?

四组技术数据,就能说明智己L7的答卷——

既要“动力强”,又要“续航长”。

拥有同级豪华燃油车2倍以上的澎湃动力,做到连续10次以上的整车零百加速性能无衰减。

高密度能量电池还让四驱版车型轻松达到615公里CLTC续航里程,满足日常出行里程刚需;

既有“大空间”,又有“好操控”。

车长超过5米,轴距3.1米,“大空间”比肩行政级轿车,场面上到位了;

又靠百万豪车才有的四轮转向解决了大车愚钝的问题。转弯半径只有5.4米,甚至比高尔夫都小一点点,击碎了大车停车难和掉头难的痛点。

既要“冲得出”,又要“刹得牢”。

3.87s的零百公里加速,对电车来说真的是常规操作并不稀奇,但32.69米百零公里制动,划线同级最优。

这些都是对标、甚至超越国际一线品牌百万超跑的性能,并直接碾压同价位的燃油车。

可以说,从燃油时代的的模仿者,到电动时代的领军者,智己L7已经实打实地亲身参与了中国技术的实力升级。

03

中国人购买一台高端电动车,

究竟想花钱买什么?

当然,之前新能源领域吹过的牛一向不少,要想真正让消费者安心的却不多。

很多电车诞生之初,个个都是发光的选秀明星,靠人设和剧本剪辑先讲了一个美好的故事,提供粉红泡泡与梦想,拥趸者便一簇而上。

特斯拉造电动车,就时常被看做是一个“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巨头”的故事。

但就像选秀明星离开节目,被扔进水深火热的娱乐圈厮杀后,评判他能不能活下去的标准就成了观众缘和实绩。

摆完一大堆数据和畅想,品牌要想真真儿获得立足之本,还是得以人为本,思考如何把实力,转化为用户的信任。

换句话说,国产电车要想入局豪华市场,首先就得考虑:

那些愿意掏钱买一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人,究竟想花钱买什么?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举个例子,根据智己L7天使轮版的用户调查,大部分用户从事互联网、金融或艺术相关职业。

年龄集中在26岁至40岁之间,40岁以下人群占比超72%,整体呈年轻化态势。

一方面,比起选择传统燃油豪车消费市场,消费者喜欢看市场知名度和历史底蕴。

这样一群高知中产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更在乎优质的品牌体验和先进的技术价值。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混战至今,他们已经不再会被纯粹的标签或空洞的概念洗脑。

买车的决策过程中更依赖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愿意尝试新品牌的同时,也会考虑得更加周全和细致,并有足够的理由去坚持自己的想法。

讲直白点,如今花40万买一辆电动车的用户,已经不是靠“智商税”收割的群体了,大家想要的是一台更好开、更用户导向的好车。

从这个意义上看,智己L7除了好看的皮囊,更有有趣的灵魂。

除了满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整体审美风格,奢华高端的内饰和座椅设计。

还有更多符合高知中产人群期待的驾车体验,带来驾驶性、操控性、经济性、舒适性的全面升级。

比如,如今绿色生活需求越来越大,高端消费者开车也得图个健康环保。

智己L7业界领先的婴儿级座舱,全流程定制空气管理系统,行业首家“净味工坊”,可以让用户提前180天享受健康空间,秉承细致入微的态度,守护用户的健康。

全球最野的整活大赛,又冒出一个中国面孔

智己L7皮质中控内饰图

同时,都市人群在车里花费的时间、遇到的场景越来越多,每天四五个小时在路上,对私密性、智能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全车9块隔音玻璃和静音轮胎,为智己L7带来了纯静的世外桃源,配合着高功放音响系统,用户每一次驾车都是沉浸式高端体验。

独特的Onehit场景模式也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实现一触即达。

超跑模式、小憩模式、宠物模式,都给了更多人车生活的可能性。

作为稀有的一切以用户利益为导向的新能源品牌,智己还致力于通过“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继续升级汽车的智能性。

IM AD人工智能超级算法,被称为“最像人的智能驾驶”,能让驾驶风格越来越像“你”,也越来越“懂”你。

作为最能体现“用脚投票”的刚需市场,汽车品牌升级永远与消费者需求密不可分。

如何满足更多消费者对于豪华车的期待,已经成为各大中国新能源车企研究的重要课题。

这场“高端局”的游戏里,智己L7能成为最具潜力的“鲶鱼”之一,对40万价格区间的主力军BBA发起有力挑战。

正是得益于超性价比的技术实力,和对用户全面而贴心的洞察。

既为高端车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改变了长期以来“依赖低价”的形象。

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拭目以待,有了新愿景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如何完成又一次全面的自我升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