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作者:芸汐说历史

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至此结束。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一天则是代表14年抗日战争的结束。日本人从当初狂妄叫嚣要将中华大地亡国灭种,到最后灰头土脸滚出中国,前后差距不可谓不大。

对于日军从1931年到1945年变化感受最深的人,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投降书,此时距离日本宣布投降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他绷着脸,嘴角向下耷拉着,目光里透出隐隐的漠然与阴狠,但整体来说,情绪已经平静下来了。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那一天中华大地欢呼声响彻云霄,而以冈村宁次为代表的侵华日军,却没那么好过。对于长官级别的日军而言,他们并非是忽然被“投降”两个字砸到头顶上的,其实早在抗战末期,就已经有日本部队开始消极作战。

普通士兵不知道高官们都在计划着什么,但他们会发现枪支、弹药、军粮等各方面补给都跟不上,想要活着就要少打仗,这个讯息无比清晰的透露出一个日军最害怕面对的问题:这场战争,他们坚持不下去了。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冈村宁次等日军高级将领自然对这些事情了解的更多,早在日本投降之前,冈村宁次等人就已经听闻了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最终的消息就像是那把高悬在头顶上的钢刀,落下来或许会死,不落下来又让人寝食难安。

1945年8月10日,冈村宁次忽然接到东京发来的电报,他做好心理准备去看内容,却见上面写着让他准备好“重新开始全面作战”。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冈村宁次面对这份电报犹豫不决,日本在中国的战线已经被拖垮,能够给出致命一击的时机根本不存在,命令“重新开始全面作战”真的可行吗?冈村宁次按捺住心中的疑惑,决定再等一等,如果真的要全面开战,后面肯定还会有详细部署。

1945年8月12日,冈村宁次接到第二封电报,这回的电报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

东京方面告诉他,在各同盟国联合施压之下,日本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也就是说,以“大日本帝国”自居,在二战中横行无忌的日本,这回真的要低头认输投降了。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冈村宁次精神恍惚,完全无法接受日本战败这个结果。

紧接着,他又收到数封电报,全都是“一亿玉碎计划”相关指示和内容,这个计划癫狂激进,却刚好对上了冈村宁次的想法。

宁可玉碎,决不收兵。

1945年8月13日和14日,决定执行“玉碎计划”冈村宁次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布置手底下的兵力,至于先前关于投降的消息,都被冈村宁次当做谎言刻意遗忘。

但有些东西,并不是遗忘就等于不存在的。

8月14日,正在部署“玉碎计划”的冈村宁次忽然收到电报,告知他“最坏事态,已成定局”,随后晚间又有电报告知注意听明日天皇广播内容。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1945年8月15日,冈村宁次整理好着装,端端正正地聆听天皇玉音。当裕仁天皇说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刻,冈村宁次奇异地放松下来。

高悬于头顶的那把钢刀终于落下,日本军国主义被砍得头破血流,而以冈村宁次为首的战犯,都将被推上战争法庭的审判席。

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投降书。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国民政府的包庇,冈村宁次这个在中国制造多次屠杀,对华北地区实行三光政策,以至于华北军民死伤无数的头号战犯,最终竟然被宣判“无罪”。

可能在蒋介石的面前,曾经跟他一同并肩作战,用尽恶毒策略对付解放区中国军民的日本战犯,或许比中华大地上的数千万冤魂更加重要吧。

尽管这个“无罪”判决招来国内强烈反对,1949年4月,冈村宁次还是在国民政府的保护下,毫发无伤地返回日本。

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投降前还在执行“玉碎计划”,最后却被判无罪

回到日本后,冈村宁次作为日本右翼代表出席各种活动,还在台湾的国民政府以及部队中出任高官,一直到82岁因病去世。

不过,冈村宁次去世后,冈村家就后继无人了,因为他的小儿子在他于上海做间谍时夭折,大儿子人到中年也去世了。

对于一心妄图将中国亡国灭种的冈村宁次而言,可能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最后亡家灭种的是他自己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