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

绢本设色 121cmx6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白鹘图》创作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郎世宁中西画法完美结合的最杰出作品之一。

画面主体中的白鹰以白粉精细描绘,传承欧洲绘画技法,注重物象的解剖结构、光影效果及立体感,把翘首殷望的白鹰刻画的形神逼真;而背景中的松石则全然采用中国写意笔墨,清涧石岩,傲松凌立。《白鹘图》以独特的艺术构思、隽永的表现手法和浑然天成的情景交融给观者以极大的艺术享受,意境深远,令人思绪万千。

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

《白鹘图》造型准确、精细,以素描和明暗效果使图中物象具有比较强烈的凹凸立体感。弯曲盘旋的松树枝叶掩映,树皮斑驳,居中挺立的白鹰则极为突出,羽毛的质感很强,呼之欲出。中国画并不仅是将山水动植物当作自然存在之物,而是要赋予所绘对象某种喻意。

《白鹘图》图中所绘苍松、雄鹰、灵芝、山石、流水,在中国文化中多寓意强健、长寿和吉祥。在色彩上,鹰白、松绿、芝棕红、土坡绛色和藤萝花粉紫,也是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郎世宁风格的鲜明、绚丽和浓重。

郎世宁以严谨扎实的写实功底、注重明暗效果的绘画特色,以及作品整体上浓厚的欧洲绘画风格和情调,确立了自己在官廷画师中的地位。

白鹘

图》局部欣赏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1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2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3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4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5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6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7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8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清 郎世宁-白鹘图局部-9

云 上 好 物 精 选

古代吉祥名画·拾——《白鹘图》

中国十大吉祥名画

1:1全卷高清复刻

继续阅读